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罪己诏】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掌门到底想说什么?”赵佶阴沉着脸,问道。眼角余光瞟向了一直坐在角落里的李师师,眼中闪过一道杀意。
“等盛家的人被杀的差不多了,你才从皇城司得到了线索,盛鼎天从未背叛过你,是蔡京在七君子之一的一家中安插眼线,这才走漏了消息。之后,你几次想要杀了盛家那个姑娘,可惜,诸葛正我保住了她,为了诸葛正我的忠心,你只能放弃斩草除根的想法。”
“看来盛家女子是投靠了掌门,否则掌门怎么会对这些陈年往事感兴趣!”赵佶脸色更加阴沉。
“不错,当年盛家姑娘不过六岁的年纪,亲眼目睹家人惨死,精神方面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反而因此觉醒了特殊的天赋。你是个不懂武功的废物,自然不明白这份天赋的强大。”
听到这里,赵佶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怎么,这个姑娘是武学天才吗?”
“赵佶,你是皇帝,皇城司和六扇门的眼线遍布朝堂和江湖,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少你没有诞生大宗师高手了?”张轩反问道。
赵佶一愣,“就像掌门说的,朕又不会武功,关注这些作甚?”赵佶反讽道。
“晚唐末年,天下大乱,杀戮盈野,你方唱罢我登场,而每一个杀戮的诞生,每一个智慧生命的消失,都会让天地元气发生溃散,唐末乱世消耗了太多的天地元气,这片天地已经容不下新的大宗师诞生了。唐末乱世结束后,再也没有新的大宗师诞生了。”
“掌门何必与朕玩笑,看掌门不过双十年纪,就已经是大宗师高手,现在掌门告诉我,这片天地已经无法诞生大宗师高手了?”赵佶不信道。
“哈哈,赵佶啊,说你无知你还不愿,难道你没有问过葵花老祖吗?”
“怎么,这件事大宗师高手都知道?”赵佶心中不快,却还是问道。
“当然,只有站在山巅的人才知道天有多高。大宗师已经是武道之路的绝顶了。最后一个靠自己成为大宗师的人,是百年前一个武林中人。之后的大宗师,从来都是代代相传,没有自主突破的。”白衣少年少有的耐心解释道。
“代代相传?”赵佶更加迷惑了。
“简而言之,就是只有前一辈大宗师将一身功力传给下一辈弟子,下一辈弟子才可以突破大宗师境界。也就是说,世界上大宗师的数量已经固定了,一个大宗师的寿命极限将近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岁之后,若是这位大宗师不能将一身功力传给自己的传人,大宗师的数量就会减少一个。”
说这话的时候,白衣少年语气有些唏嘘,赵佶倒是心中暗喜。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用不了多少年,这些大宗师就要死的差不多了,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人了。只是想到这里,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少年,赵佶心中有几分不甘。
眼前这个少年,肯定得到了上一辈大宗师的功力传承。这一点,从葵花老祖那里,得到过验证。接下来只要想办法知道世上还有几个大宗师,将他们一一剪除,那么,这些不似人间之物的怪物们,就再也无法主宰王朝兴衰了。
皇室,是天下最尊贵的,皇帝是天下最高贵的,是凛然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可根据葵花老祖所说,各国皇室背后都有大宗师的扶持,换句话说,是大宗师扶持起了皇室。这让习惯了高高在上的赵佶如何能接受得了。
“朕听老祖说,张掌门得到了贵派二代掌门的传功,想来张掌门也是如此才成为大宗师的吧!”赵佶笃定的说道。
“呵呵,赵佶,张某如何突破大宗师的,就不劳你费心了。你想知道的,是盛家那个姑娘有何特别之处吧!”白衣少年看着赵佶,讥道。
“朕也十分好奇,这盛家姑娘有什么天赋,让张掌门如此看重?”赵佶一愣,也对,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面对盛家这桩陈年旧案,和姓张的第三个要求。
若是三日之后能顺利杀了这个姓张的,那么一切都不重要了,若是不能,或者那个人出现了,那么即使强如皇室,也得乖乖认命,也罢,在此之间就让他再得意两天吧。
“人有三宝,名曰精气神,精者,体也,气者,魄也,神者,魂也。盛家姑娘幼年亲眼目睹家人惨死,神魂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让神魂在此种刺激之下,异常强大。如今,她已成年,三宝俱全,也不会在有机会异常增长,可即使这样,她的神魂强大程度也远超常人。
当今世界,自然突破的大宗师已经不可能出现了,但盛家姑娘这样天赋异禀的人,只要有大宗师陨落,即使没有大宗师传功,也可自信突破到大宗师境界,成为大宗师高手。若是普通武者,想要接受大宗师的真气灌顶,要满足诸多条件,可盛家姑娘接受灌顶,是百分百会成功突破的。
一个大宗师至少有一百五十年的岁月,你说,她值不值得张某看重?”白衣公子反问道。
赵佶听到这里,心中更加后悔。这盛家姑娘本就和朕有仇,当年没能杀了她,日后定然会对朕和皇室怀恨在心,想要拉拢更加不可能了。一旦盛家灭门案的真相被盛家姑娘知道了,盛家和皇室就是不死不休的仇敌,想要拉拢就彻底成了做梦。
现在盛家姑娘落到了逍遥派的手中,以逍遥派和皇室之间的关系,日后这盛家姑娘定然会是皇室的大麻烦。这一瞬间,赵佶想到了很多。
“所以,张掌门这是要给盛家姑娘伸张正义吗?”赵佶第二次问出了这句话,不过这次语气不再是疑问,而是肯定。
“我向来不喜欢替人做主!”白衣少年淡淡的说道。
“那么,掌门到底要做什么?”赵佶问道。
“我会治好她的双腿,教她武功,用心培养,待她武功大成之后,她要如何报仇,是她的事,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不会造成生灵涂炭,无论她用什么方式报仇,我绝不会干涉。”
赵佶脸色彻底黑了。女人向来喜欢情绪化,从来不讲究什么理智,一旦热血上头,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呢,而且做什么,自己都不会感觉到意外。
“所以掌门的第三个要求是什么?是要朕下旨彻查此案,还是要朕追封盛鼎天?”赵佶问道。
“我的第三个要求,你要下罪己诏,将盛家灭门的真相布告天下。”白衣公子缓缓说道。
“你要朕下罪己诏?”赵佶的声调猛地提高了八度。要知道历朝历代的帝王,凡是下罪己诏的,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这对皇帝的威严是一个极大的打击。除了威压海内的汉武帝,下罪己诏的皇帝们,有很大一部分都被迫禅位了。
即使没有禅位的,君王威严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政令不通,威严尽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罪己诏对一个君王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打脸的行为,也是任何一个皇帝无法接受的行为。
“盛家盛鼎天,是个君子,张某自问做不到如他一样的真君子,可也不介意还他一个清白。而且,这是我许给盛家姑娘的承诺。赵佶,你是个聪明人。当年的事还有一些我并未写在信中。你不妨听听当年完整的经过,如何?”
“愿闻其详!”赵佶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身边白面小厮,也是自己的贴身内侍梁师成,皇城司指挥使,贴身负责自己的安全。而梁师成发现不对之后,早就放出了信号,用不了多久,护驾大军就会前来,至少朕的安危就有保障了。在这期间,听一听又何妨,何况对于当年的真相,自己又何尝不好奇呢。
“这一切都要从我师祖逍遥子说起。师祖是唐末生人,当时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师祖当时不过十余岁,为了谋生,在一间药铺中做学徒,以采药为生。后来,师祖误入宝地,凭借自己的天资,学成了高深武艺,年仅四十,就成了大宗师,武道绝颠,威压天下。
师祖学成下山之后,不忍黎明百姓受苦,可师祖的道,不是红尘之道,而是逍遥世外之道,所以,师祖决定走遍天下,寻找合适的人选,结束乱世,造福黎庶。所谓乱世,道门下山救世,佛门封山避世,这才是我道门的追求。
师祖走遍天下,寻到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有平定天下,造福百姓的志向,更重要的是,出身穷苦,更能理解百姓生活的艰辛,将来执宰天下,也能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好。赵佶,你可知,师祖找到的人是谁?”白衣少年问道。
“是郭威还是柴荣?”赵佶问道,脸色更加难看了。
“看来,赵光义留下的东西,记载了不少啊。”
“看来,是柴荣了!”赵佶答道。出身底层,自然只能是柴荣了,郭威可是大将军。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