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听到赵英佑回答了一句然也心里放下了一口气。
但嘴上可没饶过他:“我说赵大,你能不能别吹牛了,我打听到这次殿试题目是很难的!”
“别以为你之前中了解元和会元就把殿试想的很容易。当今陛下和科举主考官可不一样。”
“你的回答没有对他胃口,直接把你这个会试第一安排成倒数都有可能。”
赵英佑笑着对他说:“你就放心吧!还有你干嘛搞得这么了解朱元,陛下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和他是一家人呢。”
赵英佑私下还是经常叫朱元璋老朱的。
毕竟他不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
对皇权没什么敬畏之心。
“还有我们俩的赌约万一我中了状元,你就要认我为老大,从此之后听我的话。这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还是先担心担心这个吧!”
苏木也不知道赵英佑的自信哪里来的。
这连中三元大明建国二十五年以来还没这个先例呢。
至于这听他的话行事。
真是的,这一路上不都是听他的话吗!
“你们说这次谁能高中状元吗?”坐在赵英佑旁边一桌的几位学子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当然是我们池州府的黄贡士了,他可是池州府第一士子。”一名学子吹嘘道。
这黄观乃是他的同乡,这出门在外,同乡之间肯定要互相帮衬。
“呦呦呦,这黄观有没有你吹的这么牛啊。”
其他学子和黄观可没有同乡之谊,才不会帮他说话,不踩几脚就算不错的了。
“怎么没有,他可是我们南直隶学子中的解元,像高兄这种四十好几的人恐怕连解元的边都没摸到吧!哈哈哈哈哈。”一名同样出身南直隶的学子帮腔道。
他与此人一直都有些嫌隙,只要此人持反对态度,他就断要支持。
“你……哼。”姓高的学子懒得搭理此人。
“依我看来这黄观不外如是,不然为何会元不是他?”
“哎呀,咱们南直隶的魁首怎么让一个不出名的小子摘走了会元之名。”一名学子用着嘲讽语气说着最伤人的话,
“是极是极!”
……
苏木看到旁边几桌吵得都快打起来了,简直笑开了花。
这大明的栋梁在私下也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也就多认识几个字。
他从小一看书就头疼。
他们家也没这方面基因。
他最喜欢看到读书人打起来了。
这可比猴戏好看多了。
“他们说的那个打败黄观不知名的小子是不是你,原来你还这么牛呢!怪不得对自己充满了自信。”苏木用筷子戳了一下赵英佑的胳膊。
苏木在这一路上也和赵英佑学了不少蓝星用语,他还挺喜欢用“牛”这个词的。
赵英佑看着这群士子可真够无聊的。
年纪都一大把了,还为这些东西争得面红耳赤的。
“谁说的?什么不知名的小子!他也是我们杭州府的解元好吗,都是解元谁怕谁!”
“就是,赵会元今年才十八岁岁,纵观整个科举历史,以他的年纪都是不世的英杰了。要是这次高中魁首就是国朝最年轻的状元了。”
“而且赵会元不止是我们杭州府的解元!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均为第一,如果殿试也是第一,那可是六元及第,你们这些白痴懂不懂!”
“不懂,这么厉害也和你们没关系啊,搞得好像你们就是赵英佑本人似的。”
“唉哟,我这暴脾气,那你们刚刚搞得自己是黄观本人似的。还好意思教育我们?!”
“我说你们能不能别吵了!不管是你们杭州府的赵会元高中状元还是池州府的黄贡士高中状元,我们北方学子都羡慕的很啊。”
“王兄,你别抬高他们南方学子啊,谁知道是不是主考官给他们放水了!他们南方人最会抱团,也最会玩这些手段了。”
“我呸,你们北方人自己蠢就算了还要诬赖我们南方人舞弊,能不能要点脸了!”
原本是讨论的状元之争,好端端的又扯到南北学子之争了。
天然居里南北两波学子剑拔弩张的,恐怕一言不合就要打起来。
不过这南北学子之争积怨已久。
已经是大明学子争吵不休的议题了。
要等到朱元璋开始曲分南北榜录取才会好点。
……
而此时的朱元璋就在批改此次殿试学子的策问。
刚刚被册立皇太孙的朱允炆在一旁侍候。
朱元璋看到赵英佑的策问时不禁连连称赞。
写的好啊!
大才也!
句句都说到他心里去了。
之前看到黄观写的策问时老朱心中就已经颇为满意。
黄观在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华夏无扰,边境无虞。”
但现在一看到这篇策论就知道状元已定。
“边患自古有之,昔日秦皇时期匈奴强盛一时,唐宗时又有东西突厥,两宋时期更有金辽西夏蒙元等异族。”
“皇上岂不知以边关将士的生命为长城远远不如以天下人的人心为长城。”
“现下大明建国二十五年,华夏大地饱受异族摧残,现今应该休养生息,与民更始。切不可妄动刀兵!”
“应待到时机成熟再挥师北上,一举消灭残元。”
策问里还详细的介绍了该如何修养生息。
说实话,这篇策问真真说到老朱心里去了。
开国之初立法严苛那是必要的,否则大明会根基不稳,动荡不安。
他执政严苛但不希望继位的皇帝也学他。
所以他对朱标的培养也是往宽仁的路子走的。
朱标满足了一切朱元璋对于后继者的要求。
可惜老天嫉妒啊,我的标儿。
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和雄英一样走了呢。
妹子、雄英、标儿一个个都离开我的身边了。
朕这个老头活的还真是可怜。
人老了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想来如果雄英还在,今天也该十九了。
好想咱的大孙,老天不公啊!
允炆这孩子虽然仁慈,但身上看不到一点作为帝王该有的霸气!
也不知道立他当皇太孙是好是坏。
不过这孩子对他足够孝顺,这就够了!
咱这个死老头在世上一个亲人都没有了。
好不容易还有个这么孝顺的孙子把皇位给他又怎么了。
允熥朱元璋不是没有考虑过。
但是这孩子真的是不堪大用。
完全看不出来是朱标的儿子!
其他朱标的子嗣又还小。
而且按照他订的皇明祖训。
继承顺位太后了。
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
ps:新书上传,求收藏,求评价,求打赏,求催更票,求评分票,求一切支持!
希望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支持一下,谢谢!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努力更新的最大动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