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废土求生记 > 第五章 博物馆之旅
换源:


       天刚微亮,刘兴挣扎着起床,双腿因昨天的跑动有些胀痛,慢步来到院落,先打了一套八极黑虎拳,打的很慢但是很标准,震脚吐气发力节奏丝毫不差,出过一身汗之后开始拉伸韧带,然后练了会拳腿组合的自由空击,又拿个木棍练了几组素震加剑道步伐。刘兴家传武艺是六合大枪和八卦刀,自己又好习武,在学生时代的假期往往四处拜师学艺,家里也支持,像拳击、博克、击剑、梅耶剑术、日刀各种流派、外加传武各门派的精华.......反正从小底子打的好,学什么都是3天便能登堂入室。由于所学甚杂,后期自己融汇贯通拳脚功夫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兵器方面尤爱巨剑,1米95的身高,配上长1米5重70斤的门板巨剑,放到古代妥妥的人形核武。

刘强听到院内时不时的声响,揉着眼睛起床,看到刘兴趴在地上做俯卧撑,好奇的问了句:“在干嘛呢?”

刘兴起身回道;“没事,锻炼一下身体,吵醒你了吗?”

“你平常也不锻炼啊,没关系的,我本来也该起床了,我去把今天要卖的蔬菜整理一下”刘强说完便起身走向种植园。

刘兴问道;“需要我帮你吗?”

“不用了,你还是先冲个澡吧,一身臭汗都招大马苍蝇了。”刘强笑着说道。

等刘兴拎桶冲了个澡,兄弟二人又吃过早饭,把花果蔬菜装进木制推车,二人向城市出发。

兄弟二人轮番推车,刘兴不禁吐槽道:“TM的没穿越前在工地当牛马,穿越之后玩老汉推车,我感觉我白穿了。。。况且1千年前老农进城也没这么费劲吧。。。。”

二人到了市区,开启了挨家挨户的送菜之旅,送菜的人家都是独栋的高大建筑,建筑四周仿佛有一层无形的屏障,根本看不见里面。只见刘强把手推车放到门口,门禁自动扫描后或者有机器人出来取所需物品,或者出现投影写明需要什么然后刘强便把蔬菜放到门口指定位置,收款方式到是很熟悉,只需要把紫晶卡放到特定位置扫描一下就可以收取了。

看到刘强轻车熟路的样子,刘兴好奇的问道“你第一次卖菜的时候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刘强随口说道;“我那时根本不知道,我推着车挨家挨户敲门推销,有的根本没有回应,有的出现警报声,有的在警告几次后直接发射催泪浓雾加消毒剂....”

刘兴看着刘强,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刘强被看的有些不好意思,问了句“我脸上有花吗?为啥这么看着我?”

刘兴打趣着说“没什么,想起了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刘强好奇的问道

“这个故事叫卖核弹的小女孩,说的是有个小女孩抱着核弹走在寒冷的大街上。光着脚丫子的她一颗核弹没卖出去?,小女孩想着:如果她再不卖出一颗核弹,就真的要被饿死了。黑夜降临?,小女孩冻得瑟瑟发抖。小女孩想起了她己逝的奶奶,泪水直奔而下。她缓慢的从破烂的连衣裙口袋里摸出了一个红色的按钮,想点燃一颗核弹取暖。于是,城市的上空出现了一朵彩色的蘑菇云,当天晚上她如愿的和整个城市的人都见到了她亲爱的奶奶。

刘强听了故事问道;“什么是核弹?”

刘兴想了想回答道;“一个威力巨大的二踢脚,咱俩小车这么大的一颗核武器,足够灭了这座城。”

刘强笑道“我要有两颗这东西,先扔一个吓唬城主,再留一个让他给我一大块地,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二人边扯淡边送货,不一会就送光了,看到车上还有一束花,刘兴知道了,那是送给安娜的。但是见到刘强突然不走了,刘兴问道:“怎么回事?”

刘强给讲了这么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一个黑瘦的年轻人,满大街推销蔬菜,被门禁系统虐了无数次后站在街上手足无措,此时过来一个漂亮姑娘,问他讨要了一束花,然后跟着他一起卖菜,奇迹发生了,女孩带他去的地方基本都会把菜收下,门禁系统也仿佛不存在一样。年轻人喜极而泣,只听到耳边传来一句再见,然后姑娘走远了。

第二次卖菜之旅,年轻人依瓢画葫芦把菜卖出去之后,又留下很多花果守在和姑娘相遇的地方,等了很久,姑娘还真就出现了,年轻人本来想把所有东西送给姑娘作为感谢的礼物,而姑娘却只挑走了一束花。这次年轻人知道了姑娘的名字叫安娜。

“所以说第三次两个黑瘦的年轻人又在这等人家一个姑娘”刘兴强行打断了刘强的回忆,又问了句“你这靠谱吗,头一回听说这么处对象的,你连人家在哪都不知道,就在这傻等,要不我再给你讲个农夫守株待兔的故事吧!”

刘强没搭理刘兴就这么等着,刘兴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刘兴好奇的随处看着,街上人不多,但是都很奇特,半机械人,半兽人,还有各种改造人。刘兴问道:“半机械人和改造人我都能理解,这半兽人是干嘛的?”

刘强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是听刘叔说过,他们很强,可能是富人的保镖吧。”

刘强指了一下远处漂浮的平台,继续问道;“那是干什么的?”

刘兴摇了摇头;“不知道,那东西一直在那,刘叔活着的时候说过,没有人能活着到那里,哪怕靠近都不行。”

刘兴像个好奇宝宝一样,还要继续发问,余光突然瞥见一个女孩小心翼翼的靠近了呆滞的刘强,然后拍在了刘强的肩膀,刘强被吓了一跳,女孩看到刘强的囧样被逗的哈哈大笑。

此时刘兴看清了女孩的全貌,高挺的鼻梁,1米6的身高,有些欧洲人的长相,十几岁的年龄和刘强相仿,肌肤白如雪眼内仿佛有一泓清水全身充满着活力。不用猜了,来者正是刘强朝思暮想的安娜。

刘强看到了安娜,手足无措的拿起了花磕磕巴巴的说道;“给.给.给你的。”

安娜接过花,脸带笑意的说道;“谢谢你啊”

少女手捧鲜花脸上绽放笑容,刘强已经看呆了,刘兴干咳了一声,女孩寻声看向刘兴问道“小强,这是谁啊?”

刘强缓过神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是我弟弟,刘兴”

刘兴接过话茬说道;“是的,我们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从小相依为命,我听说了你对我们的帮助,所以想当面感谢一下。”

女孩水汪汪的眼睛眨了眨,问道:“那你们要怎么感谢啊?”

这一问可把兄弟二人问住了,刘强还处于花痴状态,刘兴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接了,总不能说我就嘴上表示一下吧。刘兴试探着回复道;“我们也是不经常来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吗,你带我们去,我大哥请客。”

刘强一听这话,瞬间清醒,拉着刘兴低声说:“这会知道我是哥哥了!这地方玩一把要多少紫晶啊!”

刘兴故意抬高声音说道:“你有点出息,泡妞得下点本钱啊,你看兄弟这身零件能卖多少钱都赞助你了!”

刘强却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一咬牙说了句;“安娜,今天你想怎么着都行!”

安娜看着兄弟二人窘迫的样子,说了句博物馆听说又有了新的藏品,你们能陪我一起去看看吗?免费的哦。

刘兴把车子推到一边,心想这破玩意也没人拿,然后三个年轻人向博物馆走去,刘强自感刚刚的表现有些掉价,刘兴呢一个低情商大直男,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反倒是安娜,一路拿着花蹦蹦跳跳的挺开心的样子。

到了博物馆,安娜仿佛到了自己家一样,带着兄弟二人迅速前进并且解释道,那些东西都看过好多遍了,这次新建了个展厅,听说有一幅奇怪的画,博物馆检测显示距离现在都快3000年了。

刘兴看到那幅画了,准确来说是看到那幅字了,他惊呆了。

安娜也很开心的说道,3000多年啊,据说有的专家说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文字也翻译出来了,但是连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意思。

刘兴缓缓的说“我知道”随后自顾自的念了起来,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刘兴嘴上念着《兰亭集序》心里有种荒诞感,自己在1000多年后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真迹,古人能凭借才华证明自己存在过,那么自己能否找到千年前的自己存在的证据呢?

刘兴读完全文,发现安娜和刘强都在呆呆的看着自己,而且身边还围了好多人。刘兴心想,我只是读个课文也不是唱歌,怎么被围观了?

安娜又问道,你刚才说的那些是什么意思?

刘兴于是把文言文解释了一遍: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礼这件事。诸多贤士能人都汇聚到这里,年长、年少者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高密的树林和竹丛;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在亭子的左右辉映环绕,我们把水引来作为漂传酒杯的环形渠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但喝着酒作着诗,也足够来畅快表达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习习,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俯看观察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我看到前人兴怀感慨的原因,与我所感叹的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没有不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的,在心里又不能清楚地说明。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此时刘强说了一句;“你不会是临时瞎编的吧?”

旁边有一个带眼镜的年轻人立刻反驳道“他不是胡说的,他和我老师解析的差不多,而且还更正了几处我老师的错误,使句式更合理了。”

眼镜男激动的问刘兴“先生,你.你.你可以跟我去见我老师吗?”

刘兴本不想去,但是转念一想,夹在刘强和安娜两人之间当个电灯泡也不是事,所以告别二人随眼镜男而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