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麾下飞熊锐士和情报机构正按部就班地推进各项事务,而远在江州的刘封也没闲着,他收编当地土匪并招募新兵,组建了一支五十人的特种部队,决心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
刘封将现代化军事训练方法一股脑地用在了这支部队上。训练伊始,士兵们对这些训练方式充满了不解与抗拒。匍匐前进时,土匪们觉得滑稽,认为这哪像打仗的样子。但刘封耐心地解释,这是战场上保命和突袭的重要手段。在刘封的监督下,士兵们开始慢慢适应,从最初的笨拙到后来能迅速且隐蔽地在地上爬行。
走独木训练让不少士兵吃尽苦头,他们在独木上摇摇晃晃,摔落是常有的事。刘封不断在旁激励,强调平衡能力对战场应变的重要性。随着训练深入,士兵们的平衡感越来越好,能在独木上健步如飞。
抱着原木负重训练堪称最艰苦的项目,士兵们累得气喘吁吁,可刘封不为所动,坚持让他们完成规定的训练量。他清楚,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强大的耐力和力量。
站军姿和踢正步训练更是让士兵们怨声载道。他们习惯了自由散漫,突然要站得笔直、踢着整齐的步伐,简直比登天还难。刘封亲自示范,手把手地纠正他们的动作,从站姿到摆臂,从步伐到节奏,一丝一毫都不放过。他告诉士兵们:“整齐的队列和规范的动作,不仅能提升我们的士气,还能让敌人感受到我们的威严。我们要的就是让敌人看见这股气势,就会害怕,不敢与之一战。这就叫做不战而屈人之兵。”
几个月的时间,如同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士兵们彻底变了模样。曾经的懒散土匪如今纪律严明,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他们身姿挺拔,肌肉结实,动作干净利落。
这天,刘封带着特种部队在江州城巡视。他走在队伍前端,胸膛挺得高高的,脸上挂着抑制不住的得意笑容。他脑袋微微扬起,眼神中满是骄傲,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成功。士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脚步声如同鼓点般响亮,回荡在江州城的大街小巷。
江州百姓们原本各自忙碌着,突然被这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吸引,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扭头张望。一些老人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露出惊讶的神情,他们从未见过如此整齐、有气势的队伍。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惊叹道:“这是哪来的神兵啊,瞧这精气神,不得了!”
年轻的小伙子们则满脸羡慕,眼中闪烁着光芒,恨不得自己也能加入这支队伍。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训练出来的就是不一样,要是我也能有这本事就好了。”
姑娘们则捂着嘴,偷偷地笑着,眼神中带着羞涩和欣赏,被士兵们的英姿飒爽所吸引。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在队伍旁边蹦蹦跳跳,模仿着士兵们的步伐,嘴里还喊着“一二一”。
刘封看着周围百姓的反应,心中得意到了极点。他时不时地向百姓们挥手,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仿佛自己是一位凯旋的英雄。“我刘封也能训练出这样一支精锐之师,日后定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心中狂喜。他时不时地还向百姓们挥手示意,仿佛在展示自己的伟大成就。他在心里盘算着,有了这样一支精锐部队,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必将大大提升,说不定还能得到父亲的赏识和重用。
“刘将军,关将军请刘将军去议事厅,说有要事相商。”一个传信兵急冲冲的来到刘封的营帐。刘封不敢怠慢,立马放下手中的书籍,随小卒前往议事厅。
江州议事厅,关羽坐在主位上,表情严肃。他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将领,缓缓说道:“诸位,如今巴西郡宕渠县遭曹军骚扰,百姓受苦,此患不除,我蜀汉领地难安。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话音刚落,将领关平站起身来,抱拳说道:“父亲,孩儿愿率本部人马前往宕渠县,定将那曹军杀得片甲不留,还百姓一个安宁。”
这时,将领周仓也站了起来,瓮声瓮气地说:“关将军,你莫要抢功。我周仓力大无穷,让我去,定能斩了那曹军将领李通的首级。”
众将领纷纷议论起来,都想前去建功。就在这时,刘封匆匆赶到议事厅。他听了众人的话,眼睛一亮,快步走到关羽面前,抱拳说道:“叔父,我也愿前往。我新组建了一支五十人的特种部队,经过数月训练,个个身手不凡,定能完成此任务。”
关羽看着刘封,有些疑惑地说:“刘封,你那部队虽然训练有素,但人数太少,这次曹军来袭有三百之众,你可有把握?”
刘封拍拍自己的胸脯,自信满满的说道:“叔父放心,我这支队伍训练方式独特,不断进行匍匐前进、走独木、负重等的训练,不仅身手敏捷,而且耐力和力量都远超常人,再加上顿顿有猪肉,可有劲了。我计策已经想好了,定能以少胜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