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帝王 > 004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换源:


       随着视频博主的话音落下,光幕上随即浮现出新的画面。

一曲史诗般雄浑的乐声响起,画面中出现了一位身披厚重铠甲、神情威严的帝王。

他扬起手中的长刀,胯下的战马奔腾向前,身后无数骑兵紧紧追随,正在御驾亲征,驰骋于沙场上。

只见这位中年帝王开口,高声喊道:

“我要你们随我一同,踏破敌营!”

“我要你们随我一同,血战沙场!”

“我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而他身后的无数将士齐声呐喊:

“杀!”

“杀!”

“杀!”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各个朝代正在观看光幕的人,都被这扑面而来的杀气与热血深深震撼。

直觉告诉他们,这是一位战功彪炳的马上皇帝!

光幕画面一转,大军凯旋归来,这位兼具将军风范的皇帝坐在骏马上轻声自语:“以我这般年纪,上马能冲锋杀敌,下马能治理国家。古往今来,有哪个帝王能比得上我?”

那股霸气,简直是铺天盖地,让观看光幕的普通百姓都感到一阵窒息。

明朝

明成祖朱棣:“朕不是应该被称为明太宗吗?是谁把朕改成明成祖了?!”

嘉靖皇帝朱厚熜:“不对啊?以成祖的功绩,怎么才排第九名?”

太祖皇帝朱元璋:“什么?老四竟然当了皇帝?还在历史十大帝王里排第九?”

“就算咱的标儿英年早逝,也轮不到老四啊?还有咱的雄英呢!难道是他造了雄英的反?”

“来人!去把朱棣给朕叫过来!”

“嗯,看这光幕上的情况,老四当皇帝表现还算不错,一会儿打他的时候下手轻点!”

光幕继续播放着:

【朱棣在位期间,设立了内阁和东厂,为了加强对北方的控制,疏浚了大运河,还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平定了草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达成封狼居胥功绩的皇帝!】

【他曾立下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宏愿。】

【而且,他最终在第五次征战的归途上去世,真正践行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

西汉,未央宫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汉武帝刘彻击掌赞叹,作为极力主张对匈奴出兵的皇帝,他觉得朱棣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很对自己的胃口。

“好!这朱棣真是一位铁血帝王!”

“朕,佩服!”

秦始皇嬴政和唐太宗李世民也对朱棣十分欣赏,纷纷表达了认可。

甚至,李世民还让宫女取来美酒,端起酒杯对着光幕遥遥敬了朱棣一杯,然后一饮而尽。

明朝,南京应天府

“好好好!老四干得不错啊!”

洪武大帝朱元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老四还真是争气,给老朱家争光了!

【同时,朱棣在西南设置了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

【另外,他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明朝的大航海时代。】

【但是后续的明朝皇帝还是实行了海禁政策,让中华民族失去了一个腾飞的机会,实在是一大遗憾。】

秦始皇:“大航海时代?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嘉靖帝:“或许朕应该解除海禁,明天就和几位首辅商议一下这件事。”

【在文化方面,朱棣下令修撰《永乐大典》。】

【这部典籍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工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蕴含了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知识财富。】

【《永乐大典》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全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惜《永乐大典》在我国失传了,流落到外国后便下落不明。】

【有人说西方国家之所以能弯道超车,发展起工业革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永乐大典》里面的内容。】

【这个说法的真假暂且不论,咱们再来说说永乐大帝的不足之处。】

【朱棣五次亲征漠北,出兵安南,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等举措,都消耗了大量的国力。】

【还有他的削藩政策实施得不彻底,导致后来出现了汉王叛乱。】

明朝

朱元璋看着光幕频频点头,对身边的马皇后说道:“咱老四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我很满意。”

朱棣则皱起了眉头:“嗯?瓦剌居然还没有灭亡?还有留学生是什么意思?”

汉王朱高煦:“汉王叛乱?是哪个汉王?该不会是本王的子孙后代吧?”

【明成祖朱棣算得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帝王,有人称赞他是功勋卓著的一代雄主,也有人斥责他是篡逆夺权的乱臣贼子。】

朱棣:“朕那并非造反!那叫靖难!那是清君侧!”

【不过在我看来,靖难之役的发生,责任并不在朱棣,完全是建文帝自己行事不当,刚登上皇位,就急于削藩。】

【建文帝先是将周王全家囚禁,接着废黜了代王,又软禁了齐王,还逼死了湘王,之后更是派士兵监视燕王朱棣。】

【朱棣走投无路,只好装疯卖傻,在猪圈里睡觉,甚至不惜吃猪屎,才侥幸骗过了建文帝。】

【后来他才有机会发动靖难之役,在“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助力”下,一举登上皇位,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换成任何人,处在那种境地恐怕都会选择造反啊!】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