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超越 > 第五章 上山(一)
换源:


       另一边李大义带着李水牛往家里走,途中李大义也跟李水牛说了昨晚的事情。

“大郎,你想读书吗?”

“嗯?”李水牛大大的脑袋产生了大大的疑问。

“我不是读书的料。”李水牛憨憨的挠了挠头。

“昨晚在祠堂族长提出要办族学,要是这个是成了。我琢磨着我们家也送一个过去,不说考功名,就是多识几个字也能让人高看一眼。当然最好是能考个功名:“为我们家涨涨脸。”

“不过我们家的情况就那样,勉强过得去而已,没办法将你兄弟俩都送过去读书。所以我打算送二郎过去进学,你觉得怎么样。”说完李大义用眼角余光看了一下边上的李水牛。

李水牛脸上没有什么变化。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年纪早已经过了读书的年纪。按照爷爷所说自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李大牛也明白了李大义的决定事很正确的:“爹,我也觉得应该让二弟去,他年岁小,比较适合去读书。而我已经十岁了,现在去读书迟了点,家里也需要我下地干活。”

李大义既有李水牛能够明白事理而高兴,也有不能送李水牛去读书的亏欠心理:“大郎你能够想明白就好。并不是爹偏心二郎,家里的情况不允许爹送你俩个一起去上学……”

……

朱氏在李大义两父子下地的时候就起了床,跟以往一样首先去挑水浇菜。

按照往常的时间她来到了村子的水井打水,这时有一些早起的妇人已经在这了。

在这个时代,人们为了活着基本没有人能够清闲下来,都要干活,即使是妇人也无例外。这也就让这些妇人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聚在一起聊天。要是村子里有什么发生的事情只要在这里一说,就基本全村人都会知道。

以往她们大多议论着村子里的家长里短,谁家新娶的小媳妇怎么样?谁家前天又在家里大吵大闹?谁家的婆媳正在闹别扭?

而今天大家都在议论着族学。就这叽叽咋咋的样子,一点也不比昨夜在祠堂那群男人讨论的时候弱。

当朱氏靠近的时候就听到了好几个不同的声音在发表着不同的观点。

“这个族长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也不想想我们的。他家大业大不在乎什么,但是我们不行啊。不说办族学的钱现在还没有着落,要不要我们出?要是到时候家里送一个孩子过去读书,不就少了一个劳力了吗?”

“你这话说的,你要是担心家里没有劳力,你可以选择不送孩子过去。这样你家里就没有影响了。这个族学是个人就知道是好事,就你还在这挑挑拣拣的。”

“我现在就担心这个办族学的钱是要大家凑钱还是怎么样?我家的情况你们也看得到,吃饭都还没有解决。”

……

诸如此类,赞成和不赞成都有。现在说不清谁对谁错,一切都要等最后的结果。命运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赌博,每一次压上的就是自己以及跟随者的未来。没有输赢,有的只是明天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生活。

朱氏并没有搭话,有人让她发表一下意见,她也只是笑笑,然后说:“族长,他们自然有定计。我一个妇道人家能有什么意见。”

这一些妇人多数没有什么主见,表述出来的多数也是在丈夫哪里听来的。三从四德在这个时代深入人心。

朱氏并没有在这久留,打满水之后就直接挑着水离开了。

回到家中时,看到二郎和小妹都已经起床了。小妹正扶着二郎走向门口的小板凳,缓缓地坐了下来。但李渊其实早就已经好了。只不过是摔了一下,现在已经休息了好几天,早就已经活蹦乱跳了。只不过自己的父母和小妹一直还拿他当作病人看待,他也毫无办法。

然后小妹看到自己的娘亲挑着水放到了菜地中,她赶忙拿着一个勺子走过去,帮忙浇菜。虽然能帮到的不多,但她也表现出了不想当家里吃白饭的觉悟。

朱氏看到坐在门口边的李渊,这一次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过去叮嘱了一下,要是感到有什么不舒服就立刻让小妹扶着他回去床上休息。

李渊自然欣然应允。

朱氏不知道,在这个身体里的灵魂早已不是自己那年仅六岁的孩子了,现在占据着这具身体的是一个来自不同世界、已经有三十岁的灵魂。

这一切在李渊的眼中是那么的简陋和落后。在接受了现实之后,李渊就一直在了解这个家的现况。他早已经在心中盘算着如何改变这个家的现状了。他也不求能有一口吃成个大胖子,只想这个家庭能够不再为了温饱而起早贪黑。

以他的眼界和经验,他有信心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这第一步就是先了解清楚这个家的现状。虽然之前在小妹的口中得到了不少关于这个家的信息,但是一个五六岁小孩的视角跟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很多东西是她所还不理解的。

就这样,李渊看着朱氏和小妹在自己的面前走来走去的干活。

时间就这样在一个没有人的角落缓缓地流逝。

通过一早上的努力,朱氏带着李小妹已经忙完了。在李大义带着李水牛回到家中时,朱氏老早就已经将早餐准备好了。以往这个时候,都是朱氏或者李渊和李小妹将饭菜送到田地里给李大义俩父子,免得他俩来回跑,浪费时间不说还没办法休息。对于要在地头里干一天活的人来说,每一分钟的休息都难能可贵。

吃完所谓的早餐,李大义就带着李水牛开始准备着上山的工具。捕猎是一门手艺,一门能够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的手艺。像李大义这种没有人指导只靠自己琢磨的人来说,上山就是与他所说的一样,只是去碰碰运气而已。

但是李渊不同,在这之前李渊虽然是一位销售,但是之前为了迎合客户,他可是学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野外生存,回想起那段日子,李渊全身的血液都好像被大火煮着一样,即有点难受又带着点无以伦比的兴奋。

“好了,希望今天能有收获吧。”李大义在摆弄了大概一刻钟后,终于算是完成了。随后对着李水牛说:“大郎,你去拿那个背篓过来。我们上山去,再晚太阳下山都不一定能回来了。”

“好。”李水牛应了一声就去拿背篓了。

李渊在一旁看着李大义刚弄好的工具,心里一阵无语。以他业余爱好者的水平来看,那就是简陋的很,对于能不能捕到猎物李渊表示很怀疑。

“爹,你是要上山打猎吗?能不能带上我?”

“你?你身体都还没有好,不能带你上山。”

“我已经好了,我下个跟着爹和大哥一起上山。我想看爹和大哥捕猎的样子。带上我好不好?”李渊心里一阵别扭,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现在还要装小孩子撒娇。

“这次不行,山上风大。你刚好,但时候万一再得了风寒那就坏了。”李大义自然是不肯的。

“二郎,你刚好,哪里都不能去。而且你爹和你大哥上山是为了捕猎,不是为了玩,你跟着去碍手碍脚的。不许去。”还没有等李渊继续说,就被朱氏一顿训斥。

李大义看道被朱氏训了一句就就怏怏不乐的李渊对着李小妹说:“小妹,你带着你二哥去村子里逛逛吧。他在家中躺了那么久也是闷了。”

李渊知道,这是他如今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也就没有再说什么,再说下去惹怒了朱氏,这个门口都别想出去。

李小妹也是在爱玩的年纪,现在能“奉旨”带着二哥出去玩,她自然是很开心。二话不说就上前牵起了二哥手,向着院外走去。

李水牛也拿着背篓出来,装好地上的工具随着李大义往后山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