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我89岁老教师,我同意学生放假 > 第18章 吕文老师不咬人吧?
换源:


       “那还能是什么意思?”沉默中,林虎不解地问。

再高的山都只登一步。

不就是放弃?

“是只登脚下这一步。”吕青书指着地面,解释道,“不要一开始就想着登顶,这样很累,像你们背课文一样,一句句地背,积少成多。”

听到这里,大家恍然。

吕青书点名:“雷妙妙,你背第一句。”

雷妙妙起身,扫了眼课本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再试试背前两句。”

“好。”

雷妙妙又看了眼课本,随即抬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她眼睛一亮:“好像真的有效果。”

闻佳期微微皱眉:“但是老师,全篇这么长,按照你的方法一句句地背下去,背到后面,前面就会忘吧?”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你们还要了解《短歌行》的创作背景,以及每一段的含义。”

吕青书让几人坐下,继续说道。

“《短歌行》的创作时间,学术界尚无定论,不过,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上进行分析。”

“文章最后一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难看出曹操的志向,以及他的用意。”

“没错。”

“这篇文章,就是曹操对天下有才之士的‘求贤令’……”

相较于干巴巴地上课,大家更喜欢听吕青书像讲故事一样,讲历史上发生的事。

各个聚精会神。

吕青书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年份。

【200年、207年、208年、210年】。

“210年,曹操发布《求贤令》,重申唯才是举,与文章中求贤主题相呼应。”

“他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招贤纳士,大家有知道的吗?”

吕青书看向全班。

同学们面面相觑,对这些事情了解不多,只是觉得,曹丞相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就应该招贤纳士吧?

只是这样一来,前面那三个年份,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别说同学们了,孙颖也不懂。

专业不对口。

全班44个人中唯一一个专业对口的吕文,淡然一笑却又笑而不语,等着吕青书往下讲。

教室里安静片刻,吕青书指向黑板。

“200年,曹操于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奠定北方霸主地位。”

“此后他势力越来越大,到207年北征乌桓,消除北方隐患,统一北方全境。”

“到208年春,曹操权倾朝野,野心勃勃是藏都藏不住了,直接罢免三公,自任丞相,同年七月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曹操势力达到顶峰。”

讲到这里,吕青书一叹。

“但是,自古以来阴晴圆缺,一个人或一件事达到顶峰,意味着他要走下坡路了。大家看过《三国演义》吗?”

“看过!”

“赤壁之战知道吧?一把火给曹操烧回去了,统一全国计划受挫,不得不退回北方。”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两把火。

吕青书笑着摇了摇头,再次指向黑板:“所以现在再看,曹操为什么要在210年招贤纳士?”

“因为他计划受挫。”雷妙妙抢答。

林虎高高举手:“因为他失败后,受到了大量损失。”

“没错。”

吕青书点点头,拿起课本:“大家现在再来看《短歌行》,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四段……”

“呵呵,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后面,吕文淡然一笑。

声音很低。

不过。

旁边的孙颖、赵奕飞和林虎三人都听到了。

三人面面相觑,都在对方眼神中看到了些许震惊。

“知音难求啊。”吕文感慨。

林虎一脸古怪,小声问赵奕飞:“吕老师不就是听了两节课吗,怎么还知音了?”

赵奕飞小幅度摇头:“不知道,别乱说,我怕他咬人。”

“又胡闹。”

孙颖啧了声,瞪着两人。

忽然,余光中看到一脸欣慰、又夹杂着些爽利的吕文。

她咽了咽口水。

“赵奕飞,老师跟你换个座。”

“为啥?”

“你们两个总是交头接耳,老师必须坐在你们中间,快点。”

“哦......”

一节课,转眼过去。

大家意犹未尽,下了课还在‘神往’。

“妙妙,你说我要是重生到三国时期,会不会有个霸道将军爱上我?”闻佳期略带羞赧地问。

雷妙妙扯了扯嘴角:“多吃点饭补补脑子,实在不行补补胸。”

“欸,你!”

闻佳期气得睁大眼,伸手轻轻去打。

从座位上跳起来,雷妙妙笑着躲开,一路小跑着来到教室门口,路过吕青书。

“老师再见。”

“慢点跑,别摔着。”看着她跑远,吕青书缓缓摇头,感慨道,“还是年轻好啊。”

“吕老师,你也不老。”吕文赞美。

年近九十的吕青书扯扯嘴角,继续先前的话题。

“总之,等以后你们上课的时候,也是这样,先把学生们的兴趣拉起来,他们就愿意听了。”

“受教。”

吕文暗暗点头,之前他对教学的观念是,不学习坑不到老师,坑的是学生自己。

他最多管教三遍。

事不过三。

对方还是不听,干脆就直接放养。

吕青书的出现,真的像一道光一样,让他意识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又有了新的努力方向。

聊到这时,吕青书感觉到,丹田中的气旋微微增强了一丝,若不是仔细感受,根本发现不了这一点点增强。

有点慢啊......

无奈,吕青书只能告诫自己,心急吃不到热豆腐。

“吕老师,我听人说,你跟王主任打了个赌?”吕文突然的一句话,打断吕青书的思绪。

回过神,吕青书点了点头:“是有这回事。”

“什么赌?”孙颖好奇。

“我听说是”,吕文一顿,试探道,“三个月后期中考试,八班成绩要全部及格?否则……”

“否则我就自己辞职。”吕青书接上话茬。

孙颖顿时瞪大眼:“这怎么可能!八班——”她猛地压低声音,“八班成就太差,三个月让他们所有人及格,不可能吧?”

“没有什么不可能。”吕青书和蔼一笑,岔开这个话题,“孙老师在哪儿毕业?”

“南大……”

走廊拐角,王宁偷瞄着三人,嘴角隐隐露出些冷笑,这时他电话铃声响起。

他接起来,听了几句,问:“试卷送来了是吧?”

不知对面说了什么。

王宁又道:“直接送我办公室,别让其他老师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