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老妈闭关之前,给儿子留了便条在家里,主要是怕他哪天回去了之后没有网络。
老妈建议他自己去咨询,然后办理一个固定Wifi,就办理一年吧,方便他将来学习和看球之用。
本来老妈是在给儿子的录音中说了这一段的,无奈儿子一看到“学习”相关字眼立刻屏蔽相关内容,老妈也就放弃了,随便他吧,不再提醒他学习了,他需要的时候再说吧!否则立马变成仇人!
网络的事情也是儿子对老妈目前最最不满意的地方。想当初,为了让儿子用网络有所限制,所以就没有办理Wifi;到了十一十二年级,老妈的尺度逐渐放开,于是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移动Wifi,但是村里信号不好,所以容易卡顿,这一点儿子也诟病了很多,并且但凡说到老妈不办宽带这事儿,简直变成了常被批评的点儿。
之前老妈也是为了省钱,所以总觉得办一年的宽带不合算,又带不到外省去,但是最近老妈想通了,能用一年用一年呗,效果会好很多,无论儿子看球还是学习都会顺畅很多。这一点老妈也是逐渐学校放下的,没办法,苦日子过来的,自然会把钱抓得比较紧呢!
老妈也对自己的这种心理放下了,就是这样的状况,也允许,也接受。希望儿子也能放下之前的责备。不过也无所谓,他自己看着办吧!
--------------------------------------------------------------------------------------------
离开儿子一个多月,老妈回到目前的家中,和儿子重逢。
终于把Wifi装好了。在老妈还不在家的时候,儿子不仅常常和老爸联系,询问相关事情,而且也告诉老妈说,之前选择的安装人员觉得不太靠谱,于是换了一个钱稍许多一点,但是感觉比较靠谱的服务人员。老妈总是给予肯定的态度,让儿子定,多一点钱就多一点,儿子感觉哪个好就定哪个。儿子总是回复好的,相信他也感觉到了老妈对他的信任。
一回到家中,儿子就让老妈连上了宽带。老妈问,感觉如何?儿子说,挺稳定,挺好。
那就很好啊,自己决定装哪个,自己联系工作人员上门安装,自己也比较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儿子已然可以承担很多事情了,那就承担吧。当承担处且承担。
老妈没有主动告诉老爸说装宽带的事情,于是老妈问儿子,老爸知道你装宽带吗?儿子说,知道,这样老妈才知道儿子和老爸保持着联系的。挺好,就要这样,儿子和爸爸能经常联系,是老妈的愿望。
而且,这两天因为儿子的电话卡啥的,老爸也和儿子联系着。老妈最多给他们收收快递,把老爸寄来的卡给儿子而已,他们自己商量着办,老妈才懒得管呢!反正爷俩儿自个儿定,老妈乐得清闲。
--------------------------------------------------------------------------------------------
这刚回来,也有很不习惯的地儿。
儿子表现出老妈处处妨碍他的意思,无论是声音太大了,吵到他睡觉了,还是老妈习惯把水龙头放到热水处,让他容易烫到之类的。
儿子还表示说,接下来一年他更想独立在这里生活,还找了些理由,比如老妈在,他就懒得做饭。老妈只有不在,他才愿意自己尝试做饭;还有,老妈在,他还是不够自由;还比如,老妈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儿子还明确表示说,听到老妈总是拿要陪他一年作为不去忙自己的事情的理由,他觉得很烦。儿子说很烦,但是他也说不清楚。老妈也表示说,其实要比计划提前一年,老妈也有点不太愿意。
老妈感受着儿子的想法。同时告诉儿子说,没事,如果儿子想好了,那老妈就去适应新情况,做新的打算。
老妈也感受着自己的需要:
原本计划着陪儿子为主,协助支持学堂为辅——其实学堂的节奏如此密集,事情如此繁杂,伙伴们都是努着劲儿在工作,对于这样的工作氛围,老妈其实不想很快介入,这是工作部分;
原本计划在儿子所在城市为主,去老爸所在城市为辅——其实和老爸的那个家,上次老妈回去就觉得吃饭很不方便,因为锅碗瓢盆都没法用,上次老妈就是买了些豆沙包啥的,只能蒸一蒸,炒菜都没法炒,于是凑合着过的。现在让老妈提前一年回去生活,着实很不情愿,实在是不想过更多的这样的日子。本来以为可以晚一年,然后在这一年里,慢慢地找到新的家,置办新的家,然后再搬家搬过去。这是生活部分;
原本计划呆一年再搬家——涉及到和儿子这个家的清理,也是个繁琐的事情,想能晚一点就晚一点;还涉及到找新家的过程,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想着也是能晚一点就晚一点。这是生活中的收拾和搬家的部分。
原本计划在这个城市再呆一年再走——老妈本来还想参加学校的优美活动,这是老妈的兴趣的部分。
所以,老妈一听到儿子说不要老妈在跟前,老妈其实是不情愿的,理由就是上面几条,还是蛮充分的。
儿子说得没错,老妈就是拿要陪儿子一年作为借口,其实老妈不管怎样都要面对上面这些问题。
后来,儿子松了口,说“先想想吧”,老妈也同意了。
同时,老妈开始在思想上做调整,后来慢慢都接受了这几个原本不情愿的变化。
工作的部分,老妈可以和学堂商量,可以改成提前工作,但是一个月大部分时间在学堂,有一周需要离开处理儿子或者父母的事情。至于伙伴们的拼命,就让她们拼命吧,可能老妈做不到,做不到就真诚地表达呗。老妈的需求是:中午要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每天晚上八点后尽量不再工作。
家庭的部分,老妈也慢慢接受还需要很多的不方便,那就是现实,就不方便吧。首先是家里无法开锅做饭的事情,就接受吧,不能炒菜就不炒吧,也许在学堂上班了,午饭都在学堂吃了,就剩下了早饭和晚饭。早饭买豆沙包就能解决,晚饭不吃都可以的;然后就去找房子,找自己心仪的房子,慢慢地寻找,然后收拾,最后搬家,这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总得开始的。现在老妈把要找的房子的位置也定好了,既要空气好,又要老爸上班坐公交方便,还要老妈能骑自行车去上班方便,已经选好了,只等回去去寻找了。
包括生活中的收拾和搬家的部分,老妈也接受需要早一点安排的结果。
最后是兴趣的部分,参加不了活动就不参加吧,能一个月参加一次也是好的,实在不行也就算了,反正老妈很清晰这个兴趣更多地是为了支持老师,支持同伴们,而自己成长的需求已然完全不依赖这个活动了。
好吧,最终,就是老妈接受所有一切,等后面方便的时候与儿子再商量商量。
儿子的意见是,老妈可以不用陪他,只在非常必要时再过来。
好吧,看起来,儿子是很不想老妈在这里的。那老妈就接受吧,经过了几天,老妈现在心理上逐步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过两天,儿子要去参加一个户外营,那就等他参加完回来,我们再次聊一聊,老妈决定支持儿子的想法,让他自由地,独立地生活在这里,而老妈也去面对自己需要面对的一切。
--------------------------------------------------------------------------------------------
儿子去参加户外营头一天去和球迷踢球,回家很晚,老妈早就睡了。
第二天,儿子说,脚崴了,可能参加不了户外营了。
老妈有些不舒服,但是没有说什么,只是问要不要去约按摩的师傅,给他揉开方便他恢复。
结果没有约上,因为排得满满的,只有晚上10点的了。
老妈和按摩师傅说了孩子的情况,并叮嘱道如果有取消的就及时告诉我们,按摩店同意了。
最终没有人取消,我们也没有去。
老妈告诉儿子说:这次户外营不去的话,可能就要等明年了。
儿子怒了,说:难道你让我忍着去参加户外营?
老妈说,不是,脚坏了当然去不了,我只是说这个事实。
老妈虽然表面很镇定,很显然内里是很着急的。
因为很希望孩子参加户外营,是为了孩子拿个奖,拿奖的目的是为了协助他申请国外的学校。如果此次参加不了,意味着原本定的11月份拿奖的事情可能完不成,那么就无法协助儿子申请,如果没有协助的话,那付出的一万多块钱不就打了水漂?
老爸发消息来,通常一个重大活动之前常常呆着不出去,就是怕有什么事情发生。这孩子还是年轻,这么不会做事情。
很显然,老妈感受到了老爸急切的感受,看来也和老妈前面的担心一样。
虽然,老妈安慰着老爸,但是老妈很理解老爸的心情,能看到老爸就是原来的老妈一样的心里。
老爸时不时发消息来,“按摩有消息了吗?”
一会儿就是“你们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就没有其他按摩的吗?可以再问问啊!”
现在想来,老爸是有责备和埋怨的,但是当时老妈并不在意,只是看到他的想解决问题的急迫的心理,于是一边安慰他心情,一边说,好,我问问其他家长。
于是老妈就在家长群里发了,也有出主意的,也有提供信息的。
一会儿老爸又发来消息说“可以用点按摩油按摩一下啊”。
于是,老妈就找了找上次受伤用的法子,要买中华跌打丸,然后用白酒调,调好后再敷在崴脚处。
老妈问儿子,需不需要?
很久之后,儿子才回了消息,看看再说。
其实,这个找方法的期间老妈发了很多消息问儿子,儿子都没有及时回复可以。
现在想来,看来儿子是感受到了老妈急切的心情,迫切想让他好的心情,以及迫切想让他参加户外营的心情,太着急,于是不回复。
后来,连老妈的朋友,也是儿子同学的家长也给老妈打来电话,教了教如何帮助儿子按摩的手法,老妈说,好的,收到了,只要儿子愿意,我可以做。
最后问儿子,儿子依然没有同意。
后来,给老妈看的中医回复了,问儿子愿不愿意试试能量疗愈,只要孩子听个音频,中医会隔空给他治病。
这个中医给儿子治过病,儿子还很信服的。
儿子得到这个方式,说了很多遍,“这么抽象?”“真抽象啊!”
老妈肯定地说,“我相信这个法子有用,你要不要试试!”
儿子竟然同意了,于是我们就治疗了半个小时。
尽管儿子最后半信半疑中医的这个方法,但是儿子的脚有所好转。
最后中医提出第二天还可以再做一次,儿子也同意了,最后第二天11点,是儿子自己说的时间,我们做了第二次治疗。
当中医问儿子的感受时,儿子说是好一点儿,但是我不确定是不是中医治好的,也许就是需要时间罢了。
反正,最后是12点多,老妈乘出租车送儿子到了城铁口,儿子拿着箱子,背着大背包去参加户外营了。
从后面两天老师发出的照片和信息上看,儿子正常参加了户外营的项目,无论骑行,还是活动。
从这次的整个过程,老妈对自己的看见:
虽然老妈比原来要从容很多,也没有像老爸那样着急,但是心里还是有反应的,这可以从后来老妈看中医摸脉发现有些堵可以证明。
虽然老妈没有责备和埋怨,也接受儿子所有的反应,并且甚至接受一万多块钱打水漂的结果,但是内心里还是没有让这件事情顺畅地通过的。
正是心里有了担忧,有了焦虑,所以孩子也不是很顺畅地接受父母提出来的很多方案,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情就是这样,看到就好了。
--------------------------------------------------------------------------------------------
儿子的户外营已经结束了,虽然他还没有回到家中。
从这几天老师发的照片上看,他们大概是九,十个青年人,还做了不少事情。
老妈也看到,儿子带去的飞盘也玩过了,他喜欢的吉他也协助伙伴们唱歌。
老妈觉得,儿子真是聪明啊,飞盘和吉他,两项他的最爱,已经是他生活中最好的朋友,什么时候需要时就可以上场。
虽然上次儿子说,他已经不是最喜欢飞盘了,但那又有什么关系,飞盘是他的好朋友。这次整理行李的时候,儿子自己说要带上飞盘的,果然在这次活动中用上了。
而大家一起唱歌的时候,儿子必定是主动提出来谈吉他伴奏,老师发来了视频。
直到最好,老师发来消息,说谢谢儿子支持协助送机。(因为我家离机场比较近)
老师还说,整个活动中也让我们看到你非常优秀的personality,以及过硬的能力,希望后续我们有机会继续合作。
好吧,老妈只能说老师还是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的。
老妈突然觉得,选择了新教育,给孩子一个环境,孩子成长为他自己,随后呢?不需要有所期待,有所希望,他自然就会在他的道路上前进。
老妈已然放下了很多之前的焦虑和担心,虽然偶尔还会有些波动,像这次户外营前一天的崴脚的处理,但是基本的信任早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向前奔跑吧,年轻人,你有你自己的道路,谁也无法协助,勇敢地走出自己的方向!
--------------------------------------------------------------------------------------------
这个月底,注定有一些不寻常发生!
前面提到,老妈从听到儿子不让老妈照顾他的愕然开始,接着了解到老妈自己内心的障碍,面对并转化,最后接受了儿子的建议。在这个过程中,老妈发现了自己的转化能力增强,对于之前以为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去面对的事情也都觉得有了转机。
而后,真的是“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
源头是雅思学习这件事情,也是老妈先提出来的,你的雅思学习啥时候开始。
儿子竟然说九月份。
天哪,还有一周多就到九月份了,如果老妈不提呢?这是老妈的内心戏,但没有细想其他的。
你准备怎么学习?我老早就要了一个老师的联系方式,一直没有联系,因为不知道你什么想法。
儿子说,那你现在联系吧。
好吧,儿子这种老妈提到了才进行的方式,老妈也是佩服。
后来,了解到雅思老师一对一的学习,好贵,最少的是300元一小时,还有一个是400元一小时。
儿子有点受惊吓了,老妈觉得,因为他说,让我想想,今天这么多信息。
私下里老妈和老爸沟通,老爸建议自学,因为他不愿意出这个费用。
老妈问,为啥你愿意出两百万的学费,却不愿意出四万的学习英语的费用。
老爸也不置可否,他也说不出来,只是说了些孩子应该自己能学习之类的。
最后,老妈说,接受老爸说的内容,但不认同,如果孩子需要支持,老妈还是想要支持孩子的。
老爸就干脆两个字“没钱”,一副“你怎么说也没有用”的架势,但也确实是事实,只是核心是老爸不想出这个钱。
本来老妈想着还是支持孩子,如果他确实需要的话,老妈先借点钱协助儿子,将来再还也可。
随后,老妈突发奇想,问儿子,如果你自己能学会,还考到了要求的分数,老妈想给你一万做奖励。
儿子果然是个财迷,和老爸一样,他非常兴奋,那好呀,我愿意呀。
老妈想的是,不管他怎么做,总得自己订立计划,自己去学习吧,就把这次雅思备考作为一个项目去执行,让儿子去摸索如何自主学习,积累一些学习的经验就挺好。
反倒是他是不是考出学校需要的分数,老妈都不是太在意了。因为老妈更加看重这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于是老妈就问老爸,如果儿子自己学出来了,给儿子一万作为奖励,他愿不愿意!
而老爸说可以,行!于是老妈就截图给儿子,说存下来,做了凭证,以免老爸不认帐。(这里老妈就是告诉儿子,老妈和他是一个战壕里的,所以提醒他记录凭证,哈哈)
老妈觉得自己真出了个好点子,有效地解决了老爸不愿出钱,而儿子也不愿花钱,而儿子还得去准备这个考试的难题。
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老妈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在这一刻想到的方法,权且看看会怎样吧!至少孩子在过程中能收获到很多经验呢。
就像今天下午,老妈听到儿子和他的哥们儿聊了很多雅思学习的事情,原来他们聊球聊很多,这次聊学英语聊很多,不错的开始!看来儿子是动真格的要自主学习了。很好啊,很好的体验。
昨天,儿子还问了他高中的老师,也很好。
最后,就是儿子说不花大钱,可能花几千买个课程学习学习,主要靠自己。
老妈说没有问题,也让他不要担心几次考试的钱,也都是老妈老爸出。儿子同意。
所以,最后就是决定儿子自己学习,目前还是这个想法。
接着,今天就谈到了老妈是否陪他的事情了,他说,如果要专心学习的话,还是让老妈做饭,他说他也没有精力。
老妈说,原本老妈就是这么考虑的,觉得要支持你学习呢!
儿子说,可以,不过只需要这前几个月,如果考出来了,就不用老妈陪啦。
老妈说,那当然可以。
于是不让陪,又转变为陪到他考到需要的分数即止。
真是短短三四天,一天一变化!
老妈也真正体会到了!
--------------------------------------------------------------------------------------------
然后说说对老妈来说感觉到吃惊的地方。
一直以来,老妈以为儿子喜欢体育,喜欢体育经济和管理这个专业,也喜欢英国某号称第一的学校,所以老妈极力支持孩子去。看到儿子担心钱的事情,而老爸很愿意支持,所以就推动儿子签了中介协议。谁知道?
儿子说,是老妈催着签的,太着急了,自己觉得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结果又把责任给到老妈了。
而老妈呢,接受下来——是的,老妈以为是你喜欢的,所以才推动的。好吧,这两万你不用想,就当妈妈处理不当,你现在可以重新开始考虑,你想要学什么,你打算去哪里读书,还是你想要做什么。
当中老妈说,那我和爸爸说一声你的想法。儿子还埋怨说,你们两个人说的时候,也要表达清楚了,过去你们总是理解得不对。
老妈没说什么,但是心想,谁知道你的意思呢,你也不表达清楚。
确实是这样的,其实是儿子很多事情想法都不和父母沟通,当父母的只能猜,猜他真正想要的,当然有这样的结果已经不错呢。
从儿子和老妈的对话中,老妈了解到儿子不想这么快就把自己锁死在一条路上,他说也许他可以去创业呢?老妈一点打击都没有给,而是说,可以呀,你愿意就行。
所以就告诉儿子,你需要自己重新选择!你自己为自己做准备。
老妈问之前给的儿子的网站看了么?他说没有看,却还在问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什么什么的。
老妈心想,我给你的你也没有去看,你如何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呢,还是依赖着呢。
但是老妈觉得这就是个既成的事实,没事,咱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正好可以让儿子逐步地为自己负起责来。
这个时候,老妈就打定决心,真的从此刻起(2025年8月19日)儿子就独立了,老妈再也不帮儿子下任何决定了,所有的决定都由他自己定,他自己负责。从此,老妈不再替他做任何决定。
于是老妈说,你有疑问很好呀,那你就去寻找答案,自己在网络上找,之前是妈妈找的,现在你就需要自己去寻找了。
借着吃饭时和儿子的碰杯,老妈祝贺儿子独立,老妈就多说了一句,独立就是你自己为自己负责了。
而且老妈故意拿老爸来说,如果你爸催着你干啥,那你就要不受他的鼓动,如果他鼓动到你了,你自己做了什么决定,可不要说是老爸怎么样,是你自己禁不起鼓动。
儿子笑笑,明白老妈说的意思,他只是说,老爸不催,还是孩子的简单想法。
--------------------------------------------------------------------------------------------
不寻常的八月份,是儿子独立的时刻,新的时代开始了!
--------------------------------------------------------------------------------------------
原本想着八月份这篇就翻片了,结果还是需要再来补充,因为变化很多,想不到。
最后儿子冲着那一万元奖励决定要自学雅思。
今天,儿子自己去了雅思网站,报名了10月18日的考试,而后在考试网站上就有课程,儿子很高兴地说,“终于有课程了!”
这次报名,很显然是儿子自己主导的,老妈只是帮助他稍微看一看。从中能看出他自己在为自己负责。
下午,儿子就告诉老妈说要看原版电影,老妈说好啊,看吧。
虽然老妈想着剧情会比英语本身更加吸引人,但是就算这是个坑,也就让儿子自己趟过去吧。
老妈想说的是,当儿子报名了雅思考试,老妈有点儿激动,因为这么多年,第一次儿子自己独立要报名考试,要参加统考。因为孩子一直上的是新教育的学校,基本没有统考。
而即使是以前参加的高中会考或其他考试,也不是他自己主动要的,都是我们让他做的。
这是他独立之后第一场自己报名的考试,老妈还有点小激动。
好呢,独立后的第一场考试就要开始了……加油,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