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东江怒涛
换源:


       海风呼啸,战旗猎猎。金州港口,百余艘战船排开阵势,桅杆如林。

年已六十岁的老将军,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身披铁甲,立于旗舰船头,目光如炬地望着北方海岸线。

身旁,围拢着他的一堆将领都是他的义子参将等人。

这一次,他不惜抄远路,从皮岛、长山岛、广鹿岛、石城岛、鹿岛、双山、宽甸、汤站、险山、叆阳、金州、双岛、长生岛、旅顺各处,征召凑出一万五千多部队,奉命向西绕过再度沦陷敌方的复州和永宁,转而北上登岸,攻打已经沦陷建奴手上的海州,以便配合锦州及大凌河一带的明军向建奴发起进攻,从新让屈居在辽西走廊的明军东进渡过辽河,把之前在萨尔浒大战中失去的辽东大片土地尽量抢回来。

令人热血沸腾的恢复辽土大计。

但很冒险,因为后路已断,陆路上不会有支援,一切补给及后路皆在海上。

假如一旦被建奴所围,随时全军覆没!

但他欣然领命去执行计划了。

他本是南方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忠孝巷,祖父毛玉山,原在山西经营官盐,后因生意需要,举家迁往杭州。父亲毛伟,弃商从儒,纳捐为监生,娶妻沈氏。

毛文龙九岁时,毛伟病故,其母时年二十六岁,携子依弟沉光祚居住。沉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府尹等职,后毛文龙从军,曾得这位母舅提携、推荐。

毛文龙幼时,受母家之影响,亦曾接受儒家正统教育「幼从学,习经生业」,但对四书五经始终不感兴趣,而喜读兵法书「耻学举子业,好孙吴兵法」,故在重文轻武的明末,很难取得像样的功名,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春,毛文龙过继给辽东鞍山的伯父毛得春为嗣子[22],遂只身北上,先顺道入京拜访了母舅沉光祚,被其荐于宁远伯李成梁帐下,开始了在辽东的军事生涯。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升叆阳守备。

毛文龙在守备任上待了十几年,因「不肯妄杀一人,妄报一功」,一直没有得到升迁,甚至动了南归养母的念头。

天启元年(1621年)春,后金大举入侵,明军虽经浑河血战,终不能抵挡而战败,沈阳、辽阳先后沦陷,后金军占领了辽东大部,明军退守到以重镇广宁为中心的辽西地区。兵烽所及,毛文龙在鞍山的亲属一百多人被后金军杀害。这时,辽东巡抚王化贞招募勇士,前往后金后方活动,毛文龙集国雠家恨一身,慨然应募,被实授练兵游击。

七月初,毛文龙率197名死士出发,深入敌后,先收复了长山岛、广鹿岛、石城岛、鹿岛等二千余里沿海岛屿,擒绑后金守岛军官胡可宾、任光先、何国用等人。七月十四日抵镇江(今辽宁省丹东市)城下,探知城中后金军主力已出城抄杀百姓,遂暗通镇江中军陈良策为内应,率一百余人夜袭之,擒后金外戚佟养真及其子佟丰年、其侄佟松年等,随派陈忠等袭双山,擒斩后金游击缪一真等,史称「镇江大捷」。此战后,宽奠、汤站、险山、叆阳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牛酒迎劳者,不下数十万余。」,全辽震动,后金大恐。

毛文龙以皮岛、铁山及宽叆山区为根据地,招募难民,以老弱者屯种,精壮者为兵,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一支海外劲旅。天启二年(1622年)六月,明廷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平辽将军总兵官,挂征虏前将军印,开镇东江。天启三年二月,加都督同知衔,赐尚方剑。天启四年(1624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遣使东江议和,毛文龙将来人绑送京师,朝廷又升毛文龙为左都督。

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数十万人。一面遣将游击掠夺,一边与外族通商,并要求朝鲜提供物资,逐渐成为后金大患。

除了鸭绿江附近的镇江、皮岛等地,毛文龙收复了辽南不少土地,他收复了金州和旅顺。

后又收复复州和永宁。

但清兵反攻,辽南复陷。毛文龙得报后,发觉后金军补给线过长,即派游击林茂春、王承鸾等邀截后方,攻其软肋,迫使后金军立足不稳而撤军。又命都司石城玉往金州、旅顺等城收拢残部,进驻恢复复得。

此后,辽南地区一直在东江军的控制之下,原时空中,清兵一直陷在与毛文龙的游击战中,整个辽东地区都在东江镇的骚扰攻击下令清国不能安定,辽南地区到毛文龙死后才重新沦陷。

但毛文龙也鲜有与清兵大部队野战交锋,多是守城战与游击战。

但毛文龙是个大忠臣,他是愿意配合朝廷大计划的。虽然收到这么进取的诏令,他也有点奇怪,不是已经在倡议和谈吗?

但很快他便自我理解了。谈谈打打,自古常有。打到什么地方,边界就是那个地方。

自古两国相争,正常都是这般做的,大宋朝积弱,才会不管打赢打输都要割地赔款,咱们大明不是不宋,当然是趁机打回去,能占领抢回多少地方便占据多一些。

到时候再让文官去跟女真鞑子说个清楚明白便是。

「毛将军,全军已准备就绪。」副将李良梅躬身禀报。

毛文龙微微颔首,声音沉毅:「此番北上,非比往常。我军万多人直捣黄龙,就是要让鞑子知道,辽东仍是汉家之地!」转面又向身边一名披甲将军笑道:「兴祚,这一次又要靠你了。你与你家亲兵精通满语,我军要兵贵神速,偷营劫寨,便要依赖刘将军你的瞒天过海手段了。」又望向另外几名将领:「有德、仲明和元吉,你们三个到时负责爆破盛京城门,咱们一举攻入沈阳,把咱们的东西都抢回来!抢钱抢粮抢女人!」

「义……大帅!太好了。」这几名将领,正是他的义子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矿徒出身,又当过海盗,投靠毛文龙后,专给毛文龙攻城拔寨。

而尚可喜虽与孔有德、耿仲明并列「山东三矿徒」,但尚可喜不好学问,但便弓马,有智勇,畅晓军事。

这一次,他要依靠从建奴那边投奔过来的刘兴祚(又名刘爱塔)当光荣的带路党,火速在他带领下直捣女真的盛京。以三个义子的烈性火药爆破盛京城门。抢光盛京后再给他一把火烧光。

号角长鸣,船队启航。李老三紧握长枪,站在一群东江老兵中间。他五岁的儿子石头被安置在东江军的后勤营中,这是毛文龙特准的——他知道这些新投奔的辽民最是勇猛,因为他们无路可退。

「紧张吗?」旁边一个满脸刀疤的老兵问道。李老三点头:「只想多杀几个鞑子,救我妻子。」

老兵冷笑:「跟着毛将军,有的是机会。」

船队在暮色中靠近海岸。突然,岸上火把骤亮,箭雨破空而来。

「有埋伏!」哨兵惊呼。

毛文龙却不慌乱:「早有预料。传令,火炮营还击!」

东江战船侧舷炮口齐开,轰隆隆的炮声震耳欲聋。

船上士兵点燃火箭,向岸上发射。

风高物燥。野草被燃烧。岸上顿时陷入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