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琦,你这屋子陈设还真是有趣,而且这么坐着,好像比咱们平时跪坐要舒服些。”张县令摸了摸椅子,对刘弈说道。
刘弈一脸憨笑,“那不是冬天开荒,得了不少木材吗,我就请工匠做了这些椅子。”
张县令哦了一声,“我记得好像你的酒楼也都是这种陈设,方桌,椅子和长条凳子,不错,真不错。”
闲谈几句,刘珠给二人端来两杯茶水,刘弈让她也先坐下,问张县令:“不知伯父今天上门,所为何事?”
喝口茶水,张县令开口道:“现在南北一些县城的酒水生意已经铺开了,你这里供货也足,现在除了稍远点的地方,基本都已经安全送到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看见回头钱了,我来跟你说一声。”
“这些小事怎么还劳烦您亲自来一趟,随便派个人告诉小侄一声就行了,而且我们也说好了,我只出酒水,不管经营,您看着安排就行。”刘弈不在意的回道。
张县令很满意刘弈的态度,刘弈出酒水,他安排家族中人负责售卖,售价刘弈都不曾过问,只要按照他酒楼的价格给他分成就行了,这里边可做的文章大了去了,挣多挣少,全看他家族子弟的手段。
又问了问现在的酒水产量,刘弈表示绝对不会断货。
中午刘弈安排了一大桌子菜招待张县令,让他大饱口福。虽然他府上的厨子也从往来酒楼学了些新颖的菜式,但是他家没有调料,厨子做出来的总觉得差点意思,平时也是酒楼的常客。
吃过饭以后,又在镇子上转了转,刘弈带着张县令视察了酿酒坊的生产,又去山上看了一下可以夏收的水稻,其中有一小片水稻的长势,引起了刘弈的注意。
至于印刷和造纸的作坊,刘弈则是给一带而过了,简陋的建筑并没有吸引张县令的兴趣。经历过刺杀,刘弈变得更小心了,这造纸术,自己没有自保能前,还是只让自己家的孩子们偷偷用吧,他可不敢到处宣扬。
这年代,为什么一些士大族能随便愚弄百姓,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百姓没有什么学习知识的途径,竹简书很贵,不用说穷苦百姓,就是一些富足之家,家里都不见得能有一两本竹简书。
而流传下来的竹简书,绝大多数都被收藏在那些士大族手里,他们会办族学,教育家族子弟,会把书放进藏书楼,束之高阁。
就是不会拿出来分享,教育普罗大众。
如果刘弈现在就把印刷的纸质书册推广开,那么广大百姓也就有了学习的途径,那些士大族是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种事情的发生。
到时候恐怕连雷亮都护不住他,毕竟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那些士大族,可能会直接派兵来灭了刘弈,所以还是小心为上。
又陪着张县令去了一趟三品镇,给他详细介绍了种植的作物,让张县令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他开始是有些担心的,怕是按照刘弈的方法,三品镇的百姓,夏天的时候就会断粮,到时候这些曾经的难民必定大乱。但是经过眼见为实和刘弈的介绍,心里稍微放心了些,接下来就是等待时间的证明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水的收益开始源源不断的从各个县城汇聚到张家和刘弈手上,让张县令每次和刘弈提起此事都是合不拢嘴,虽然付出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收益是真高啊,说是一本万利也不为过。
气温逐渐升高,转眼间就到五月底。
刘弈早早的开始安排下去,准备夏收,夏季多雨,而收回来的粮食要抓紧晾晒,所以时间很赶,必须早做准备。
之前引起刘弈注意的那片水稻,刘弈特意让人精心观察,现在已经成熟了。
在开始夏收的前一天,刘弈扛着一把躺椅,独自来到水田里,看着那一小片的水稻,心里思绪万千。
眼前的水稻,一共有十来株,稻秆粗壮有力,向上延伸。每一株水稻差不多都有三米多高,饱满的稻谷黄澄澄的,把稻秆压弯了腰。
刘弈把躺椅放在水稻田边,躺了上去。
微风拂过,头顶的阳光让刘弈有些睁不开眼,换个角度,舒服多了。看着自己和天空之间那一穗穗的稻谷,刘弈不禁想起了前世的一位老爷爷。
老爷爷的梦想,很简单,只为让全人类能吃饱饭,可这个梦想也很困难,困难到让老爷爷为此付出了一生的时间。
刘弈躺在水稻下,感受着老爷爷想让全人类吃饱饭的伟大愿望,他自问是个自私的人,但是如果有能力,他也想试试,能不能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最起码,让他目之所及,心之所念的那片土地上的人们,能有口饭吃,哪怕不是同一个世界。
不经意间,刘弈睡了过去。
他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个一脸慈祥的老爷爷,和他一起躺在这片水稻下,吃着西瓜,满脸笑意,悠然自得。
醒来的时候,刘弈发现眼角有一滴泪水,抬手抹掉,看着水稻,心里想着,老爷爷,您的一个小愿望,在这里,后辈替您实现了。
他在这一直躺到晚上,才准备下山回家,刚起身,就看见雷亮风风火火的拎着黑金棍上来了。
刘弈一脸的愕然,“雷大哥,你这是要干啥去?”
雷亮看见刘弈悠哉的模样,气不打一处来,“这么长时间不回家,你姑姑不放心,让我来看看,我以为你上个山又遇刺了。”
刘弈虽然很感动,但是不想让这个莽汉破坏了这美好的意境,扛起躺椅,拉着雷亮就下了山,到家又被刘珠好一顿数落,他也只能受着。
第二天一早,大家都早早的起床吃过早饭,在刘弈家里集合,看人到得差不多,刘弈大手一挥,“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山。
所有人分成两拨,一拨负责山腰上的麦子,一拨负责山腰下的水稻,城内酒楼的两个账房,都被刘弈叫来,帮忙记录。
毕竟之前定了奖励机制,刘弈也不能说话不算话不是,而且他根本不在乎那点奖励,相比现在收成看,一点奖励算什么。
有人收割,有人捆扎,有人运输,山上山下,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这一幕幕夏收图,离此地不远的三品镇,同样上演着。
刘弈亲自把那十多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割倒,装进框里,连掉落在地上的水稻粒儿,都被他捡了起来。
这些水稻,应该是小艺给他的种子又发生了变异,他准备把这些留作种子,如果以后长出来的都是这种,那刘弈可就真不缺粮食了。
五天的时间,远处看去那一片金子似的粮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忙碌的身影,夏收完要赶紧整理秸秆,重新犁地、施肥准备夏种了,这样到九十月份,还能秋收。
镇子上,现在充满谷物的香气,好多空地上都晾晒着收回来的稻米和麦子,刘弈看着心里美的啊。
晾晒以后还要脱穗,等脱穗以后就可以加工成大米白面了,这时候不能给大米打蜡,想要储存,晾晒的程序,必须控制好。
镇子上之前买下来安置马婶李嫂他们的两个院子,现在不仅中院有两个高耸的粮仓,而且后院全是半地下的粮仓,没几天就装满了粮食。
种第二茬的时候,众人都熟练了以后不用刘弈时刻注意,他就开始偷懒了。
而其他人根本不在意,夏收的收成大家已经见到了,平均一亩地的收成,差不多是之前他们自己种地收成的三到四倍,让他们根本不觉得累,反而感觉生活充满了希望。
刘弈的各种奖励机制,已经给他们分别颁发,兑换了下去,很丰厚,有钱粮,也有酒水布匹,让他们知道了刘弈是真的说到做到,一想到这里,他们心底就火热起来,毕竟刘弈之前答应了他们,这些地,几年以后就是他们的了。
虽然在收获的过程中有很多避免不了的浪费,不过以现在的农业科技水平,已经很好了,刘弈又弄不来自动收割机。
又一个月过去,夏种也忙完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三品镇的百姓,手里有了粮食,还有多余的粮食能换成钱,让他们更好地建设家园。张县令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差点没安排刘弈骑上高头大马,穿红挂彩去游街。
“这可是大好事儿,多好的名声啊。”张县令对刘弈说。
刘弈抹了抹额头的冷汗,“我可不去,要去你去,你是父母官,政策都是你定下来的,要游街也是你游街。”
“罢了,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张县令顿了一下,“今年我准备让人多留一些种子,明年在整个良乡推广你这种夏收的种子,怎么样?”
刘弈想了想就答应了,毕竟如果家里有余粮,能生活下去,谁愿意参加起义军,去作乱呢。
张县令叫了个衙役,记下挑选种子的办法,刘弈就起身告辞了。
回到镇子上转悠一圈,刘弈觉得无聊,他发现手中的活都已经安排下去了,居然没什么需要他干的。
刚过了上午,还没到中午呢,这么无聊。在阴凉处小憩了一会儿,他还是决定出去走走。
至于去哪,他想着去涿县溜达一圈,毕竟还有任务。而且这次的任务与往常任务有所不同,这次多了一个进度条,一共三个红点,小艺说等红点变成绿点以后,任务就完成了。
收拾了几件衣服,刘弈准备在涿县县城外的酿酒坊住上几天,看看任务具体情况再说,背上包袱,推门走了出去。
正好碰见要去前厅的刘珠,看见他背个包袱,刘珠问道:“子琦,你这是要干什么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