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仙侠小说 > 无双群侠传 >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执魔肆
换源:


       萧平安一脚刚刚迈过门槛,刷的一声,一张渔网当头罩落。盛家日日防贼,自有不少拿人的手段。渔网套索,皆是擒贼利器,此际一样一样都拿了出来。

这渔网自非寻常的渔网,乃是半个小指粗的麻绳编织,中间掺杂毛发,一旦罩住,斗力境上段的高手也难一下挣脱。

萧平安脚下发力,不待那渔网落下,已经窜出。祠堂大门称作仪门,自也修的高大雄伟,门前一样广铺青石,再接台阶。萧平安一步窜出,已到台阶跟前。

门前这二三十人,也有盛家长老率领,乃是白白胖胖一个老者。他也是一般想法,不愿与萧平安在祠堂之内周旋,唯恐坏了祖宗安寝之地,刻意安排人都在大门拦截。这渔网自不止一副,左右大门两侧,四组八人,张开四张渔网,齐齐扑上。

捕鱼的网是越长越好,数十丈的渔网也不稀奇,但这捕人的网却是不同,不过丈余长,宽幅却也近丈,两人各持一端,可以左右抄截,也可当头撒盖。只是如撒网一般抛出,那是极慢,对付寻常蟊贼还好,对付萧平安这种高手全无用处。

眼下连前面一副,操控五张渔网的十人,武功不算高强,但这渔网使的都是得心应手。

萧平安横蹬一步,身子闪出,主动迎上右边两人,伸手一抄,那网刚刚扬起,被他一把抓住,回臂一拽。

那两人渔网被人拉拽,自是奋力回夺,一拉之下,只觉对手力道也不如何惊人,两人手劲完全维持的住,信心大增。正待加力回夺,手上力道突消,两人后仰使劲,猛然失了抗力,蹬蹬后退两步,险些跌倒。就在此际,一股沛不可挡的力道自渔网上传来,拉的两人腾云驾雾一般飞身而起。

萧平安如今对付斗力境中端之下的对手,早已是手到擒来。手上一紧一松再一紧,便将两人玩弄股掌之上。就势甩起两人,砸向左边两组渔网。

左边四人两网,刚奔出数步,两道人影鬼哭狼嚎的砸将过来,其中一组胆气稍大,还想张开自家渔网救助,另外两个心惊胆战,却是就地一滚。

张网兜接的倒是接个正着,却是高看了自家力气,四人齐齐倒地,滚作一团。逃走两个更是狼狈,跑的太快,忘了手里还有累累赘赘一张大网,脚下一绊,被自家渔网缠的结结实实。

场面虽乱,盛家一边阵势不乱,四条人影闪动,齐扑萧平安,四人八掌,将他前后左右尽皆罩住。这四人都是四十余岁年纪,武功不俗,配合也是精妙。萧平安刚刚得空,下了两级台阶,出手拆的两招,又被逼回大门之前平台之上。

萧平安一时突围不得,跟着又有数人围上,那白胖老者也加入战团。更有数人,手中也拿长棍,拉开距离,点戳劈扫砸,打的萧平安也是憋屈。

萧平安左支右绌,接连挨了几下,心头火起,难以抑制。此际退到左边廊柱之下,见粗大廊柱上一幅楹联,粗长高大,伸手板住下沿,用力一拗,折下五尺余长一截,双手握住,护在身前。

他一板在手,几根长棍登时威力大减。他见这东西好用,顺手拿来劈砸,倒也使的虎虎生威。

武林之中,有一奇门兵器,唤作“铁牌”,与常见的盾牌相似,铁牌上加以尖刺利角,也是攻防一体,更有人爱与单刀合用。当然这兵器叫做铁牌,材质却未必是铁,藤木金铁,样样皆有。萧平安虽未练过铁牌的功夫,这木板也无抓手,但武功一道,一通百通,用了两下,便知端地。

前面不远,巷口处又有一群人奔来,却是先前的唐中周,盛重光一众。萧平安闯入祠堂,盛重光脑子还算清醒,不敢带人也去爬祠堂,跃回巷子,绕道跑了过来。

众人赶到,正看见萧平安拆了半块楹联,舞的虎虎生风,不说挡者披靡,也是打的一群人节节败退。

唐中秦跟唐中汉两人对视一眼,都是难掩兴奋,倒不是看盛家笑话,而是这热闹着实好看。唐中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挤出个忧心忡忡的表情,心里却道,萧大哥你过分了啊,居然拆人家祠堂!

盛家祠堂门前其实有数条楹联,萧平安抓的这半截,乃是告诫后人德性尚品的一幅,全联上下乃是,“肃规格训严正家风,惰习奢行子孙足诫”。萧平安左边拆下来,恰好余了三字,正是“孙足诫”!

他拿着这“孙足诫”打人,威力倍增。一众盛家子弟岂有不识这三个字的,望在眼里,当真是说不出的五味杂陈。“孙足诫”打来,无奈伸棍一架,“砰”一声大响,心里不禁就是一哆嗦,祖宗莫怪,祖宗莫怪。

那白胖老者道:“云风云虎,你们两个退下。”

围攻萧平安的已经有十四人,虽都是中年汉子,但个个身手矫健。依照那老者命令,两人当即退下,剩余十二人分作两组,一组六人,牢牢困住了萧平安。

这些人虽不是结成阵法,但六面围攻,配合无间,各自少了一人,反是运转更加流畅。

这一十四人,已是仓促之间,盛家中青年一辈之中所能调集的佼佼者。那白胖老者只闻动静,未真见萧平安出手,只道他不过腿脚滑溜,一旦被困,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辈,就便功夫从娘胎里练,这边有五六个人齐上,也是轻松拿下了。

就看了片刻,便去了先前之念,这萧平安果然不能依常理度之。自己也不出手,只是号令指挥,一旁观战,有心看他功夫家底。

萧平安一手拿“孙足诫”为盾,一手使动“大正神拳”,眼前无一人能够抵挡。这拳法又是疾如电火,根本躲闪不得,硬接之下,已有两人嘴角溢血。但他虽频频于包围之中撕开缺口,却又总有人能及时补上,叫他脱困不得。

片刻之间,周遭又多了十数条身影,正是盛秋林等人追了出来。神色各异,也都未急着出手,只将各方去路牢牢占据。此际大局已定,此人已是瓮中捉鳖。

萧平安一言不发,面沉似水,将生平所学,尽皆展露。拳脚、身法、内力、招式、变化,妙招迭出,源源不竭。十二名盛家汉子,原是分作两组,前后呼应,圈子被他越打越开,不多时已经变成一个整圆。十二人拉开距离,伺机骚扰,已不敢与萧平安直面放单。

盛秋言一直跟在后面,已是不愿出手,心中感慨良多。这小子当真是个练武奇才,眼下场中一十二人,没有一个庸手,且各个年龄都大萧平安一截,自小练武,天资出众。可到了萧平安面前,这差距一目了然。心中不由去想,若真叫这小子成长下去,他究竟能达到何等田地?

他武功高强,为人刚正不啊,平日却又随和,爱与小辈玩闹,在城中人缘也是极好。此际竟是动了爱才之心。

一声冷哼,一人突地窜入圈中,单掌虚晃,径直去抓萧平安手中楹联。叫这小子拿着祠堂的楹联甩来甩去,当真是成何体统。此人乃是盛秋夜,已近八十高龄,武功威望,都更在盛秋林之上。

萧平安见他出手就知不能力敌,勉强撑的两招,楹联已被夺去。盛秋夜拿着楹联掠回,又是一声冷哼,冷冰冰将楹联交与盛秋林。

他本在土地庙主持即将开始的巡游仪式,这是个喜庆日子,还特地穿了件簇新的锦缎袍子。听说城内被一个毛头小子闹的鸡犬不宁,心头就是不虞。结果闹了半天,去了不少的长老,居然还未拿下,更是恼怒。终于按捺不住过来,却是见自家祠堂楹联都被人卸了。出手夺回楹联,交到盛秋林手中,已有责怪他办事不利的意思。

盛秋华道:“怪不得秋林兄,这小子着实有点门道。”

盛秋林看他一眼,并未言语。盛秋夜有责备之意,但并未表现太过明显。盛秋华这句话一说,倒似在提醒身边人。

盛秋夜道:“这小子真气已竭,你们看着办吧。”

萧平安确已是强弩之末,他一早被围困,一番激斗,已超一个半时辰。对面皆是修为在他之上的强敌,招招拼尽全力,饶是他内功修为远超同辈,也是渐渐接续不上。

眼见他胸口起伏,喘息渐粗。但他心头憋怒,一腔怒火愈燃愈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