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风云:刘禅重生朱祁镇 > 第十一章宋瑛蒙寃,于谦力保
换源:


       清晨的京城,雾气未散,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寒意。奉天殿外的台阶上,脚步声急促而凌乱,几名宦官匆匆奔走,神色紧张。

宫中一夜未眠,关于宋瑛“私藏瓦剌使者”的消息已传得沸沸扬扬。朝中大臣议论纷纷,有人趁机落井下石,有人则静观其变,唯有于谦,在接到信使通报后,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不可能。”他低声说道,“宋瑛虽是武将出身,但心性刚直,怎会与瓦剌勾结?”

诸葛亮在他脑海中缓缓开口:“此计毒辣,先以谣言动摇人心,再以‘实证’逼迫君王决断。刘禅如今已起疑心,若不及时阻止,后果不堪设想。”

于谦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披上外袍,带上随从,快步往皇宫赶去。

与此同时,奉天殿内,刘禅已经召集了内阁重臣,准备对宋瑛做出处罚决定。

“陛下,此事非同小可。”一位保守派大臣率先发言,“宋瑛私藏敌国使者,形同谋逆,按律当斩!”

另一人附和道:“臣也听闻有目击者称,昨夜有一名瓦剌打扮之人潜入宋府,至今仍未现身。”

“证据确凿?”刘禅目光微冷。

“虽然尚未搜查,但民间已有传言,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证实……”那人话音未落,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大喝:

“臣于谦,求见陛下!”

众人一愣,随即转头望去,只见于谦大步走进来,神情凝重。

“于大人来得正好。”刘禅淡淡道,“你可听说了宋瑛之事?”

“听到了。”于谦拱手行礼,“臣以为,此事必有蹊跷。”

“哦?”刘禅挑眉,“你的意思是,朕被蒙蔽了?”

“臣不敢。”于谦顿了顿,语气坚定,“但臣敢说,宋瑛绝无叛国之意。陛下可曾想过,为何偏偏在此时传出这种消息?”

“什么意思?”一名大臣皱眉。

“就在昨日,陛下刚刚在朝堂上公开表示信任宋瑛,今日便有人举报他私藏瓦剌使者。”于谦环视众人,“如此巧合,难道不值得深思?”

“你是说……这是圈套?”刘禅眼神一动。

“正是。”于谦点头,“瓦剌战败之后,不敢正面交锋,便用反间计扰乱我军。他们知道陛下信任宋瑛,便故意制造谣言,试图让陛下生疑。如今更是伪造所谓‘证据’,意图一举扳倒这位功臣。”

“你有何证据?”那位保守派大臣冷笑,“空口白牙就想为罪臣开脱?”

“证据?”于谦嘴角微扬,“那我问诸位,你们口中的‘瓦剌使者’现在何处?可有画像?可有证词?可有搜出的书信?还是只是几个不明身份之人的指认?”

场面一时沉默。

“更何况,”于谦继续说道,“宋瑛乃大明总兵,掌管边关要地,若真有意通敌,何必等到今日?他若真想谋反,又何须等到现在?”

“……”

“最重要的是,”于谦声音渐沉,“瓦剌此举,目的只有一个——动摇军心,瓦解朝廷内部。而我们若因此自乱阵脚,岂不是正中其下怀?”

刘禅听完,眉头紧锁,良久才缓缓开口:“你说得有理。”

“陛下!”那名保守派大臣急了,“可也不能就此作罢啊!若放任不管,岂不是纵容奸细?”

“那就查。”于谦立刻接话,“彻查此事,但不可草率定罪。臣建议,由锦衣卫配合刑部,前往宋府搜查。若有证据,自然依法处置;若无证据,便还宋瑛一个清白。”

“好。”刘禅终于点头,“就依你所言,即刻彻查。”

一场风波暂时平息。

然而,就在众人散去之际,于谦却并未离开,而是留在殿中,低声道:“陛下,臣还有话说。”

“讲。”刘禅示意他靠近。

“陛下可知,此次事件背后,恐怕不止瓦剌一人在操控。”于谦压低声音,“朝中有人暗中推波助澜,甚至可能与瓦剌有所勾连。”

“你是说……王振?”刘禅眼中闪过一丝怒意。

“臣不敢妄言。”于谦摇头,“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人在利用这场风波,打击改革派。宋瑛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恐怕还会有人遭殃。”

刘禅沉默片刻,缓缓点头:“朕明白了。”

于谦躬身告退,走出奉天殿时,天色已亮,阳光洒落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金光。

但他心中清楚,这场风暴远未结束。

果然,翌日一早,街头巷尾再次流传起新的流言。

“听说了吗?宋瑛不仅私藏瓦剌使者,还密谋拥兵自立!”

“可不是嘛,据说他在江南还有秘密据点,囤积粮草,准备造反!”

“哎哟,这事儿可不能乱说啊,万一被锦衣卫听见……”

“怕什么?现在满京城都在传,连茶楼里都说书的都把这事编成段子了。”

……

与此同时,宋瑛已被软禁在府中,等待调查结果。

他坐在书房内,望着窗外的天空,脸上看不出喜怒。

“将军,您真的打算就这么等着吗?”亲信忍不住问道。

“还能怎样?”宋瑛苦笑,“我能带兵打仗,却斗不过这些阴谋诡计。”

“可于大人已经帮您说话了,陛下也相信您了。”

“可有些人,不会轻易放过我。”宋瑛目光深沉,“他们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我的命。”

“那我们就不能反击吗?”

“怎么反击?”宋瑛摇头,“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等什么?”

“等一个人。”

“谁?”

“于谦。”

亲信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敲门声打断。

“将军,外面有人找您。”

宋瑛起身,打开门,只见一名身穿布衣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两个少年。

“岳云?”宋瑛微微一怔。

那中年男子抱拳行礼:“末将岳云,拜见宋将军。”

“你怎么来了?”

“家父让我来的。”岳云眼神坚定,“他说,您是个真正的忠臣,不该被冤枉。”

宋瑛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忽然笑了:“你父亲还好吧?”

“托您的福,身子硬朗得很。”

宋瑛点点头,转身请他入府。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

于谦回到府中,还没坐下,便收到一封密信。

他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了。

信中写道:**“江南士族已开始串联,意图借此次风波,彻底阻挠改革。更有甚者,已与瓦剌暗中交易。”**

诸葛亮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看来,他们的动作比我们想象得更快。”

“不能再拖了。”于谦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该出手了。”

屋外,乌云密布,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