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穿越小说 > 迎风桑扈 > 第54章
换源:


       杨建伟高三那年,朱爱娟过生日,想要他过去市里陪她过生日,心上人相邀,哪有拒绝的道理?

杨建伟自然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然而,天不遂人愿,朱爱娟过生日当天,杨建伟的母亲黎美珠在家中昏倒,后被送去医院。

原因是脊柱增生,压迫神经导致的昏迷,需要做手术。农村人,干的都是体力活,有肩颈病的人不少,只是谁也没想到,黎美珠这样很少下地的人,颈椎病竟会如此严重。

杨建伟只能打电话和朱爱娟道歉,朱爱娟在电话里哭着和他提分手。

杨建伟没有同意,只说等他母亲出院后,就到市里去看她,当时电话里的朱爱娟,歇斯底里,说他让她在同事面前丢脸,她想把他介绍给同事认识,是因为她爱他。

当时的话大致是这样的:“分手,我要和你分手,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把你介绍给我的朋友们认识,让她们看看你有多优秀,可你呢?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来见我?你知道我有多没面子吗?订了包房,连退我都不敢去退。你为什么?你妈妈住院,有你爸爸,你去了也没什么用的!你来,你现在马上过来…”

面对朱爱娟的控诉,杨建伟只是说:“对不起,是我的错,但事出紧急,我也没办法,你等我,等我来找你。”

等到黎美珠出院后,杨建伟没有销假回学校,而是坐车去市里,去服装厂找朱爱娟。

杨建伟到惠城市的时候,朱爱娟还在上班,人也还在气头上,没接他的电话,也没有回他信息。

杨建伟在服装厂门口,足足等了三小时,从上午九点等到中午十二点,服装厂下班了,才在厂门口等到她。

两人一见上面,朱爱娟原本还笑着的脸上,眼泪就止不住的流,杨建伟看了很是心疼,上前几步,把人抱在怀里,柔声道歉。

之后,杨建伟请她和她要好的朋友到大排档吃午饭,吃过午饭,朱爱娟的同事都回了厂里午休,杨建伟才和朱爱娟把事情始末解释了一遍,临走前把他攒了一个月的零用钱塞给她,嘱咐她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看到她点头,才赶回学校上课,两个人这才算是和好了。

再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两个人的感情好像变得稳定下来,偶尔朱爱娟放假,会到深城看他,他想叫她来深城工作,两个人可以更好的相处,感情也可以更加稳固。

只是,长久分开两地,两个人的心,早就不是最初的那颗心了,朱爱娟以她妈妈不同意她去深城工作为由,拒绝了他的提议。

之后毅然决然的留在惠城,说她在惠城工作已经习惯,不想再去另一座城市在去适应,而且兄弟姐妹都在身边,彼此有照应,她舍不得他们。

高考后填志愿的时候,朱爱娟要求杨建伟报考惠城的大学,只是惠城没有大学,要到隔壁的汕城才有,而汕城那边的大学,不是杨建伟理想的学校,学校的专业也不是最好的。

所以几番纠结过后,杨建伟还是选择了深城大学,这样一来,两个人都没有为了对方而妥协,依然是保持异地恋。

大一的暑假,为了和朱爱娟培养感情,选择去惠城做暑假工,在工厂里做服装的包装工作,两个人离得近,相处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而那段时间,杨建伟明显的感受到,他和朱爱娟之间,总是话不投机。

杨建伟常常想,爱娟是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现在这样的?怎么一开口,就是满口的江湖气息,以往读书时的那种书卷气消失的无影无踪,总爱聊谁谁今年赚了多少万,谁谁又找了哪个大老板,穿的是什么名牌的衣服,戴的是哪个国家的奢侈品。

杨建伟想,爱娟可能是进入社会太久,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已经被浸染的面目全非,才会变得这么物质。

一个人物质一些并不是什么错,错就错在,一个农村人,一个家里好几个兄弟姐妹,父母全是靠种地来养活全家的一个人,每一次口中说不是如何改变生活质量,而是想着穿金戴银。

也许,她本就是一个矛盾的人,一方面想留在服装厂,努力工作赚钱,努力的想要改善家庭条件,另一方面,又想不费吹灰之力的过上人上人的优渥生活。

杨建伟在心中为朱爱娟找了无数的理由,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朱爱娟,再也没有了从前的模样,从前她和他聊天,都是聊哪本书好看,那段文字有多优美。

暑假结束后,杨建伟回到深城继续上学,只是,他再也没有想过,寒假的时候要去惠城找朱爱娟的念头。

因为杨建伟觉得,那些打杂的工作,带给他的是对于生活方式的一种启发,那就是在工厂打工,挣得就是温饱,再无法满足其他需求,例如想要买一台电脑,就要努力工作两个月,还得精打细算的过活。

在服装打工的两个月,杨建伟懂得了想要活得精彩,想要活得潇洒,除了自身的家庭条件,还要精明的头脑,那么,读书这条路,就显得多么的重要,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从来都不是空谈。

所以,杨建伟清楚的知道,暑假去服装厂打杂,是不能给他带来自身知识提升的。

第二年,因为他修的是法语,而他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去法国交流学习一年的机会。

他和朱爱娟说了这件事,他记得,当时她的语气没高兴,也没有生气,很是平淡,只说让他保重身体,注意安全。

一年后,他学成回来,买了一瓶兰蔻璀璨香水,想要送给她。

而他到惠城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打电话给朱爱娟,她没有接,他只能像上次一样,在工厂门口等她。

有认识他的人和他打招呼,这个人就是杨建伟高三那年来惠城,请客吃饭的人之中的一员。

这个人见了他,跟他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类似于不合适的人还是不要强求,还说他一表人才的,不用怕没人要之类的。

那时的他,听得一头雾水,又觉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