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乱世:活死人王朝 > 第1章 这帮狗娘养的,要反!
换源:


       营州,抚顺堡。

天光昏暗,风沙遍野。

堡城约三丈高的城墙上,刚刚完成交接的一班士卒,正搓着臂弯,蜷成一团,自箭楼而下,同时不忘低声私语。

“你说,少公子这次算不算福大命大?”

“呵,那还用说?那种距离被北蛮角弓射下马,还能活下来,自然是老天眷顾。”

其中一个士卒撇了撇嘴,另一人见状心有余悸道:“唉,少公子刚行完冠礼,便遭此横祸,好在此番无恙,否则戍主大人远征归来……”

话音至此,两人齐齐噤声,自耳墙看向堡内那处最大的宅院。

院内,一名身材欣长、穿着白色长袍的青年,正盯着天边的暮日残阳出神,右手摸了摸胸口泅血的白纱,不知在作何感想。

李少阳已经坐在这里一整天了。

自醒来后,他就屏退了侍女仆从,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他想不明白,明明他在登珠峰的时候不小心失足坠崖,怎么一睁眼,就穿越了。

“大乾……历史上有这么个朝代吗?”

李少阳眉头紧皱,努力从混乱的记忆中拼凑出关于这个朝代的信息。

外族入侵,朝廷腐败……

这种种迹象,都在历史上有迹可循,可偏偏就是对不上已知的任何一个朝代。

虽说前世的李少阳,就不是个安稳度日的主,退伍后时常搞各种荒野求生,不愿将自己置于绝对安全的舒适环境内,但一朝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人吃人的封建王朝,还是有点太过了。

李少阳揉着眉心,校场操练的呼喝声不时传来,时刻提醒着他,他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军阀世家的子弟,再加上耳畔模糊不清的嗡嗡声,更使得他心烦意乱。

李少阳是营青李家的一脉分支,如今镇守在这抚顺堡的戍主,李昌明之子。

“少公子?”

一个略显犹豫的声音,紧张地在旁响起。

“唤我作甚?”

李少阳猛地回头,因为烦躁间,眉宇不由染上了几分冷意。

噗通——

前来报信的士卒,一个哆嗦就颤抖地跪伏在地。

那是什么眼神?

作为堡内亲兵,李顺是看着李少阳长大的,真要论起辈分,他还是李少阳的表叔哩。

但记忆中的少公子,从来都是一副内敛恭谨的样子,甚至见了生人还会紧张的说不出话来,怎得昏迷醒来,性情就变了。

那眼神……李顺见过,是只有沙场百战、手刃敌军的将军们才有的狠厉。

咽了口唾沫后,他小心翼翼开口道:“少公子,守捉使大人让我带话……说是请您去堡营一趟,商议如何处置那擒来的蛮娘。”

“什么蛮娘?”

李少阳眉头一蹙。

“少公子莫不是忘了?咱们前些日子追的那队胡骑,带队的女蛮子被咱们捉住,少公子还说要等戍主大人亲自回来审问呢!”

李少阳揉了揉眉心,在混乱的记忆中搜寻出前因后果来。

抚顺堡地处河西要塞,往北便是铁勒、靺鞨等北蛮胡族,因此周边村镇时常遭到胡骑劫掠,此时便需要抚顺堡出兵剿灭,以安民心。

而前身,便是在这上面栽了。

前些日子胡骑来犯,但与往日不同的是,这队胡骑装甲精悍、训练有素,同队的火长一眼料定,这极有可能是蛮族的哨探。

岂料追击途中,前身被冷箭射下马。

虽是捉住了对方头领,自己却也落得个生死不明。

等到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换成了穿越而来的李少阳了。

“知道了。”

虽然就军职而言,他不过是一小小的什将。

但毕竟这抚顺堡的主子,乃是戍主李昌明,而作为戍主之子,堡内将士多多少少都要给他些颜面。

再说,人是他捉回来的,所以如何处置,自当是要同他商议。

明白这点后,李少阳虽然有些烦闷,但还是不情愿的起身道:“行了,我知道了,前面带路。”

起身的刹那,耳畔的嗡鸣变得清晰了些。

这次,李少阳终于听清楚了。

【当前武学:劈山掌(小成)】

【剩余寿数:四十三载】

【消耗寿数,可加速武学,是否立即使用?】

系统?

念头刚起,一个透明的介绍面板随之映入眼帘。

看着上面文字,李少阳有些不明所以。

“这是……”

二世为人的他,就算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了?

见他驻足不前,李顺当即紧张回头:“少公子?”

罢了!

回头再研究吧!

“没事,走吧!”

心念一动,收起面板后,李少阳前往了议事堂。

议事堂毗邻校场,位于军辎大营最深处,寻常若有要事,都是李昌明召集部将在次商议对策,而今李昌明不在,发起的人便是地位仅次于戍主的守捉使赵谯。

抚顺堡士卒合计百十余人,类似明朝百户。

堡内大都是州兵军户,除开李昌明带走的族兵亲信,留在这里的都是早年加入的老人,而守捉使赵谯,更是名望之最。

入了议事堂,就见一个个气息沉稳的士卒位于两侧,这些都是堡内的火长、什将。

类似于伍长、什长之流。

而堂内仅次于主座的位置上,此刻端坐着一个身材矮小紧实、身着山纹凯、腰垮陌刀的中年男子,那阴鸷面容上的一对眼珠子,更是透着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

在大乾,山纹凯、陌刀几乎是衙兵的标配,如今却出现在了一个州兵将领身上。

足见此人地位非凡。

所谓衙兵,便是隶属节度使麾下,由朝廷正式列入兵籍的“官健”,有定额、告身,乃是名副其实的亲卫精兵。

与之相反的,便是大多数戍堡内的州兵。

这些人兵籍挂在州县,自筹粮饷,平时务农、战时征发,因此装备上只能满足一小撮人。

即便如此,也只是稍显次之的皮甲、横刀。

在军中,装备便是彰显一个人实力的重要依据。

在这方面,赵谯可以说无可非议,因此李少阳到来后,前者也没有丝毫起身的意思,甚至自顾自擦着陌刀,连头都不曾抬一下。

李少阳见状倒也没意外。

毕竟,依着前身软弱胆小的性子,若非看在其父戍主李昌明的面子上,在这强者为尊的军中,只怕多少人压根就不带拿正眼瞧他的。

但他既然敢来,自然就不会惧怕。

他走到主座正前,开口问道:“诸位叔伯唤我,所为何事?”

虽未落座,但意思已经不言而喻。

周围人见此脸色微变,尤其是赵谯,眼中明显闪过一抹凶厉,但随后便渐渐隐去。

放下陌刀后,从容开口道:“少阳,听说你前些日子抓了个蛮族哨探,我等商议后,觉得事关北蛮军情,不容怠慢,所以想让你携书前往潍坊镇,请镇遏使大人尽早决议,你意下如何?”

此话一出,李少阳眼睛一眯,察觉到了一丝异样。

大乾军级,类似唐制。

自节度使往下,采用州—镇—堡三级制度。

以戍堡为单位,一州十镇,一镇十堡。

一旦发现敌情,可逐级上报,而抚顺堡的上级,自然是囊括了十个戍堡的潍坊镇。

赵谯此话,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但关键是,传令军情,谁人不行?

偏偏要他去?

此番李昌明前往平寇大军,可是带走了堡内十多名族兵亲信,之所以将他留下,就是为了后方不生变故。

这种节骨眼,赵谯却偏偏想让他离去。

只怕是傻子,都会觉得不妥。

李少阳并未点破,而是开口说道:“兹事体大,赵叔言之有理,我这就派人前往潍坊镇传……”

话音未落,一名疤脸什将猛地起身。

“大人,我就说这小子心眼多得很,事到如今,还跟他废什么话,摘了他的脑袋,直接动手便是!”

话说到这个份上,竟是连掩饰都懒得掩饰了。

李少阳脸色微沉,不动声色环顾四周。

就在这时,一道染血的身影猛地冲了进来:“少公子快跑……这帮狗娘养的,要反!”

来人正是李顺,只是颤抖着说完最后一个字后,便彻底摔倒在地,昏死了过去。

赵谯见状,终于撕破了脸皮,阴恻恻笑道:“呵呵,原本还想着将你哄骗离去,半路再找人把你做了。但现在,看来没这个必要了……”

赵谯要反!?

李少阳想不明白,对方怎么敢的?还把周围这些人也煽动了。

“你们跟着这厮谋反,就不怕戍主归来问责?”

抚顺堡虽小,但好歹也是营青李家的旁支,只要李昌明还活着,他们有胆子造反?除非是真的不准备活命了。

没等周围人有所反应,赵谯冷笑开口:“我劝你还是别白费功夫了,李昌明已经死了,你要是识趣,我还能留你一具全尸,对外宣称你死在了蛮族手中,让你风光厚葬。”

李少阳深吸一口气,缓缓摇了摇头。

刚穿越就这么死了,未免有些过于窝囊了。

于是目光如炬,直直盯着赵谯。

“那我要是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