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视频通古今,看中华崛起古人惊撼 > 【002】 信息量爆炸的弹幕!求鲜花求月票】
换源:


       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皇帝”尊号的创造人、大秦帝国的缔造者。

嬴政这个名字,注定会铭记在史册里!!

正如光幕里所说的那样。

无论后世出现多少位皇帝,始皇帝有且只有一个!

那便是嬴政!

作为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创造者,他留下的制度被百代所沿用!

他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尽管这个制度本身并不完善。

但从无到有,往往是最难的!

天幕还在继续。

【九流百家:】

【我志在大同明仁礼教化-儒】

【我兼爱非攻并士匠任侠-墨】

【我动合无形参自然道法-道】

【我推演五德将阴阳深查-阴阳】

【我厉行变革事断于公法-法】

【我纵横捭阖一谋抵万甲-纵横】

【我辩实于名论白马非马-名】

【为神农之言汇百家于杂-农/杂】

【……】

在列国争伐频频的时代,还孕育出了极为璀璨的学术思想。

诸子百家!

在那个乱世中,人们打破了“庶人不议”的观念。

他们对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进行思考,并且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

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称为“诸子”。

这些学派则是“百家”。

这在华夏文化史上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局面!

[诸子百家,那个时候的思想实在是太牛了。]

[与其说是思想牛,不如说是人厉害!]

[张仪、苏秦这些纵横家,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法家的法、术、势三派也是轮番上场,结果证明还是商鞅的思想最牛逼!]

[但要说最厉害的,还是儒家,影响华夏两千多年。]

[……]

春秋战国位面。

诸子百家们看着天空中飘过的弹幕,无不面露笑意。

正在带着弟子游历诸侯国的孔子,停下了马车。

看着弹幕里对儒家的称赞,他几乎老泪纵横。

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孔子想要用自己的学术和思想,来治理这乱世。

然而。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更关注军事扩张与领土兼并。

而孔子的“仁政”“礼治”理念强调道德教化,与各国通过战争实现霸业的现实需求存在根本冲突。

根本没有诸侯王愿意采纳他的儒家思想。

但儒家思想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将会在另一位帝王的手中发扬光大!

巨石上,老子看着天幕,淡然一笑,旋即缓缓闭眼。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腰佩六国相印的苏秦,脸上露出意气风发的笑容。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

一身布衣的张仪,昂首挺胸的走入秦国大殿。

面对两侧大秦虎狼之将的凝视,张仪却面不改色,觐见秦王嬴驷。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

“张仪,为名利而来!”

嬴驷望着张仪,又看着天幕。

天幕上竟说此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嬴驷当即起身,来到张仪面前,躬身道:

“先生,请助我秦国!”

……

【西汉:

【划鸿沟霸王折戟沉沙】

【威海内三杰尽收麾下】

【休息减刑罚文景两朝佳话】

【封狼居胥列郡祁连下】

【兼并河西通丝路繁华】

【昭宣兴万家西域始置统辖】

【……】

光幕上飘过无数的弹幕。

“政哥厉害是厉害,就是大秦二世而亡,有些可惜了。”

“没办法,要是扶苏不被赵高伪诏赐死的话,也许大秦还能支撑一段时间,那胡亥实在是不当人。”

“胡亥属实是奋六世之余烈而灭秦!”

“虽然都说是暴秦苛政,可是根据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法根本没后世说的那么严苛!”

“当皇帝这块还得看我高祖,四十七岁村头看狗打架,五十四岁君临天下!”

“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个个都是人才,结果全被高祖魅惑啦!”

“项羽真太猛了,西楚霸王,唯一一个不是帝王,却被写入帝王本纪的男人!”

“二十八骑硬冲五千人!高祖:这塌冯还是人吗?!!”

“吕后也是个狠人啊,差点给刘氏干没了!”

“汉文帝,百帝之师!三代以下首推贤君者,非汉文帝莫属!”

“大汉棋圣汉景帝:当你无子可下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你还有棋盘!让我看看是谁下棋不戴头盔!!狗头.jpg!”

“汉武帝!为我华夏民族铸脊梁之人!”

“秦皇筑骨,汉武塑魂!汉武帝刘彻,他让国号成为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汉武帝让后面的皇帝知道,钱不是拿来赔款的!”

“卫青霍去病,大汉双壁啊!”

“冠军侯霍去病!简直是挂!一战封侯!只可惜被封号了,死的时候才二十四岁。”

“西汉的皇帝质量实在是太高了,汉武帝都差点把大汉帝国给玩崩盘了,幸好有霍光把着局面,又连出昭宣两代明君,不然大汉真没了!”

“只是可惜了刘据,死在了最像他父皇的时候,被逼的造反,结果兵败自杀!”

“卫子夫也是个猛人啊,带着最丰厚的嫁妆,给汉武帝连抽卫青和霍去病、霍光这三张SSR,儿子要起兵自救,马上支持,失败了立刻自杀,都不带给汉武帝反应的。”

“……”

看着天空中那些快速飘过的弹幕。

历朝历代负责记录天幕信息的小吏们,额头渗出无数的汗水。

歌词倒是挺少的,比较好记。

可是弹幕里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简直爆炸!

他们都没时间腾出手擦汗!

尤其是东汉以前的那些小吏们,手里的刻刀都快搓出火花了。

不要那么快啊魂淡!

他们这个时候的纸张还没有普及,很多时候都是在竹简上刻字。

速度根本提不起来!

而这信息量爆炸的弹幕,也给各个历史位面的古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新书上传,前期数据太重要了,请收藏、求鲜花、月票、评价票的支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