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唐骑铁血安西 >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 第十一章:直面主力
换源:


       唐骑新传:铁血安西第十一章:直面主力

伏击战大胜之后,安西军营地内一片欢腾。士卒们欢呼雀跃,相互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郑远却神情凝重,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吐蕃主力尚存,犹如一座未爆发的火山,必将掀起更猛烈的风暴。看着战场上被俘的吐蕃士兵,他们或受伤呻吟,或满脸沮丧,郑远心生一计,赶忙前往张议潮营帐。

进入营帐,郑远躬身行礼,说道:“将军,此次伏击虽大获全胜,但吐蕃主力未除,仍是心腹大患。末将以为,对待这些吐蕃俘虏,可施以优待之策。”

张议潮微微皱眉,目光中透着思索:“哦?郑远,你且详细说说。”

郑远抬起头,神情坚定:“将军,优待俘虏,一来可彰显我大唐仁义之师的风范,瓦解吐蕃军心,让他们知道只要投降就不会受到伤害,还会被优待,此为攻心之计;二来,这些俘虏能为我们提供吐蕃主力的情报,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接下来的大战。若能让他们心悦诚服,说不定还能为我所用。”

张议潮沉思片刻,缓缓点头:“郑远,你所言有理。就依你之计,给这些俘虏提供食物、医治伤病,以礼相待。但也要派人严加看守,以防不测。”

得到张议潮的认可,郑远立刻着手安排。他亲自到俘虏营,看着那些神情沮丧、戒备的吐蕃士兵,大声说道:“兄弟们,我大唐军队向来以仁义为本,今日虽与你们兵戎相见,但不会为难俘虏。你们将得到妥善的照顾。”随后,他又吩咐士兵为俘虏们分发食物和水,安排军医为受伤的俘虏医治。军医们迅速行动,穿梭在俘虏之间,仔细检查伤口、敷药包扎,动作娴熟而专注。那些受伤的吐蕃俘虏,原本痛苦的脸上,也因军医的悉心照料,渐渐舒缓了表情。

吐蕃俘虏们起初满脸狐疑,但随着安西军真诚的举动,他们的眼神渐渐发生了变化,戒备之心也有所松动。其中一名年长的俘虏忍不住问道:“你们为何要如此待我们?”郑远微笑着回答:“战争并非我们所愿,我们只希望能守护边疆安宁。你们与我们一样,都是血肉之躯,家中也有亲人。我们不想看到更多的伤亡。”这番话让不少俘虏动容,开始主动与安西军交流。一些俘虏开始讲述吐蕃军队内部的情况,从粮草储备到行军习惯,为安西军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与此同时,张议潮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吐蕃主力的进攻。他再次召集将领,分析局势。“吐蕃主力得知先锋覆没,定会怒不可遏,全力来攻。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张议潮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

郑远说道:“将军,吐蕃主力来势汹汹,我们可利用周边地形,再设几道防线。同时,加强斥候侦察,实时掌握敌军动向,以便及时调整战略。”

其他将领也纷纷建言献策,营帐内气氛热烈。最终,张议潮制定了详细的御敌策略。在关键要道设置了拒马、陷坑等障碍,这些拒马尖锐的顶端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敌军示威;陷坑则被巧妙地伪装起来,等待着敌军踏入。安排精锐弓箭手在两侧高地埋伏,他们藏身于山石与草木之间,眼神锐利,时刻准备着给敌军致命一击。又在后方部署了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各条防线。预备队的士兵们严阵以待,士气高昂,随时等待着冲锋陷阵的命令。

几日后,斥候传来急报:“吐蕃主力倾巢而出,约五万人马,正向我军杀来。”

张议潮神色凝重,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战斗状态。安西军迅速行动,按照既定部署,各就各位。士兵们神情坚毅,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眼神中透露出无畏的勇气。有的士兵轻轻抚摸着手中的长刀,仿佛在与它交流,汲取力量;有的则抬头望向远方,眼神坚定,做好了迎接战斗的准备。

吐蕃大军如乌云般压来,尘土蔽日。他们呐喊着,挥舞着武器,气势汹汹。张议潮站在阵前,望着敌军,大声喊道:“弟兄们,我们已击败其先锋,此次也定能让吐蕃主力有来无回!为了大唐,为了家乡,杀!”

安西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士气高昂。双方军队渐渐靠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吐蕃军队率先发动攻击,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张议潮沉着指挥,命令弓箭手放箭。顿时,箭如雨下,吐蕃骑兵纷纷落马。但吐蕃军攻势不减,前赴后继。马蹄声如雷,仿佛要将大地踏碎,吐蕃骑兵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试图冲破安西军的防线。

郑远带领一队精锐,趁吐蕃军混乱之际,从侧翼杀出。他们如猛虎入羊群,在敌阵中左冲右突,给吐蕃军造成了极大的混乱。郑远身先士卒,长刀挥舞,寒光闪烁,一连砍倒数名敌人。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仿佛要将敌军的士气彻底击垮。

张议潮见机,指挥主力部队全线出击。战场上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都拼尽了全力,谁也不肯后退一步,这场决定生死存亡的较量,究竟鹿死谁手,尚待分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