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战国原来如此风流 > 第二十四章 神箭乐伯
换源:


       以先谷、赵同、赵括为首的晋国官二代们纷纷表示对郑国参战的热烈欢迎,根本就无视主帅荀林父的态度。

郑襄公这边派的使臣皇戍来晋营表示了共同出兵对抗楚军的立场,那边郑襄公却又派人去与楚军结盟,说是要帮楚军共同抵御晋军。

郑国的二面三刀由来已久,似乎在整部春秋历史上,郑国人都不怎么让人待见,譬如那个嘲笑郑人的故事《郑人卖鞋》。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春秋战国的诸侯中,郑国是原本是第一个称霸的国家,当年的郑庄公号称小霸,但是郑庄公死后,郑国迅速的衰落了下去,究其原因,环境因素是主要的,郑国的国土被几个国家包围着,自己军力羸弱,便如菜板子上的肉,谁都能来切一刀。

所以,郑国的国君们都是活的小心翼翼,超秦暮楚也是无可奈何。

此时,楚国营内,首席大臣孙叔敖见楚庄王被伍参说服,还是不肯罢休,又私下劝说楚庄王:“那晋军主帅荀林父原本就没有交战之意,是被属下所胁迫,如果能派人前去议和罢战,咱们就不费刀兵的夺了一个郑国,郑国已经被咱们打服了,郑国归属权只是个面子的问题,这场战争原本就没什么意义了。”

楚庄王听了也觉得这场战争意义不大,郑国的归属只是个虚名罢了,现在这虚名已经归自己所有,何必再打仗呢?

便派了大臣蔡鸠和潘党前去讲和,两人去了晋营一番洽谈,阐明了楚庄王希望和平不希望战争的理念,荀林父非常高兴,就要签署和平条约。

却不想荀林父高兴,先谷可是不高兴,当着全营上下官兵的面,将蔡鸠和潘党给骂了出去。

恼羞成怒的蔡鸠回去楚营,添油加醋的将晋国无礼之事告诉楚庄王,楚庄王大怒,命与晋军约定第二天决战。

第二天,楚军摆开阵仗,不想战斗的荀林父也无奈之下列阵迎战。

按着春秋时代的惯例,两军都摆开了战阵,待二军列阵完毕,还在生气的楚庄王问手下众将,谁愿意先去煞煞晋军的威风,给自己出出气。

这是一个出人投地的机会,彰显个人英雄主义的好舞台,

楚国大将乐伯站出来请战,另外两位大将许伯愿意为他驾车,摄叔则愿为他的车右。

古时候战车是三个人来驾驶的,按着“左、中、右”排列,左为车左,乃是一车之长,右为车右,是持长兵器保护战车,并且负责清除战车的障碍,中间则是役手,也就是驾驶员。

三人驾车就杀了出来,对面晋军的一队哨探从前面掠阵,乐伯张弓搭箭,连射死二人,哨探见他们只有一车,围杀过来,摄叔跳下车去,手中长戈挥动,又连杀了二人,并将一将官模样的给活捉了,其他士兵一见这三人凶猛四散奔逃。

将这队哨探杀散后,晋军已经惊动,晋将鲍癸、逢宁、逢盖带领人马兵分三路围剿过来。

左边逢宁、右边逢盖两边包抄,就要断了乐伯等人的归路,乐伯不谎不忙将手中弓拉的满满的,连珠射出箭无虚发,左边逢宁的马中箭倒地,战车倒在了一边,将逢宁和车上役手、车右都摔了下去,后面兵士慌作一团。

右边逢盖追的正紧,乐伯张弓一箭将他脸颊射穿,跌下车去不知死活,逢盖的役手也不敢再追,其他紧追的士兵接二连三中箭倒地,吓得其他人都放缓了速度不敢上前。

乐伯杀的性起,两个箭囊的箭很快就射的只剩下一支。

这才发现身后晋将鲍癸战车还在后面紧跟着,他想着如果这一箭不能射倒鲍癸,那么今天恐怕就难回楚营了。

恰在这时,从旁边林子里窜出来一只麋鹿,乐伯心生一计,用那最后一支箭将麋鹿射死。然后停住战车,回身大声说道:“晋将辛苦了,我射个麋鹿,作为礼物给你们食用。”

鲍癸原本能追上乐伯,却见乐伯这一路尽显神箭手段,那是指哪儿就射哪儿,故意不肯靠前,只是紧跟不舍,如今见乐伯给自己个台阶,而他也不知道乐伯居然没箭了。当即回道:“楚将有礼,我们便不再追了,拎着麋鹿回去吧。”

说罢他的车右下车走过去接过麋鹿,鲍癸便驾着车,带着本部人马回去吃鹿肉了。

乐伯待鲍癸远去,这才不慌不忙的回了楚营。

这是一个完全是乐伯主场的战斗,把远处的观战的楚晋两军将士看得心旷神怡,经此一战,乐伯进入了春秋一流猛将的序列。

在野史传说中,春秋有四大冷门武将。

第一位是楚国成大心,年仅十五岁,在楚国和晋国的城濮之战中,晋军围困了楚军,即将要全部歼灭之时,成大心带领六百兵马大破三万晋军,救出了被围困的父亲,又一个人在晋军包围圈杀来杀去中救出了斗越椒等众多楚国兵将,保存了楚国十分之七的兵马。

第二位是宋国的猛获,他乃是春秋里武力值最高的宋国南宫长万的手下,一直掩盖在南宫的光辉之下,直到有一天,他以一人之力单挑了春秋五大猛将郑国原繁、鲁国公子溺、鲁国秦子梁子、郑国大将檀伯,力战五将游刃有余,从此一跃成为猛将。

第三位齐国田开疆,原本默默无闻,齐国与徐国发生了战争,田开疆亲自带着齐国大军在蒲隧的地方杀败了徐国,阵斩徐国大将嬴爽,还活捉了徐国士兵500人。

第四位,便是这个一直被神箭养由基掩盖的楚国大将乐伯。

乐伯这一番耀武扬威,让晋国众将非常生气,尤其是大将魏锜。

这魏锜原本就对荀林父不是很服气,因为他是妥妥的官二代,而且他的父亲,是当年的晋国第一猛将,晋文公重耳最器重的魏犨。

尽管在后来事态的发展上来看,他的武艺比他父亲差上十万八千里,但是他的脾气比他爹是只大不小。

魏锜见乐伯嚣张,便主动要求去楚营挑战,要给晋军争个面子,荀林父想了想,和他说道:“你不如前去问问楚军,是不是还愿意讲和,如果讲和,两军就都退军。”

魏锜一口答应,这时,小将赵旃也走上前,要求与魏锜同去。

这赵旃的父亲,就是当年为了保护赵盾,诛杀了晋灵公的赵穿。更是个妥妥的公子哥。

荀林父点头应允,但是告诉他俩,去是去,能不打就不要打。

二人答应一声都各自上了自己的战车,向楚军冲去。

快到楚军阵前,赵旃便说:“那个楚将乐伯单车横行,你我要是同去未免让人看不起,不如分开行动。”魏锜一听是这个道理,于是二人就分头各行其是。

魏锜到了楚营,求见楚庄王,没说什么议和之事,反而说是来求战的,楚庄王见晋军执意要打,就一口答应好好的打上一场。

魏锜挑唆完出营上车准备回去,前番楚将蔡鸠和潘党去晋营求和,被骂了一顿,听说魏锜前来,就想报复。

等他俩来时,恰好魏锜刚走,二人就驾了一辆战车在后面追赶。

魏锜走到了一片树林,听见后面有人追赶自己,就要应敌,忽然从旁边林众跑出几只麋鹿,就想起来乐伯箭射黄羊的事了,当即射杀了一只麋鹿,然后等蔡鸠和潘党两人赶过来,命手下将鹿献上,口中说:“乐伯无故赠送礼物,现在我就替鲍癸还礼。”

潘党笑道:“这如果我再追杀与你,显得我们楚国太小气了。”便与蔡鸠返回了楚营。

魏锜不慌不忙的回了晋营,到了中军大营见了荀林父,说楚庄王没有议和的意思,就是想打。

其实,就是魏锜不服荀林父,觉得自己也是名将之后,为什么就要屈居荀林父之后呢。

这边魏锜的任务完成了,那边还有个活宝赵旃呢,赵旃带着二十多个亲兵,驾着自己的战车就到了楚营前,奇葩的命手下人等混入楚营捣乱,自己则下了战车,在地上支个桌子烤点肉串饮酒等候,那些亲兵进了楚营后,还没来得及捣乱,就被楚军发觉,一番交战大都战死,只有那么一二个人勉强杀了出来。

赵旃还不知道危险,远远看见自己手下逃回来,才知道大祸临头,忙要驾车逃走,却不想战车的驿手也死在了楚营。

没有办法。赵旃自己勉强赶着马车往回跑,眼看楚军逐渐杀到眼前,赵旃只能弃车徒步逃入了旁边的小树林,楚军仍然紧追不舍,赵旃没有办法,只能将身上盔甲和头盔都脱下来,挂在一棵树上,然后自己向着相反的方向逃命。

楚军远远看着赵旃身影杀过来后,才发现中了赵旃的计谋,只是一副盔甲挂在树上,回去后就将这盔甲献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看了大喜,觉得晋军不过如此,就发布动员令,并将赵旃铠甲在营中展览以振奋士气,随即发布命令:

由公子婴齐同副将蔡鸠居带领左军应对晋国的上军。由公子侧和副将工尹齐,以右军迎敌晋国的下军,而自己亲自率领楚国最精锐的中军人马,攻打晋国的中军大营,与晋军决战。

此时的荀林父正在为赵旃着急,派出了几路人马去寻找,这把赵穿儿子丢了,那还了得?

忽然间营外鼓声大作,车驰马鸣,喊杀声四起,忙叫人去探查。

楚军已经漫山遍野的杀了过来,晋军毫无防备顿时就被杀的大乱,荀林父还想组织抵抗,可是中军已经四散溃逃,自己也只能撤退,晋国众将也都各自为战,只求逃得性命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