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70年代,我把媳妇教成状元 > 第十章 三百?二百!
换源:


       次日。

袁华在身上绑了个绳子,勉强又做了一百斤的神仙豆腐。

牛车赶到太平镇时,已经过了下午三点。

他特意换了条路,有惊无险的来到了茶楼门口。

“爷,您来了!”

黑子收了钱,袁华已经算是他的老板了,态度肯定恭敬些。

“嗯,我来卖,钱从给你的那里面扣。”

“好的爷,我跟您说一下,今天大姐拉来了三百斤,已经称过了,给了十块。”

“嗯。”

袁华被黑子请入楼上,同时听着这黑市的运行规则。

“这边的话,是每人限制一小时,抽成一个点。”

“钱怎么算?”

“东西我们帮您拉到后院,您房中有墨宝,写卖出物品多少,我们帮您交付,钱留您手上,嫌麻烦也可以提前写好,放在桌上,让人自取。

提醒您一句,价钱一定,摊位费不变,就算您后面更改价钱,也是初定价一个点的摊位费。”

这番运作方式让袁华感觉,从环境,隐私,以及方便等方面,这摊位费倒是不亏。

“行,我所卖为神仙豆腐,五毛一斤。”

黑子听这话愣了一下,也单单是愣了一下,随后立马反应过来,将袁华迎进四楼。

“爷,待会有茶水伺候,您有事就摇那红线铃铛,还请稍等。”

袁华聊了个大概,但自己这豆腐怎么卖出去,还真不清楚了。

思绪未落,一小二进门上茶,放一小盘瓜子,语气和蔼。

“爷,您需要什么可以吩咐一声,另外招牌给您挂上了!祝您财源广进!!”

小二躬身一拜退出房间,袁华还没反应过来,一名男人就快步走了进来,神色激动。

“神仙豆腐?绿色那个?!”

袁华点头,男人立马就快步走到跟前,“我要一斤!不,两斤!!”

一块钱,相当于是七十年代的平均工资了,袁华点头,写下:“豆,两。”二字,递给对方。

“神仙豆腐可适当搭配酱油蒜末食用,常温下保存八日,三日内口感最佳。”

“好,好!多谢多谢!”

男人接过买据,立马就激动地飞跑了出去。

二楼以上,有另外一条通道进入隔壁饭店后院,凭买据领取对应物品,这就是为什么茶馆运行的同时,还能做黑市的生意。

第一个人来后,袁华就开始忙起来了,一百五十斤豆腐不到半个小时,抢售一空!

添茶的小二走进屋中,对着还在排队的众人道了声歉,“今日商品已空,还请各位下次请早!”

此话一出,无一人抱怨,全都安静的离开房间,但神情中有着可惜,悔恨等。

“爷,您这个房间还有三十七分钟可占用,您看是歇会还是离开?”

“不用,我出去走走吧。”

“得嘞~那招牌就给您先‘请’下来了!另外麻烦您交下摊位费,是七毛五。”

袁华补交摊位费后,起身走向外面,大致逛了一圈,也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三层,每层十五个房间,总共可摆放四十三个摊位。

而核心处,就是三层正东方,由两间屋子并成一间屋子的商品房。

房中有三四人忙活,在一块挂有四十五块小板的大板上忙活,挂上则是摆摊,挂下则是营业结束。

正巧不巧,袁华刚好瞧见3-11的数字下,有“毛驴-200一只”挂着。

这对应三楼十一号房间,袁华顺着大致方位寻去,刚到门口就听见房间时间快到的话语。

“小客人,您这间房还剩十分钟,跟你说一声。”

“唉,知道了。”

小二退出房间,袁华当即走了进去,就见里面坐着个十七八岁的小男娃,满脸忧愁。

“卖驴?”

袁华的突然出声,引起了小男娃的注意,他抬眸一瞧,满脸欣喜。

“对,成年壮驴,二,一百五一头,总共两头!”

“三百?”

袁华是买不起,他买不起,别人更买不起,更何况黑市的驴就算买回去,来路不正也会惹来麻烦。

他转身就走,就听小男娃耐不住,立马就追了上去。

“叔叔,您等等,一百四您看行不行?我这驴好几天没卖出去了,一百三,您就当可怜可怜我!”

袁华顿住脚步,随即就开始杀起了低价,“八十。”

小男娃愣了一下,咬着牙道:“一百二!”

“九十。”

“一百!摊位费得你出!”

一百就一百吧,袁华也没了再降的心思,看那小男娃的表情,估计再低点人就该哭了。

“行,一百,我出你的摊位费,但我得分期,先给你一百,剩下一百分期还你,多拖一天,就给你一块。”

小男娃的脸上露出几分犹豫,袁华从口袋中拿出一百零四块钱,这是卖豆腐加上信封里的钱。

还有余,但不多,因为换了许多粮票布票等物,至于以物换物,他没有太大兴趣。

一是安全性,二是怕来路不正,归根结底还是安全,毕竟是吃的东西。

“这件事你不吃亏,要是同意,钱归你,不同意那就算了。”

小男娃渴望的望着袁华手中的钱,无奈低下了脑袋,伸手道:“好。”

一百零二入手,小男娃在纸上留下“lv两只”二字,叫来小二付了四块。

由于是昂贵物品,袁华是带着小男孩一同去后院看货的,确认毛驴没有问题后,小男孩“嗖”的一下就蹿的没影了。

袁华也没有过多在意,坐着牛车,牵着毛驴,公社买了点东西后,很快就回到了村子。

这一下可就引来了不少目光,前段时间刚闹了出叔上嫂床的大戏,如今又辞了上工,然后牵来两头毛驴?

“我记得,袁华上次从镇上回来,是不是买了好多东西?”

“对,有肉,有油,东西还不少哩!”

“不对劲,我看这袁华,有投机倒把的嫌疑!”

……

议论声纷纷,袁华则是带着牛驴车队,先把东西放回家,后来到了大队。

七十年代末,毛驴归集体所有,以光明村三百多人的大村寨,3-5人共享一个毛驴,按这个效率,袁华肯定是不满意的。

所以,他就来捐驴来了,并试图争取一下,其中一头驴子的单独使用权。

“孙叔。”

袁华轻敲办公室的木门,让孙自强的手不由抖了一下,很显然,他已经知道两头驴的事情了。

“嗯?袁华来了,坐!叔给你倒茶,这可是我平时都不舍得喝的普洱茶!还是过年的时候忍痛买下来的!”

“别,叔。”

袁华悄摸将门关上,并制止了孙自强的动作,“茶贵,您留着喝,配点心喝。”

一袋糖油果子从怀里掏出,估摸着数量,得有一斤!

“嗯?袁华你这是?”

袁华将孙自强拉回座位,挠头笑道:“我,我想来捐两头驴。”

“两头驴?!”

孙自强愣了一下,他没想到这小子真是来捐驴的,这可是两头驴,算市场价三百一头,两头六百……我在做梦?

他狠狠掐了大腿一把,剧烈的疼痛让他脸挤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不是梦!

“不是,袁华,你这是什么意思?”

于是乎,袁华编了个故事,总不能告诉人驴是从黑市买的吧?

孙自强掂量着,“所以你是说,驴是你为了救命买下来的?那家人还好吧?”

“不知道,人已经去县里了,孙叔,我这次主要来是因为我家姬柔,她身子骨弱,现在镇上又支持摆摊出手农副作物,她也有点小点子,但身子骨弱,转不了磨盘。”

袁华这一说,孙自强就明白了,于理来说,驴是归集体所有,个人只有使用权,应该合理分配。

可于情来说……

他看了眼桌上的糖油果子,吧唧了一下嘴,人家捐了两头驴,似乎养一头,不犯毛病吧?

“行,我给你批了,我检查一下驴,文件待会我就补上。”

孙自强将那袋糖油果子收入抽屉,拍着袁华的肩膀十分欣慰,“放心,驴钱叔一定不会让你全出,待会让会计给你补上!”

“孙叔,这哪成?我本来就……”

“诶诶诶,跟你孙叔还客气,走,我们出去。”

两头驴确认完好,孙自强将比较小的一头驴让袁华牵了回去,“记得啊,等农忙的时候,驴得交由集体使用啊!”

“知道了孙叔!”

牵着这头驴,袁华内心都是兴奋的,如果按磨黄豆来算,那么毛驴每天上午三小时,下午三小时,一天产量是400-500斤。

斑鸠叶大差不差,就按最少的400斤来算,一天就是二百块钱!

这哪是毛驴,这件事就是摇钱树!

袁华甚至已经迫不及待,想体验一下转毛驴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