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昏迷在ICU的第十五天,脑电图纸带像一条被掐灭的烛芯,偶尔跳起一粒火星,又迅速暗下去。
父母把她的身份证、学生证、手机都收进透明塑封袋,像呈交物证。可他们不知道,真正要紧的东西藏在她枕头底下——一张折得极小的《旧唐书·上官昭容传》影印页,纸角已经被她指腹磨得发毛。
三个月前,她还是个普通大三女生,期末熬夜复习时忽然心跳过速,被送进医院。那天夜里,她第一次“断片”:再睁眼,自己跪在麟德殿冰凉的青砖上,手里捧着剜金朱笔,替武则天起草《垂拱集序》。宫灯如豆,落在她指甲上,照出一点月牙形的血痕——是刚才替圣后簪发时不小心划伤的。
此后,每一次心跳骤停,她就多一次“穿越”。有时在长安月下荡秋千,裙裾扫过满地落槐;有时在掖庭狱,替母亲擦去嘴角血迹。她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按进水里,再拎出来,肺里灌满两种时代的空气。
最后一次发作,是她在图书馆翻到“景龙四年,婉儿死于政变”那行字。血一下子涌上太阳穴,耳边全是箭羽破空声。她倒下前最后一句话,是对空气喊的:“别烧我的诗!”
现在,她躺在2025年的病房,却感觉自己正被反向献祭:现代的呼吸机、镇静剂、镇静泵,一滴滴把“上官昭容”从她的颅腔里抽走。脑电图偶尔窜高的那一下,其实是她在梦里夺门而逃——紫袍被火舌卷住,她赤脚奔向丹凤门,却撞进一面透明的ICU玻璃墙。
医生对家属说:再观察七天,如果仍无好转,就要考虑脑死亡判定。
而此刻,她的意识正悬在两种时间的裂缝里:
——那边,唐隆兵变已逼近,她听见李隆基的甲胄铿锵;
——这边,心电监护发出长而平的“滴——”,护士按下呼叫铃。
她忽然明白:所谓“献祭”,并不是谁把她扔进古代,而是古代不肯放她回来。
如果拔掉呼吸机,她就能彻底回到景龙四年的那场大火;如果继续插管,她就得亲手把那个执笔如剑的昭容杀掉,让自己只剩下一具现代空壳。
抉择卡在喉管,像一柄分叉的箭。
病房外,母亲攥着那份《旧唐书》的复印件哭到干呕。纸页背面,是女儿用铅笔写的几行小字:
“妈,如果我醒不过来,
别烧我的诗。
也别救我。
让我回去,
这一次,
她醒来那天,医院白炽灯像一排冰凉的月亮。医生问她姓名、年月,她只能摇头,像把整本记忆撕碎后扔进火盆,只剩一把灰。
可灰里还有火星。
她听见护士喊“婉儿”——不是身份证上那个“李绾”,而是“婉儿”。两个字像有人用指甲在她耳廓里轻轻一挠,酥、痒、又疼。她下意识应了一声,自己都愣住。
夜里第一次做梦。
梦里没有宫殿、没有箭雨,只有一片极深的蓝,像黎明前的海水。水面浮着一朵云,柔软得几乎透明,云里坐着一个少女,额间点着一点朱砂,正低头写字。
她看不见那支笔,也看不见纸,只见字句像墨鱼吐出的烟,一朵朵沉进蓝里,又浮上来,变成新的云。
少女忽然抬头,对她笑。那一瞬,她像照镜子——同样的眉峰、同样的唇珠,只是对方眼里有她读不懂的苍凉。
“你是谁?”她在梦里问。
“蓝云柔。”少女答,“也是你。”
醒来时,枕套湿了一片。她伸手去摸,指尖沾着极淡的墨香,像有人趁她睡着,把一句古诗按进她掌心。
第二天做核磁。机器轰隆,她闭眼,又看见那片蓝云。这一次云散开了,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小字——是她初中时抄过的《彩书怨》,也是史书里上官婉儿最出名的残句。
她明明什么都不记得,却跟着节奏在心里默念: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一念完,蓝云里忽然落下一片雪似的纸灰,贴在她眼睑上,冰凉。她猛地睁眼,核磁室的白光刺得流泪。
后来,护士推着治疗车经过,金属托盘里几支针剂哗啦一响,她脱口而出:“鎏金走银的小药盒……”——说完自己都怔住,因为病房里根本没有盒子。
记忆像被洪水冲垮的城墙,砖石全没了,只剩墙根几粒顽固的钉眼,还在原处等她。
夜里第三次梦。蓝云柔不再写字,而是向她伸手。指尖碰到的一瞬,所有断章同时亮起——
·她看见自己九岁,蹲在旧书摊前,用零花钱买下一本泛黄的《唐诗纪事》,只因为封底印了半阙“簪花小楷”。
·她看见自己十六岁,历史课讲到武周革命,同桌小声说“那个女官好惨”,她忽然趴在桌上哭到喘不过气。
·她看见大二那年,半夜刷微博,热搜是“上官婉儿墓被发现”,她盯着棺盖上“大唐故昭容上官氏”八个字,心脏停跳了三秒。
原来每一次“熟悉”都不是无缘无故,而是她早在十七年里,把那个名字一寸寸刻进骨缝。
蓝云柔最后对她说:
“你把我忘了,可我一直在替你记事。
现在,我把它们还给你——
如果你敢要。”
话音落下,整片蓝云轰然塌陷,化作一场墨雨。她伸手去接,雨点却在碰到皮肤的瞬间变成火,烧得她尖叫。
监护仪警报狂响。医生冲进来时,只见她睁着眼,瞳孔深得像两口新打的井,泪是黑的。
她张了张嘴,声音嘶哑,却准确无误地念出一句:
“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
——那是上官婉儿写给母亲郑氏的诗,史书里只留一句。
病房里所有人都愣住。而她望着天花板,终于明白:
不是她穿越成了古人,
而是那个古人,
一直住在她身体里,
替她背完了所有记忆,
等她醒来,
再把名字,
亲手还给她。
我想写完最后一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