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看着天幕上那蘑菇云缓缓升腾,脸上的表情精彩至极,像便秘三天终于通畅的复杂。那玩意儿的威力,简直超越了他对“神器”的全部想象。要知道,大秦锐士手中的青铜剑,最多也就十步之内取人性命。这…这核弹头,怕是能把一座山都夷为平地。
“这…这便是后世的‘神器’?”嬴政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语气中带着一丝敬畏,一丝向往。
一旁的李斯也早已是目瞪口呆,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说这哪里是“神器”,这简直就是“灭世之器”!
“陛下,此物威力巨大,臣以为…当立刻为钱学森立庙,尊其为…工业之神。”李斯拱手道,心中却在盘算着该如何改进冶炼技术,才能让大秦的武器也能沾上一点“神”气。
秦始皇闻言,龙颜大悦,大手一挥:“准,传朕旨意,李斯负责此事,务必将钱学森的庙宇修建得庄严肃穆,以示朕对‘工业之神’的敬重!”
顿了顿,老秦又补充道:“另外,采纳李斯的建议,先从冶炼技术入手,精进火器制造,训练工匠,整合资源…朕要让大秦的军队,也能用上这等‘神器’!”
“陛下圣明!”李斯连忙叩首,心中暗笑,这“工业之神”的头衔,总算是没白费。
与此同时,大唐皇宫。
李世民也被天幕上的洲际导弹吓得不轻,他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念叨着:“乖乖个隆地咚,这…这玩意儿要是落在长安城,朕的皇宫岂不是要变成一片废墟?”
一旁的魏征暗笑,心说陛下您老人家终于也有害怕的时候了?
“陛下,淡定,淡定!”魏征捋着胡须,慢悠悠地说道,“这东西威力虽大,但毕竟是后世之物,我大唐如今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怕它作甚?”
李世民一听,觉得魏征说的也有道理,便停下脚步,一把抓住魏征的胳膊:“玄成,你说的对,不过…这华夏后世能拥有如此重器,朕心甚慰啊!如此一来,便再无外敌敢犯我华夏疆土!”
说着,李世民又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拍了拍魏征的肩膀,开玩笑道:“玄成,你说…朕是不是在做梦?要不你来‘喷’醒朕?”
魏征嘴角抽搐了一下,心说陛下您老人家饶了我吧,我可不想再被您拉去玄武门溜达一圈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并非虚妄。”长孙无忌在一旁说道,“华夏后世能有如此成就,实乃我等先辈之福。陛下当下令六部,广寻能工巧匠和军事人才,若能使武器威力翻倍者,加官进爵,赏金万两!”
李世民闻言,连连点头:“辅机言之有理,朕还要与你一同商议,为那钱学森封神立庙之事…此等功绩,堪比神明,当名垂青史。”
而在大明,紫禁城。
朱元璋看着天幕上“两弹一星”的画面,心跳如擂鼓,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曾引以为傲的“神机营”,在后世的“两弹一星”面前,简直就是小打小闹。
“标儿!你看看!你看看!”老朱指着天幕,激动地说道,“这…这简直是不可思议,咱曾以为‘神机营’已是极限,没想到…后世竟然能造出如此恐怖的东西!”
朱标也是一脸震惊,他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说道:“父皇…这钱学森…当真如此厉害?”
“何止是厉害!简直是…神人也…”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咱之前就说过,钱学森配享太庙,咱还要在祭拜历代明君时,亲自为他敬上十杯酒!”
相较于以上几位的震惊和崇敬,乾隆皇帝则显得格外“淡定”。
“不就是个…能放炮仗的大铁疙瘩吗?有什么好稀奇的?”乾隆爷捋着胡须,一脸不屑地说道,“朕在位期间,大力推广高产玉米、红薯,使人口达到两亿,这才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奇技淫巧’,简直是多此一举!”
一旁的和珅连忙附和道:“皇上圣明,奴才也觉得…那些搞研究的,都是些不知变通的呆子。能打仗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八旗勇士,靠的是皇上的洪福啊。”
乾隆爷听了,更加得意,他哈哈大笑:“和珅呐和珅,还是你懂朕的心思,赏,赏你一个玉如意!”
和珅连忙跪谢:“奴才谢主隆恩。”
就在各朝帝王心思各异之时,天幕上的画面再次变幻。
“世界强敌环伺,华夏为何屹立不倒?国家的底牌有哪些?”
一行醒目的文字出现在天幕之上,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紧接着,一组数据出现在天幕上:
“14亿华夏人一年需消耗5亿吨粮食。”
“嘶…”
各朝古人看到这组数据,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他们从未想过,人口竟然能够增长到如此庞大的数字!要知道,在古代,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人口增长的最大瓶颈。
“这…这怎么可能?”秦始皇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14亿人?朕的大秦,才不过2000万人口啊…”
李斯在一旁安慰道:“陛下…这可是两千年发展的成果啊。”
秦始皇闻言,点了点头,但心中的震撼却久久无法平息。他继而敏锐地捕捉到“国家的底牌有哪些?”这句话,心中暗想:除了“两弹一星”,华夏后世,可能还有其他足以改变国运的工业技术!
想到这里,老秦的眼神再次变得炽热起来,他紧紧盯着天幕,期待着天幕能够揭示更多的秘密。
他心里嘀咕着,朕倒要看看,这华夏后世,究竟还有多少朕不知道的秘密,朕的大秦,又要如何才能赶上他们的脚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