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让你败坏朝纲,败坏!懂吗 > 12、赵策出手!
换源:


       第二日一早,天朗气清,蔚蓝的蓝田上白云浮动,大清早便艳阳高照。

赵策早早来到内阁,户部那边干脆利索的送来二万两白银。

赵策叫来内阁校办文书沈文,交待道:“你去一趟大兴县衙,让大兴县衙征调一千民夫徭役。”

“记着,这一千名徭役不是无偿征调,每个人按照一日二百钱的工钱发给他们。”

沈文急忙抱拳道:“是。”

沈文今年三十六,弘治十五年壬戌科进士,这八年时间才升迁到八品的内阁校办文书,官职不高,没有实权。

他也想依附于刘瑾,不过这种无实权的小人物,刘瑾看不上,到现在他在官场也没有靠山。

直到赵策入阁,他找到了靠山。

虽然六部部堂都看不起赵策,但沈文却觉得这是个机会,若是讨的赵阁老欢心,指不定这屁股下的位置能朝上升一升,而且他在朝廷也没有靠山,倚靠赵策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赵策发的任何命令,他都一丝不苟的去办差和表现,就是为了在赵策心中留个好印象。

赵策精通人情世故,自然知晓沈文在想什么,在官场上有欲望是好事,更容易被控制,等差事办好后,再稍微给他点好处,马仔就是这么收服的。

赵策虽然已经升迁到内阁首辅了,但他自己的事自己知晓,六部部堂嫌自己年轻,看不上自己。

都察院天天弹劾自己,目的就是为了拉自己下台。

他在这个官场也需要一些马仔替他摇旗呐喊,所以沈文绝对是个可收的下属。

赵策手指轻轻敲击着案牍,然后道:“你去告诉大兴县知县,按照我说的办法,我给他三天时间,完成不了我罢了他大兴县知县!”

赵策自然有这个人事任命权,说一千道一万,他是大明内阁首辅,具备绝对人事升迁罢免权!

沈文有些疑惑,道:“大人,三天吗?工部那边三年都没完成的工程,三天是不是时间太短了……额,还是说大人是想杀鸡儆猴,借此罢黜大兴知县?”

赵策摇头道:“我没这个想法,就算杀鸡儆猴给六部看,我也没必要拿一个七品芝麻官开刀,这能震慑住谁?”

“工部三年完成不了的工程,除了说明工部是一群吃干饭的废物,还能说明什么?”

“我给你个办法,你去告知大兴知县,让他按照我的方法去进行,三天够了。”

赵策语气很慢,一点点将他的思路和过程全部告知沈文。

沈文听后,惊为天人,吃惊的长大嘴巴,道:“天呐!这么简单的事,下官居然没想到,大人英明神武,绝非六部那群酒囊饭袋可以比拟的。”

赵策翻了个白眼,道:“好了,莫吹嘘了,时间紧迫,皇上昨夜连夜来支持我内阁,本官不能令皇上失望,速去吧。”

“遵旨!”

……

大兴县衙。

会见知县这种一县之长官,他还没资格让大明内阁首辅亲临。

相府的一名八品官来到大兴县衙,大兴知县都要列阵欢迎。

“下官见过沈大人,沈大人快快里面请,欢迎沈大人莅临指导县衙工作。”

沈文笑了笑,摆手道:“陈大人可折煞下官了。”

他的品级没有知县高,但别忘了宰相门前七品官,这种在中央的官吏,在地位上就高于地方官吏一个等级。

所以即便他品级没有知县高,知县也得毕恭毕敬。

“成了,本官也就不和陈大人客套了,奉赵阁老令——”

陈知县肃然起敬,急忙躬身抱拳,道:“下官听令。”

和中央九部的长官不同,他们不惧怕内阁首辅,因为他们对赵策的来路知根知底,但下面官吏不知道啊。

一个以二十余岁年纪监察御史的身份升迁到内阁首辅,这在大明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这代表了这名年轻的首辅有着很强的手腕。

不然怎么会如此年纪升迁内阁首辅?

这是下面官吏的心里想法。

“本相限你三日内疏浚永济渠王庄段河流,不得延误,本官给你拨款二万两白银,速速完成此工程。”

陈知县听完内阁的政令后,脸都黑了,冷汗涔涔的道:“啊——”

“这……沈大人,赵阁老可还有什么其他的指示?三日内疏浚永济渠实不可为啊。”

他心中在沉思,自己好像也没得罪过赵阁老吧,赵阁老何故要为难下官?

而且这工程素来都是工部的事,内阁为什么要让大兴县衙来做?

沈文微笑道:“阁老世事洞明,自然有其他指示,不然三日怎可能完成疏浚永济渠工程?”

“这三日本官会协助你,你现在立刻去征调辖下一千余精通水性的徭役。”

“记得,征调的时候要和百姓说清楚,每日两百钱工钱,不要强征徭役,给赵阁老平添麻烦。”

若是强征调徭役,闹的民间百姓怨声载道,都察院一定会出面弹劾赵策。

这些事不需要赵策吩咐,沈文已经替赵策想好了。

“是!”

陈县令擦了擦头上冷汗,他本来以为赵阁老这是在为难自己,不过听闻沈文书要与自己通力合作,他便放下心。

官场都是人精,这个小细节说明赵阁老并不是要为难他,而是真打算在三日内疏浚永济渠的工程。

只是这想法未免太疯狂了呀!

永济渠内大小都是山石,怎么清除?三日时间不够啊!

不过陈县令也不去想那么多,按照上面的指示工作不会出错。

他立刻让县衙典吏去征调徭役。

典吏是和民间对接的一线,县老爷也不可能亲自去见百姓。

大明规矩等级森严,接触百姓最多的是典吏,县太爷不可能亲自露面和百姓打成一片,那样一来当官的还有什么威望?

“再有。”沈文开口,道:“你再去多买点密封的大木桶。”

“预算款拨下来了,二万两,省着点花,不要中饱私囊,懂吗?”

陈县令忙不迭道:“是是,下官不敢,下官这就去做!”

......................................

ps:求鲜花,求评价,求月票,谢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