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历史小说 > 视频通万古:我,颠覆万朝认知! > 第3章 兵圣孙武麻了:我的兵法怎么泄露了?
换源:


       这可是兵家圣典啊!

这些蛮夷,竟然也在学这个?

他们看得懂吗?他们配吗?

无数人心中升起了同样的疑问和一丝荒谬感。

突然,讲台上的“蛮夷”军官,点了一个学员的名字。

一名年轻的金发学员起立,他身姿挺拔,眼神锐利,显然是学员中的佼佼者。

他深吸一口气,在万朝瞩目之下,用一种极为蹩脚,但字字清晰的中文,一字一顿地念道:

“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时空。

这一刻,从春秋到大清,所有时空的武将勋贵,所有读过、研究过《孙子兵法》的文人谋士,全都愣住了。

他们的表情,从错愕,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汉末,许都。

刚刚结束一场军事会议的曹操,正端着酒杯,回味着今日的布局,脸上带着一丝得意的笑容。

天幕上那蹩脚的中文传来,他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

蜀汉,成都。

丞相府内,年迈的诸葛亮正为北伐的粮草问题而殚精竭虑,听到天幕之声,他手中的狼毫笔,微微一颤,一滴浓墨,滴落在地图之上。

大唐,天策府。

李世民与一众武将正在推演战局,听到这熟悉的字句,整个天策府,鸦雀无声。

……

这熟悉的字句,让无数历史长河中的风流人物,集体失声。

而在遥远的春秋时期,吴国都城郊外的一间茅屋里。

一位面容清瘦,眼神深邃的文士,正伏在案前,就着昏暗的油灯,在一片片打磨光滑的竹简上,用刻刀艰难地记录着自己的思想。

当听到天幕上那与自己心中所想,竹简所刻,一模一样的字句时。

他浑身剧震,如遭雷击。

“当啷”一声。

手中的刻刀,应声落地。

时空,仿佛在这一刻被天幕定格。

春秋,吴国。

茅屋之内,油灯的火苗轻轻跳动,映照着孙武那张写满了震惊与苍白的脸。

他死死地盯着天空之上那块巨大的光幕,心脏狂跳不止,几乎要从胸腔里蹦出来。

他缓缓低下头,视线落在自己面前的竹简上。

竹简上,用古朴的篆文,清晰地刻着——“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一字不差!

这……这怎么可能?

这是他呕心沥血,穷尽半生戎马与思索,才总结出的兵法总纲!

此书尚未完全写成,更未曾向除吴王阖闾之外的任何人泄露过一个字!

为何……为何会出现在天上?

为何会被那闻所未闻的后世蛮夷,当众诵读?

“妖术?鬼神?”

孙武的嘴唇微微颤抖,无数个念头在他脑海中疯狂碰撞。

“还是说……我窥见了……未来?”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固有的世界观。

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与迷茫,瞬间攫住了这位兵家圣哲的心。

难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重复某个既定的命运?

就在孙武心神激荡,几乎要陷入魔怔之时,天幕上的纪录片,仍在继续。

画面中,那些金发碧眼的蛮夷,开始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东西,来解析他的兵法。

【天幕注解:沙盘推演,一种通过模拟战场环境,进行战术演练的军事教学方法。】

只见那些蛮夷,在一个巨大的、堆砌着山川河流模型的“沙盘”上,摆放着各种颜色的小旗子和模型。

他们围绕着沙盘,激烈地争论着“诡道十三篇”的各种应用。

“我认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现代信息战中的体现,就是通过网络攻击,瘫痪敌方的指挥系统!”

“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心理战!‘能而示之不能’,就像我们在演习中,故意暴露一支佯动部队,吸引敌方主力,而真正的杀招,则从他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这些新奇的词汇和刁钻的角度,让孙武从最初的恐惧和愤怒中,慢慢地,生出了一丝……好奇。

他发现,这些后世蛮夷的某些理解,虽然用词古怪,但其内核,竟与自己不谋而合。

甚至,他们借助那些名为“图表”和“数据”的东西,进行的分析,比自己单纯的思索,更加精细,更加量化。

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想象过的解读方式!

……

时空切换至汉末,许都,丞相府。

曹操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刚刚给自己的得意之作《孙子略解》写下了最后一个注脚,正处于一种“天下英雄谁敌手”的自负之中。

看到天幕上那些蛮夷在班门弄斧,他先是轻蔑一笑。

“哼,蛮夷小儿,也敢妄谈兵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