当刺眼的爆炸火光骤然亮起的那一刻。
朱标再也坐不住了。
他急忙伸着脖子,看那股黑色浓烟渐渐散去,地面上那不足半米的爆炸坑。
“这天底下,还当真有如此神物....”
朱标目光死死盯着那爆炸的小坑,呼吸都变得急促。
他攥着拳头,整个人都在震惊与亢奋中!
神物!
真的神物啊!
要知道,身为大明的太子,朱元璋钦点的接班人。
朱标自然在军营中待过,曾经更是随同常遇春大军将亲征,大明军队中也有铁制大炮,他也见识过大炮那的威力。
但是,大明的铁质大炮,足有万斤,非常笨重,且不易携带。
而且每到雨季,或者潮湿的天气,火药一旦受潮,就是一堆废铁,作用非常有限,很是鸡肋。
而朱标一观这埋在土里的地雷。
看那土壤湿润的样子,相比地雷的防潮防水性异常的高!
而且,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此物根本不需要用火引点燃!
“若是此物,在军队中推广开来,那咱大明的军队,岂不是....”
朱标目光灼热起来,有些紧张激动的抓着王启的手,急迫的问道:
“王兄弟,此等神物,究竟是哪位隐世高人所创造?可否能找到此人?”
看着朱标这幅激动失礼的模样,王启脸上略带有些尴尬,旁边陪同的朱桃,看着哥哥激动的样子,偷偷的捂嘴掩笑。
她开口提醒道:
“哥,这地雷,是王启发明创造出的。”
听到这话,朱标转头看向旁边略带尴尬的王启,目光中有些难以相信。
他带着一丝疑惑道:“此物...真是王兄弟做的?”
说实话,朱标心里是真的不太相信。
要知道,大明皇宫中那么多御用的能工巧匠,精通墨家机械的老者大师,在研究升级大炮方面,都是唉声叹气,无可奈何。
更不要说,王启模样也就二十出头的年龄。
就机关技巧而言,能有宫里的器械大师经验老道?
朱标转头,用疑惑的目光看向朱桃,似乎想要从她那里寻得答案。
毕竟是自家的亲妹妹,再加上朱桃在这里待了足足三年,应该是最清楚地雷是谁发明的。
然而。
回应朱标的,只是朱桃一个非常肯定的目光。
“我知道了...”
朱标深吸口气,对王启发明地雷这件事,心中已经有七八分相信了。
他低眉,略有深意的看了王启一眼。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父皇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王启的。
可,偏偏,现在王启又掌握着这等神物
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正当朱标在纠结之际。
王启静静站着朱标身边,静静的观察着朱标的一切行为举止。
王启摸着下巴,心里也在暗自算计。
从刚才地雷爆炸反响来看,朱宗这个人,似乎对地雷很感兴趣。
作为一名合格的商人。
王启能敏锐的察觉到每一丝细小的商机。
他上下打量着朱标几眼,想着对方家里好像在军中做官,看衣着打扮,官职似乎不低...
想到这里。
王启开口道:“朱兄,见你对地雷这么感兴趣,有没有兴趣跟我合作一门生意?”
朱标眉头一挑,顿时来了兴趣,好奇道;“什么生意?”
王启指了指那道深坑,开口道:“就做地雷生意。”
“地雷?”朱标眼前一亮:“你想把此物卖到大明军队里去?”
王启点点头:“地雷的作用,想必身在军中的朱兄应该比我清楚...”
“我是商人,咱们还是直接谈谈,这生意该怎么做...”
王启道:“地雷这门生意,我只占四股,其余六股朱兄你随意分配。”
“但前提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
朱标有些意动,下意识问道:“什么条件?”
只见。
王启不知从哪里拿出一盒巴掌大的方块状物体,小心的打开,一块粉红色,印着王氏商会四个大字的膏状物体,带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展现在二人面前。
“此物名为香皂。”
“它能有效的清洗掉身上的污垢,并使身体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
王启拿着香皂展示一番后,继续对着朱标开口道:
“我需要朱兄,拿着十块香皂,送给那些将军的夫人们,如果力所能及的话,最好送到皇宫妃子手中...”
朱标一听,感到有些意外道:“就只是这个条件?”
王启一脸认真道:“就这个条件。”
听后,朱标顿时心里窃喜。
这条件实在太简单了。
尽管作为太子,他也看出了香皂的不凡之处,但相较于地雷的作用而言,那香皂不过是个新奇的小物件罢了。
想都没想,朱标点头答应道:“这件事我答应了。”
“不过,地雷买卖此事关系重大。”
“我需要拿几个地雷到军中,给我父亲展示一番,才能定夺....”
“好。”王启也点头答应。
随后找了个借口,回到卧房中,悄悄从系统仓库里,拿出了十颗地雷,交到朱标手里,并告诉其使用方法。
朱标临走前,王启还不忘提醒道:“记住,这几颗地雷炸药没有减少,威力巨大,一定要小心使用,切勿伤了自己...”
.....
皇宫中。
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正恭敬站在大殿之中,在龙椅之上,朱元璋身穿龙袍,头戴龙冠,眉宇间带着一种帝王的威严。
“陛下,这两个月,北边的蒙古骑兵,夜袭大明边疆城镇36次,百姓伤亡上千...”
“陛下,徐将军急报,西北边境,蒙古骑兵劫掠,黄桃村全村134口人死无全尸!!”
“陛下...”
庄严的朝堂之上。
身为当朝新晋的左丞相杨宪,正领着文武百官,禀报着大明边境的战事,神情凝重,氛围异常的压抑。
这几个月,蒙古各个部族不知怎的,开始带着骑兵夜袭大明的各个边缘偏远村镇。
每每烧杀劫掠一番,席卷大量的粮食钱财,造成百姓死伤无数。
因为这事,老朱这一两个月来都头疼不已。
说派重兵把守边疆吧,但蓝玉将军那还还在最北边攻打蒙军主力,士兵明显不足,根本防守不了那么广阔的大明疆域。
再者。
就算是将那些残留蒙军打走,蒙军的战马不俗,根本追不上,过不了几天又换个地方,接着劫掠。
最令人痛苦的是,这些鞑子还专挑深夜行动,令人防不胜防!
正因如此,这些驻守边境的将士们,也累得苦不堪言,非常劳累。
听完大臣们的禀报,朱元璋皱着眉头,沉声询问道:
“众爱卿,对此事可有解决之法?”
然而,面对朱元璋的询问。
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结识一片茫然,一个个低头不敢出声。
看着众大臣们此番模样。
朱元璋顿时有些怒气了。
“都几个月了,边境的事情还没解决...诸位都是废物吗!?”
愤怒的声音响彻朝堂,大臣们屏住呼息,吓得浑身颤抖。
就在这时。
大殿外。
朱标火急火燎的跑到朝堂门外,大喊道:
“儿臣,有重大国事,求见父皇!!”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