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了几天,待伤势减轻了一些之后,辽东郡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了地,并唤来了翟离先生。
翟离先生一到了凉亭,就给辽东郡王见礼,”王爷,王爷身上的伤势可好些了?“
”已经好多了,先生请坐!“
”谢王爷!“
翟离先生依言在旁边的位置上落了座,一旁侍候着的人赶忙上前来给他斟了一杯茶。
辽东郡王发话道,”好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喏!“
众人齐齐行了告退之礼。
待周围没有第三个人之后,翟离先生启口道,”王爷唤在下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辽东郡王道,”先生,实不相瞒,近来我一直寝食难安。“
”王爷是因何事?“翟离先生端起的茶盏又放下,神色认真地看向他。
辽东郡王就道,”还能是何事?自然是那几个宗室!先生,你说父皇他不会真是想......“
还不待他话说完,翟离先生就打断了他的话,“王爷,不会!”
“可外面都在盛传,说父皇有意在宗室中挑选皇位继承人?!”
看他拿一脸着急的神情,翟离先生安慰道,”王爷,王爷不必忧心,越是这个时候咱们就越不能出乱子,自乱了阵脚。
倘若陛下真有意立宗室为嗣,依照陛下的脾气,那么也就不会只是降你们的爵,更不会留王爷你们兄弟几个还继续在京都呆着了。
依在下所见,陛下也仅仅只是委派几个宗室王爷、郡王们领了一份差事罢了。
当然,就目前外面的传言,也不排出是有人起了不该有的心思,故而,故意而为之所传出的谣言。“
”是谁?!“辽东郡王咬牙切齿。
翟离先生就摇头,”在下也不知!不过倒是可以查一下。“
辽东郡王就道,”要是让本王知道他是谁,本王定当不饶他!“
竟敢跟本王抢东西,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
辽东郡王说话的时候,眼里迸射出阴狠的光芒。
”不过王爷,这查也不能只是我们这边查,还得让另外两个也参与进来,“翟离先生立时就又建议道。
辽东郡王略思索了一下之后就点了头,”行,那稍后我就让人将这谣言的猜测传给老二跟老九那边。“
”王爷,咱们也不必特意让人去通知那两位,咱们只需要在城中让人小心的引导一下舆论,到时候还不怕那些话传不到那两位的耳朵里么?“
”嗯,翟先生所言甚是,“辽东郡王点头,跟着就唤来一人去安排。
随后,辽东郡王跟着就问,”先生,那接下来咱们可还要再做些什么?“
翟离先生就摇头,”不,什么也不需做!”
辽东郡王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翟离先生就道,“就算某些人有那方面的心思,但他现在急需要的是表现自己,在他看来应是如何的办好陛下交给他们的差事,让陛下看到他们的能力,进一步获得陛下的任信。”
辽东郡王就皱起了眉头,“什么也不做?难不成本王得眼睁睁地看着越来越受父皇器重,委以重任,然后就是一步步壮大自己的实力?”
翟离先生就跟他分析道,“王爷,要知道您被陛下处置,您才刚降了爵,陛下要您反省半年,咱们这个时候若是再出手,弄出什么动静来,若是被陛下知晓了,王爷可有想过接下来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这个时候是多做多错,所以最好还是稳住,王爷可知在下刚才为何建议王爷将那些话传给另外两位?就是为了让那两位去对付那几个宗室王爷。”
辽东郡王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点了点头。
翟离先生接着道,“不过王爷,咱们目前是不宜干些争权夺利的事情,不过咱们可以干些别的啊?”
“翟离先生的意思是?”辽东郡王有些犹疑地看着他。
翟离先生向他高深莫测地道,”争取民意!“
”争取民意?“
”对,秋收结束了,跟着就是要冬种了,王爷,咱们何不学习下那蜀国公主,在自己的封地上也做些有益于百姓的事情?“
听到萧黎的名字,辽东郡王的眉头一下子就皱了起来,心里也陡然地升起了一丝隐隐不悦,让他个做叔叔的,还要向她个毛都没长齐的晚辈学习,这翟离先生是不是也太看得起她了?
”她在她的封地上搞开挖水渠,修建河塘堰坝那一套,难不成本王也要学她不成?本王的封地上不缺水,也很少出现洪涝的现象,翟先生让我也搞她那套,是不是有些太浪费钱了?“
他的钱可不是用在这个上头的!
翟离先生就摇头浅笑道,”王爷是误会在下了?“
”那先生是何意?“
翟离先生就跟他解释道,”王爷,在下的意思是,王爷的封地跟蜀国公主的封地一样,一样有着广袤的平原,现在正是农忙时节,王爷何不自掏些腰包出来,买上一些耕牛,送与老百姓耕种,这样老百姓们必定会对王爷您感恩戴德的。“
”买耕牛?“辽东郡王的眉头就微微地拧了起来,有些犹豫,”那么多的郡县乡镇,那我得买多少的耕牛?!“
翟离先生自然是看出了他对钱财的不舍,于是便好心的提醒跟建议道,”王爷,目前您在朝中名誉受损,陛下也还在气头上,要想挽回名誉,重新获得陛下对您的信任与看重,有些钱财还是要当舍便舍的。
王爷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要知道,目前得民心才是最重要的,您要让陛下看到您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王爷。
王爷,其实一个乡镇,您也不用投入多少的耕牛,一个镇子,二三十头牛就差不多了,依照目前耕牛的市价,一头牛在八千钱至一万钱的样子,王爷所费也不过万金罢了。
若是能获得封地上所有老百姓们对您的感恩,这一万金还是花得值的。“
辽东郡王略做思索了一番之后,就道,”行,那就这么着吧!“
跟着他便让人唤来王府的长史,让他亲自安排人速去他封地上走一遭,务必要办好这件事情。
没出两天,辽东王的这一举动就被另外两个知道了,两人在对他进行了一番暗骂和鄙视之后,也都纷纷地效仿了起来。
南阳郡王萧函就道,”去,咱们也买一批耕牛送与封地上的老百姓们使用,耕牛不够,那就骡马来凑,总之,务必要保障每个村镇有三到五头的耕牛或者骡马供老百姓们使用。“
”喏!“
济南郡公萧尧则是除了向老百姓们提供了一批免费的耕牛以外,还有大方地另掏了一笔钱财出来替那些个极度贫穷的农户们修补房屋。
总之,兄弟仨都是卯足了劲儿地暗中较量着,在获取民心方面是谁也不想落后于人。
老皇帝在听说了三人的所作所为之后,发出一声浓重的冷哼,显然是对他们这假仁假义的作秀行为嗤之以鼻。
他继续地批阅着奏折。
就在这时,候立在大殿外面的一个小太监小跑着进来了,”陛下,袁大人求见?“
”袁重?”老皇帝写字的手一顿,“让他进来。”
“喏,”小太监又连忙地小跑着退了出去。
袁重进来,向他见礼,“陛下!”
老皇帝搁下朱笔,目光如炬地看着他,“好了,起来吧,你这是有啥事要禀告?”
袁重起身,随即就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份折子来,“陛下,这是有关几位宗室王爷和郡王爷们近期的,请您过目。”
老王公公立马走过去接过。
老皇帝打开折子来看了,嘴角随即就勾起了一抹轻嘲,“还真是有了小心思啊!”
袁重就心想:陛下,你那样可不就是给了人家有了小心思的机会么?
老皇帝的面上并没有多少愠怒的神色,只见他跟着便提起了朱笔继续地批阅起了奏折来,同时轻描淡写地道,“以为一个村送几头耕牛或者骡马就是在为老百姓们着想了?若是那样,全国的老百姓们都达到幸福指数了,朕每年给老百姓们发放的耕牛还少了?”
这话不知怎的,很快就传入了几个宗室王爷和几个禁足的皇子们的耳朵里了,几人都是无语了,他们都拿出那么多的钱去帮扶老百姓了,这还不是为老百姓们着想?
于是几人随即就招来了自己的心腹门客商量起事来。
有门客就道,“王爷,陛下这说的也没错,几头耕牛还不足以让那些老百姓们心向着咱们,毕竟那耕牛发放下去,也不一定就能保障到每家每户都能使用到耕牛,所以啊要想整个封地的老百姓们都心向着咱们还是得另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
几个王爷在各自的府上都心情极为不好。
有人就提议道,“这要想让每个老百姓们都能记住王爷您的好,那就只能让每个老百姓们,无论男女老幼,他们都要彻身体会到王爷您的好才成。
要如何让每个老百姓们都能够彻身地体会到呢,依在下所见,那还得从衣食住行方面着手,衣是不行的,咱们总不能给每个老百姓们都发放一件衣裳或者布匹吧,那得要多少的布匹啊?
再说了,这衣服它也不能穿一辈子啊,总还是有破损坏损的时候吧,尤其是老百姓们,那衣服更是破损的快,这衣服一旦烂破的不能再穿了谁还记得咱们的好?
现在不是灾荒饥饿之年,所以咱们也不能给老百姓们发放粮食,那住房就更不可能了,不管是砖瓦之房还是土坯茅草屋,谁还没有个片瓦的遮挡之所?
所以咱们也就只能从这个‘行’字上做文章,我所说的‘行’是指修路搭桥,所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而为人,无论男女老幼,哪个不在路上行走?
一段难行的山路修好了,祖祖辈辈,子子孙孙,哪个不会记得王爷您的好?哪个又敢忘了王爷您的好?”
经大伙一分析,纷纷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还有人更进一步提议,那就是在一些山多,土地干旱贫瘠的地方也修建堰塘和蓄水池,还有就是在一些吃水比较困难的地方给老百姓们免费地打几口水井。
几王经过了反复的思想斗争和多方面的衡量,最终都同意了那些门客们的建议。
没办法嘛,既然要想坐上至高无上的宝座,在陛下还十分强悍的时候,那自然还是要多争取一些民心的,所以这个钱,哪怕是咬碎了牙也还是得花!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几乎就在几人又有些新动作的时候,老皇帝那里就又收到了有关于他们各自的信息。
看到自家主子那高高扬起的嘴角,老王公公就心道:陛下这套路就是高啊,不用自掏腰包就把想办的事情给办了,而几个王爷们还傻傻地被蒙在鼓里呢。
几个王爷们满心满眼地都是在那里争着抢着的想要以此在陛下面前挣表现,获取陛下对好感和信任,殊不知这是陛下给他们挖的坑呢,这是不是就叫着把人给卖了,还帮着数钱的?!
唉,就这样的脑子,还想着去争那个大位?!
老王公公就忍不住地暗自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