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 第一章 那些年,这些事
换源:


       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始了改革开放。农村开始撤销人民公社,城市的企业开始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曾经的粮票、食用油票和布票,正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的确良衣服和崂山可乐在城镇刮起了消费的热潮。作为革命老区的沂州县,也逐渐感受到了改革的气息,因为姑娘们的衣服一改蓝灰黑绿的风格,开始花花绿绿起来,物质上的开放带来了审美上的变更。八十年代的争奇斗艳给平淡的审美打上了绚烂的底色,满街的时髦青年,广东那边流行什么,传到沂州后本地人就学穿什么,灯笼裤、大头鞋和碎花裙曾经兴盛一时。

陈枫出生于80年代末的沂州,很不巧正好赶上了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断绝了家里想凑成好字的希望。陈枫的父母,是典型的双职工。父亲军人出身,复员转业后在一家县里的酒厂工作。母亲,是一所中学的老师。八十年代是物资短缺的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胆子大、肯吃苦的人率先富了起来,万元户是当时盛极一时的有钱人。

但是陈枫的父母比较传统,双职工已经很知足了,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生活。陈枫的爷爷,老红军出身,因为性格桀骜不驯,没能和当时的部队领导搞好关系,所以转业到老家,也就在蒙阴落叶归根了。性格决定命运,陈枫爷爷的同期兵不少已经升到了大校了。陈枫的爷爷,讲究棍棒之下出孝子,所以陈枫的老子陈建国也就早早的参军,然后就是转业和结婚生子。

陈枫家是福利分房,老式的筒子楼,各家各户基本把厨房就摆在了走廊里,每到做饭的时间叮叮当当的非常热闹。物资短缺的年代,但是攀比的风气尚没有流行起来。而且整个老式的筒子楼显得灰蒙蒙的,没有办法和21世纪的建筑风格相比,那个时期的审美是单一的,缺乏想象的。那个年代贫富差距不大,邻里关系也相对和睦。邻里之间会互相借东西,小到一把盐和几根柴,大到几十块钱。陈枫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虽然不富裕,但是平淡有爱。

床头的闹铃已经响了三次,又被陈枫摁掉了三次。

“小枫起床啦,赶紧起来吃饭,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陈枫的妈妈在房间外面叫着。

“老妈,让我再睡一会吧,5分钟后肯定起来。”陈枫睡眼惺忪,温暖的被窝已经把他封印在床上,周一到周五的每天早上都要和最后的5分钟做斗争,实在太难了。

沂州县地处中纬度区域,属于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沂州的春季还是有些清冷的,在家里随便对付了几口饭,陈枫揣着老妈给的20块钱,赶紧往公交站跑去,11路公交车全年风雨无阻。公交上已经满员没有座位了,陈枫只好准备在中间的车厢找了个位置杵着。

“嘿,小枫,你终于来啦”,大耳朵,平头,圆滚滚,戴着一副边框近视眼镜的王强,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拍了下陈枫的肩膀。王强是陈枫的初三同班同学,也是追求时尚的弄潮儿,上身是沂州一中的校服,下半身喇叭裤配大头皮鞋,在当时的中学来说是相当fashon的。

陈枫笑着说:“那是必须的,该来的,他总是会来的。真心不容易,你今天竟然比往常提早了10多分钟。”

话音刚落,突然公交一个急刹车,陈枫一个踉跄向前撞去,眼看就有屁股朝天、平沙落雁式的威胁,陈枫赶紧向旁边的扶手抓去。不过依然没有刹住,和前面站立的人有了次亲密接触,怀抱暖香,嘤咛一声,是个软妹纸。

陈枫赶紧说:“美女,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死陈枫,你撞痛我啦”,陈枫听到熟悉的声音,是老熟人,沂州一中的风云人物韩菲(沂州一中第一美,又称韩大家,品学兼优和美丽动人的女生)。

香风袭来,斯人依旧,漂亮的脸蛋,完美的身材比例,修长的手指,楚楚动人的眼眸。

“原来是菲菲,太对不起了,对不住了,要么你也撞我下作为补偿呗?”

“哼”韩菲说,“下午放学不许回家,陪我练乒乓球”。

“嗻,菲菲姐发话了,小的不能不从呀”,陈枫回答。

韩菲和陈枫从同一个幼儿园长大,然后是同一所小学和初中,是有长期革命友情基础的发小。乒乓球作为国球,基本上每个学生都会打两下,当然陈枫更喜欢运动的是足球,98年的法国足球世界杯也将如期而至。

王强赶紧凑过来,“韩大家,我是最好的陪练小球童,能不能给个机会啊”

“好吧,你和陈枫放学后一起过来,看本大小姐怎么虐死你们”,韩菲说。

陈枫说:“那不能的,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恋”。

韩菲哈哈笑了起来:“你还待你如初恋呢,继续保持你的母胎单身吧。”

韩菲同学,初三4班,是沂州一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大队长、学习标兵、沂州县乒乓球初中组亚军,全国化学奥赛金牌。学校恨不得把韩菲印在学校的宣传页上。

更要命的是,初三4班的韩菲和2班的李雪倩,是沂州一中初中部的校花,并称沂州双姝。在整个沂州一中的校花榜,肯定都妥妥的位列前十。在那个没有photoshop工具,没有网络滤镜,也没有医美的年代,漂亮是真实的,搞不了弄虚作假的。

11路公交车保持以往的速度驶向沂州一中。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快乐。在这个互联网尚没有普及的年代,贫富差距尚没有拉大,初三的生活虽然单调,但是足球、篮球和乒乓球几项简单的运动,已经让中学生很快乐很知足。

在初三的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讲解些题目,虽然陈枫在看着老师不停的写着数学演算过程,但是他的心早已经飞走了。在陈枫所有的学科中数学是最好的,奥赛数学是他非常喜欢的课程,陈枫最佩服的是德国数学家高斯(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为世界四大数学家)。

当然还有达芬奇,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意大利著名的画家、数学家、解剖学家、天文学家,一个举世无双的跨界天才。

“这帮老家伙怎么这么BT,我们现在学的数学,很多是来自一两百年前他们的著作。即使生活在现在,也是能横扫国内外数学界的大能”,陈枫无奈的想着。

“韩菲,这小女娘在古代也绝对是个狠角色,数学、物理和化学都是绝顶高手。化学干不过她呀,小女娘是化学奥赛的金牌得主。”

奥赛这东西,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做不了假的。而且奥赛是很讲究天赋的,能在全国和国际数学奥赛拿到金牌的,从来不是紧靠努力就能实现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聪明。

名人名言中“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其实还有下半句,也是最被掩藏的最重要部分,“很多时候这1%的灵感比99%的汗水更重要”。

虽然陈枫的数学基础和悟性是出类拔萃的,但是他并不想成为陈景润那样的大数学家,他更接地气的目标就是搞钱、搞钱、搞钱,成为一个快乐的富翁。

每次韩菲都会拿这事打击他,说他是一个满身铜臭味的商人。在古老的传统中的排序是“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是最低的。但是风水轮流转,谁又能想到21世纪时候,权力和资本紧密勾兑,商人翻身做主人,而且成为赫赫有名的买办阶层。

别太嚣张,没什么用(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国内是个讲人情的社会,讲究中庸之道,不懂得锦衣夜行的人是要吃苦头的。

多数人的焦虑,更多时候来自对未知的恐惧。虽然韩菲在沂州一中已经是最顶尖的存在,但是有时候也偶尔会对未来有些迷茫。这不是少年维特之烦恼,不过女孩的心思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可能是即将要告别初中生活,有些许的焦虑,也可能是为未来高中生活的兴奋与期待。

所谓生活:一半清欢,一半烟火。生活需要烟火,当然也需要静静的美好,而且不用刻意地去迎合,因为有趣的人能够相互迎合。多年以后,很多人会非常怀念这段无忧无虑的中学生活,只是当时并不能觉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