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现言小说 > 永宁乐 > 第六章 秘密
换源:


       日头渐渐爬过屋檐,济世堂门前的青石板上陆续有了人声。

卖豆腐的周婶挎着竹篮经过济世堂门口时,瞥见半掩的门扉里翻倒的药碾,惊得“哎呀”一声,篮子里雪白的豆腐都跟着颤了颤。

“陈大夫?宁丫头?你们在里头嘛?”她踮着脚往院里张望,瞧见廊下晒药的竹筛裂成两半,晒了半个月的枇杷叶撒了满地。

周婶的眉头顿时拧成了疙瘩,连豆腐也顾不上送,转身就朝巷口喊:“王铁匠!李货郎!你们快过来看看!济世堂这是遭了贼了啊!”

不过半盏茶功夫,街坊们便聚了七八个。王铁匠拎着铁锤打头阵,李货郎攥着赶早市用的扁担,后头还跟着挎菜篮的孙婆婆和抱着婴孩的赵家媳妇。

许佑宁这会儿正给阿丑换药,听见外头动静连忙迎出来,迎面撞见这阵仗,倒怔在了门槛处。

晨光斜斜地切过她半边身子,将素色裙裾上沾着的药渍照得发亮。

“丫头别怕!”王铁匠把铁锤往地上一杵,震得青石板嗡嗡响,“咱们街坊四邻的,还能让贼人欺负到济世堂头上?”

孙婆婆已经蹲在药圃边,枯瘦的手指小心扶起一株被踩倒的紫苏:“真是作孽哟,陈老平时可最宝贝这些药苗了……”

街坊们七手八脚忙活起来。李货郎修好了歪斜的门框,赵家媳妇拿帕子包着块新磨的豆腐非要塞给许佑宁补身子。不知谁家的小童抱来一捆新扎的艾草,嫩生生的叶尖还挂着晨露,替换下那些沾了尘土的旧药材。

“阿宁姐姐。”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扯她衣角,从怀里掏出个还温乎的鸡蛋,“给那个受伤的小哥哥吃……”

许佑宁心头一热,道谢后接过,还摸了摸那小丫头的头。

之后不久,卖酱菜的刘婆婆也挎着篮子来了,篮里还装着新腌的酱黄瓜;打更的老吴头拖着伤腿,却坚持要帮他们修好被踹坏的门板;连平日最吝啬的绸缎庄掌柜都悄悄塞来一包上好的棉纱布。

“这怎么好意思……”许佑宁捧着越堆越高的馈赠,喉咙发紧。刘婆婆直接笑着往她嘴里塞了块酱黄瓜:“傻丫头,陈老大夫给我家那口子瞧病什么时候收过诊金?“

许佑宁听此也跟着笑了起来,只觉得嘴里的酱黄瓜似乎很是美味。

正当阳光晒得门板发烫时,街角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薛衍仍是那身月白袍子,只是下摆沾了泥点子,发冠也有些歪斜。他翻身下马的动作有些滞涩,却掩不住眉眼间的飞扬神采。

“成了!“他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台阶,却在门槛处猛地刹住——满院子的街坊齐刷刷盯着他,王铁匠的铁锤离他靴尖只有半寸。

许佑宁的指尖无意识揪紧了衣带。她看见薛衍唇边有道新鲜的血痕,腰间玉佩的穗子少了一半,但那双总是含笑的桃花眼里跳动着灼人的亮光。

“赵鸿最近要忙着应付御史台的弹劾。“他倚在门框上冲许佑宁笑,嘴角淤青却让这个笑容显得格外鲜活,“至少半个月没空找我们麻烦。“

满屋子的人声突然静了一瞬。薛衍这才发现街坊们都在,顿时僵成了屋檐下的冰溜子——瑢王世子何曾在市井百姓面前这般狼狈过?

还是刘婶先笑出声:“世子爷这伤得敷药呢!”她一把将薛衍按在诊椅上,转头吆喝:“周婆子,把你家腌的紫苏叶贡献点出来呗!”

众人又忙碌起来,仿佛方才薛衍的那番话从未存在。许佑宁捧着药钵过来,指尖沾了深绿的药膏,轻轻点在他嘴角。薛衍疼得吸气,却趁机在她掌心挠了一下。

“别闹。“许佑宁耳尖发红,故意用力按了按他的伤口,“赵府那边……“

“我父王早就看赵鸿不顺眼了。“薛衍压低声音,“这次借着他私自调兵的事,联合几位老臣参了一本。“他忽然握住她悬在空中的手腕,“阿宁,我们得趁这段时间把阿丑送走。“

药柜后传来“哐当“一声响。两人转头望去,只见阿丑呆立在翻倒的笸箩旁,脚边散落着刚晒好的菊花。孩子独眼睁得极大,手里的半块麦芽糖啪嗒掉在地上。

佑安小小的身影突然从药柜后冲了出来,张开双臂像只护崽的小母鸡般挡在阿丑面前。他仰起头,圆眼睛里蓄满泪水,却倔强地抿着嘴:“不许送阿丑哥哥走!“

许佑宁手里的药钵差点打翻。她看见阿丑单薄的身子正在发抖,独眼里的光一点点暗下去,像风中将熄的烛火。

“佑安...“她蹲下身想解释,弟弟却突然“哇“地哭出声,转身死死抱住阿丑的腰。两个孩子就这样在满地黄菊中缩成一团,佑安的眼泪把阿丑的衣襟浸湿了一大片。

薛衍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残缺的玉佩穗子。他想起自己八岁那年,父王奉命出征前,也是这样紧紧搂着他,铠甲硌得他脸颊生疼。

“只是暂时...“他刚开口,佑安就哭得更凶了,小脸憋得通红。阿丑突然伸手捂住佑安的耳朵,自己却白着脸问:“是...因为我眼睛吓人吗?“

这句话像根针扎进许佑宁心口。她顾不得打翻的药钵,跪坐在两个孩子面前,把他们都搂进怀里:“不是的!“她声音发颤,“阿丑的眼睛像琥珀一样漂亮。“

薛衍蹲下身时,月白的衣摆沾上了泥土和药汁。他拾起地上裂成两半的麦芽糖,忽然道:“西郊有座温泉庄子,是我母妃的嫁妆。“他掰开糖块,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半,“阿丑去养伤,佑安陪着,好不好?“

佑安的抽噎声戛然而止,沾着泪珠的睫毛忽闪忽闪:“真的?不是送走?“

“庄子里有会做糖蒸酥酪的厨娘。“薛衍用糖块碰了碰佑安还挂着泪珠的鼻尖,“还有能摘到野山枣的后山。“

阿丑却突然抓住薛衍的衣袖:“陈爷爷...也去吗?“他独眼望向正在给街坊抓药的老人,陈老的棉布衣袖下隐约透出血迹。

薛衍喉结动了动。他看见许佑宁悄悄把阿丑开裂的鞋尖往里藏了藏,那鞋头上还沾着昨夜密道里的泥浆。

“都去。“他听见自己说,“济世堂要修缮半个月,陈老正好去庄子上教你们认药材。“

院角的紫苏在风里轻轻摇晃。刘婆婆挎着空篮子站在门口,突然扯着嗓子道:“世子爷,老婆子家新下了几缸酱菜,给庄子送些去?“

满院街坊都笑起来。王铁匠拍着胸脯说要给庄子打套新药碾,李货郎翻出珍藏的雨前茶非要塞给陈老……

***

夜幕降临时,两辆青布马车悄悄驶出城门。许佑宁撩开车帘,看见薛衍骑着黑马跟在车旁,月光描摹着他侧脸的轮廓。阿丑和佑安已经靠在一起睡着了,两个孩子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麦芽糖。

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细碎的声响。许佑宁忽然想起什么,从药箱底层取出个香囊递给薛衍:“给你的,拿着。“

薛衍解开系带,里面掉出来几粒圆滚滚的避毒丹。

远处山影如墨,庄子的灯火在夜色中温暖得像一粒琥珀。

马车穿过幽静的山路,终于在夜色中抵达了那座温泉庄子。庄子坐落在半山腰,四周竹林环绕,隐约能听见远处溪水潺潺。

薛衍翻身下马,伸手扶许佑宁下车。她的指尖微凉,却在触碰到他掌心的瞬间微微一颤,像是被烫到一般迅速收回。薛衍唇角微扬,却装作没察觉,转身去抱已经睡着的佑安和阿丑。

两个孩子被安置在温暖的厢房里,佑安的小手还紧紧攥着阿丑的衣角,似乎在梦里也不肯松手。许佑宁轻轻替他们掖好被角,这才跟着薛衍走出房门。

夜风微凉,廊下的灯笼轻轻摇曳,映出两人交错的影子。

“这庄子很安全,“薛衍低声道,“除了几个心腹,没人知道这里。“

许佑宁点点头,却仍有些不安:“赵鸿真的会就此罢休吗?“

薛衍眸色微沉:“他不会。但至少这段时间,他得应付朝堂上的麻烦,没空来追查阿丑的下落。“

她抿了抿唇,犹豫片刻,还是问出了心底的疑问:“薛衍,你为什么要帮阿丑?“

他侧过头看她,月光洒在他的眉梢,衬得那双桃花眼格外深邃:“因为我相信镇北王是冤枉的。“

许佑宁一怔。

薛衍继续道:“十年前那桩案子,疑点太多。我父王曾私下调查过,发现许多证据都是伪造的。可当时先帝震怒,无人敢翻案。“

“所以……阿丑真的是镇北王世子?“

“十有八九。“薛衍低声道,“陈老说的胎记,再加上他身上的慢性毒……很可能是有人不想让他活着,却又不敢直接杀他,只能让他慢慢衰弱,直至无声无息地死去。“

许佑宁心头一寒:“那阿丑的记忆……“

“或许是被毒药侵蚀,又或许……是有人刻意让他忘记自己的身份。“

夜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许佑宁下意识地拢了拢衣襟,忽然觉得这世间的黑暗,远比她想象的要深。

“那接下来怎么办?“她轻声问。

薛衍沉吟片刻:“先让阿丑养伤,等他体内的毒解了,或许能想起些什么。“他顿了顿,看向她,“你愿意帮他吗?“

许佑宁毫不犹豫地点头:“当然。“

薛衍笑了,伸手轻轻拂去她发间的一片竹叶:“那我也奉陪到底。“

他的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耳廓,许佑宁耳尖一热,连忙后退半步,故作镇定道:“我去看看陈老的伤。“

薛衍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收起了嘴角的笑容,眼底闪过一丝凝重。

他知道,真正的危险,可能才刚刚开始。

天刚蒙蒙亮,许佑宁便起身去厨房煎药。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药罐里的褐色汤汁翻滚着,散发出苦涩的清香。

她正专注地盯着火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阿丑不知何时已经站在门口,怯生生地望着她。

“阿宁姐姐……”

“怎么起这么早?“许佑宁柔声问,顺手往灶膛里添了根柴。

阿丑抿了抿唇,小声道:“我……我梦见有人追我。“

许佑宁心头一紧,放下蒲扇,微笑着朝他招招手:“过来。”

阿丑慢吞吞地挪到她身旁,许佑宁这才发现他的指尖冰凉,额角还沁着细密的冷汗。她轻轻握住他的手,温声道:“别怕,这里很安全,没人能找到你。“

阿丑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忽然问:“阿宁姐姐,我……我真的是陈爷爷说的那个什么世子吗?“

许佑宁一怔,没想到他会突然问这个。她斟酌片刻,把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抱在怀里轻声道:“无论你是谁,我们都会保护你……”

吃过早饭后,许佑宁站在院门前与陈老道别。

“陈伯,您和阿丑他们安心在这里养伤。“她替老人整了整衣襟,“我上完学堂就回来。“

陈老拍拍她的手背,皱纹里藏着担忧:“路上当心些。若见着官兵,绕道走。“

薛衍这时也牵着马车走了过来,朝许佑宁伸出手:“阿宁,我们走吧。“

马车缓缓驶过西街的青石板路,许佑宁撩开车帘一角,晨光斜斜地洒在她素净的衣袖上。薛衍骑着马随在车旁,月白袍角被晨风吹得微微翻飞。

忽然,一阵喧哗声从前方传来。

“停一下。“她敲了敲车壁,“前面怎么回事?“

西街告示栏前围满了人,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正激烈地争论着什么。一个瘦高青年站在石阶上,手里挥舞着一张撕下来的诏书,脸色涨得通红。

薛衍勒住缰绳,身下的马儿不安地踏着前蹄。他顺着许佑宁的视线望去,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是陶言奚的任命诏书,昨日刚下的旨意,让他出任国子监少学监。“

那书生还在高声疾呼:“陶言奚一介病夫,何德何能担此重任?左相这是要把朝廷官职当自家——“

话音未落,街口突然传来整齐的踏步声。一队玄甲官兵如黑潮般涌来,领头的校尉厉喝:“大胆!竟敢诽谤朝廷命官!“

人群顿时炸开锅。许佑宁看见那书生被两个兵卒反剪双手按在地上,脸颊蹭着青石板,却仍梗着脖子喊:“国子监不是左相府的药罐子!“他挣扎时发冠脱落,散乱的发丝间露出一双赤红的眼睛。

薛衍突然策马靠近车窗,压低声音道:“别看热闹了,我们走。“

许佑宁却盯着那个被按倒在地的书生,官兵正粗暴地反剪他双臂时,他怀里掉出一本《孟子》,书页在风中无助地翻动。

“那是白鹿书院的学子。“薛衍顺着她的目光解释,“陶言奚上任第一天就裁撤了三个反对他的博士,其中两个是白鹿书院出身。“

校尉的刀鞘重重砸在书生背上,发出一声闷响。许佑宁手指猛地攥紧车帘,指节泛白。她想起学堂里那些被权贵子弟欺负的寒门学子,也是这样咬着牙不吭声。

“走吧。“薛衍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侧身挡住许佑宁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