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上交系统,我带国家打鬼子! > 第9章 神兵天降
换源:


       这是一间陈阳无法辨明方位的地下室。

在被秦峰带离公寓后,他乘坐一辆没有任何标识的黑色轿车,在城市中穿行了近一个小时,最终驶入了一处守卫森严的地下基地。

通道两侧是厚重的金属墙壁,每隔五十米就有一道需要虹膜与指纹双重验证的闸门,冰冷的机械感和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让他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科幻电影的场景。

最终,秦峰将他带到了一扇银白色的合金门前。

门无声地滑开,露出一间巨大而空旷的实验室。

整个空间被柔和的无影灯照得一片通明,白得晃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消毒水和精密仪器特有的、淡淡的臭氧味道。

数十名穿着白色研究服的专家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敲击键盘的声音和仪器的低鸣声汇成了一首代表着尖端科技的交响曲。

这里,就是“薪火计划”的心脏之一。

一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专家迎了上来,他的眼神中没有审视,只有一种看到珍稀研究对象般的专注与温和。

“陈阳同志,你好,我是技术组的负责人,我姓刘。”

刘教授没有过多的寒暄,直接将他引到实验室中央的一个金属操作台前。

台上,静静地摆放着一件衣服。

一件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蓝布长衫,款式是民国时期最常见的那种,布料甚至还做了一些磨损和褪色的旧化处理,扔在三十年代的街头,绝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一件装备。”刘教授扶了扶眼镜,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陈阳有些疑惑,一件衣服?

“它的外层纤维,我们称之为‘变色龙’涂层,经过了特殊的光谱处理,能够有效吸收和散射红外线,降低你的热能特征。”刘教授解释道,“虽然在一九三七年,还不存在单兵红外侦察设备,但我们的准备,必须考虑到一切极限情况。”

极限情况。

陈阳咀嚼着这四个字,心中一凛。

“当然,这只是它最微不足道的功能。”刘教授说着,将长衫翻了过来,露出了内衬。

那是一层薄如蝉翼、呈现出淡淡银灰色的柔性材料,触感光滑冰凉,仿佛是某种活物的皮肤。

“这才是关键。”刘教授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我们实验室最新的成果,一种基于非牛顿流体的柔性聚合材料。在常规状态下,它比丝绸还要柔软,不会对你的任何战术动作产生丝毫影响。”

他顿了顿,拿起一根金属短棍,递给陈阳。

“现在,请你用尽全力,敲击这件内衬。”

陈阳有些犹豫,但看到刘教授鼓励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气,握紧金属棍,狠狠地砸了下去!

“铛!!”

一声清脆的金铁交鸣之声响起。

陈-阳只感觉虎口剧震,一股巨大的反作用力传来,金属棍险些脱手飞出。

他惊愕地看向那件长衫的内衬,它被敲击的地方,连一丝褶皱都没有留下。

“在受到高速冲击的瞬间,材料内部的分子会立刻锁定,形成一个硬度堪比高强度合金的防御层。”刘教授的声音里充满了自豪,“它的防御力,足以在五米距离内,抵挡手枪弹的直接射击,并能有效吸收绝大部分爆炸破片的冲击能。”

陈阳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想起了那个年轻士兵血肉模糊的后背,想起了那块烧得通红的、巴掌大的弹片。

如果……如果他当时穿着这件衣服……

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酸楚和激动涌上心头,让他的眼眶瞬间发热。

“穿上它。”刘教授温和地说道,“从现在起,它就是你的第二层皮肤。去到那边,你首先要做的,是活下去。”

陈阳用力地点了点头,脱下自己的外套,将这件看似普通却蕴含着恐怖科技力量的长衫穿在身上。

衣服轻若无物,活动自如,除了贴身处传来的一丝凉意,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像温暖的潮水,包裹住了他的全身。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侦察。”

就在这时,另一名更年轻的技术专家走了过来,他手里提着一个银灰色的手提箱,箱体上没有任何标识,却散发着一种冷峻的科技感。

他将箱子放在操作台上,轻轻打开。

“嘶——”

陈阳看到箱子里的东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不是任何他认知中的武器或装备。

箱子内衬的黑色泡沫中,静静地躺着一个巴掌大小、通体漆黑的造物。

它拥有六片薄如刀锋的旋翼,和一个仿佛昆虫复眼般的头部,整体造型充满了仿生学的美感和致命的攻击性。

“代号‘蜻蜓’,微型仿生侦察无人机。”年轻专家介绍道,语气简洁而精准。

“全重一百二十克,六翼磁悬浮驱动,飞行噪音低于五分贝,在三米之外,人耳无法察觉。”

“头部集成4K高清光学镜头和军用级红外热成像双模式摄像头,可在五公里范围内,进行加密的实时图像传输。”

“内置AI辅助芯片,支持自主规划路径、规避障碍物,并能对动态目标进行自动锁定和跟踪。”

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子弹,精准地击中陈阳的认知。

五公里图传?AI自主飞行?这已经不是装备,这是科幻!

似乎是看出了他的震撼,年轻专家微微一笑,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蜻蜓”取了出来,放在手心。

“让我们看看它的实际效果。”

他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只是对着实验室的开放空间轻声说了一句:“启动,巡航模式。”

“嗡……”

一声几乎微不可闻的轻响。

那架“蜻蜓”如同被赋予了生命,六片旋翼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频率高速振动,悄无声息地从专家掌心垂直升起。

它没有一丝摇晃,稳定得像悬浮在空气中的一颗黑曜石。

紧接着,它动了。

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又像一个穿梭于林间的鬼魅,它以一种违反物理常识的灵巧姿态,在布满各种仪器和障碍物的实验室内高速穿行。

它时而贴着天花板的管线飞行,时而从桌椅的缝隙中一穿而过,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快得只留下一道道残影,却偏偏没有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在场的所有专家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抬头注视着这只在他们的心血结晶中自由翱翔的“幽灵”。

陈阳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眼前的景象,彻底颠覆了他对“无人机”这个词的理解。

“切换至宿主视角。”专家下达了新的指令。

操作台上方的一块巨型高清屏幕瞬间亮起。

屏幕上的画面,正是“蜻蜓”的实时视野。

那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清晰。

画面稳定得不像是在高速飞行,而是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托举着,平稳地在空中巡游。

陈阳甚至能看清远处一名研究员电脑屏幕上的代码,能看清金属桌面上一道道微米级的划痕,能看清一颗掉落在角落里,早已被人遗忘的灰尘。

这不是侦察。

这是上帝之眼。

“有了它,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你就拥有了单向的战场透明。”年轻专家的声音在陈-阳耳边响起,带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任何伏击,任何陷阱,在你面前都将无所遁形。”

陈阳紧紧攥住了拳头,指甲深陷入掌心。

他想起了那些在巷战中,被藏在暗处的机枪手成片扫倒的士兵。

如果……如果当时有它……

“那么,我该如何控制它?”陈阳的声音有些沙哑。

年轻专家没有回答,而是拿起了另一个物件。

那是一个看起来像是皮质的黑色护腕,造型简约,看不出任何特殊之处。

他将护腕戴在陈阳的左手手腕上。

“控制终端,与你的神经信号初步绑定。”专家解释道,“尝试一下,在心里想着‘开启屏幕’。”

陈阳将信将疑地照做。

下一秒,奇迹发生了。

护腕的表面,一层柔性的高清屏幕由虚转实,亮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的,正是“蜻蜓”的实时画面,旁边还罗列着飞行高度、电量、信号强度等各项参数。

“这……这是……”陈阳彻底失语了。

“它能采集你手臂表层的肌肉电信号,通过AI算法,将其转化为操作指令。简单的说,你的手势,甚至你的部分意念,都可以直接对它进行操控。”专家指了指屏幕,“同时,它还集成了你的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一旦你的心率、血压出现异常,或者你按下这个紧急求救键,信号会瞬间传回指挥部。”

他指着屏幕角落一个红色的感叹号图标。

“记住,陈阳同志。”专家的表情变得无比严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背后,是整个国家。”

这句话,像一道暖流,瞬间驱散了陈阳心中最后一丝孤独与恐惧。

他看着手腕上这个连接着两个时代的终端,看着屏幕里那只依旧在无声飞行的“蜻蜓”,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他为这超越时代的力量而感到深深震撼时,刘教授带着另一位专家走了过来。

这位专家的手里,捧着一个造型科幻、通体漆黑、比寻常手枪枪盒要稍大一些的箱子。

刘教授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那笑容里有欣慰,有期许,更有对即将展示的物品的绝对自信。

“侦察是为了更好地攻击。”

他看着陈阳,缓缓说道。

“陈阳同志,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为你准备的‘獠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