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1960:从卡车学徒到工业巨子 > 第11章 黑灯瞎火,咱们自己点灯!
换源:


       夜风卷着尘土,吹得那块充当银幕的白布猎猎作响,像一面投降的白旗。

人群的骚动从窃窃私语汇聚成一片嗡嗡的嘈杂,孩子尖利的哭声刺破夜空,老人的抱怨更是毫不留情:“这年头,连看场电影都看不安生!这日子还有什么盼头?”

周德海提着一盏昏黄的马灯,慢悠悠地从人群中踱步上前,灯光在他那张刻板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安静!设备老化,这个问题早就存在,是隐患!想修?可以,打报告,等上级批件下来,一切按规矩办。谁要是敢擅自乱动,出了任何问题,记住,组织上可不会替你兜底!”

他的目光如探照灯般缓缓扫过一张张失望的脸,所到之处,抱怨声立刻低了下去。

人们敢怒不敢言,只能把头埋得更深。

“狗屁的批件!”角落里,一声压抑的怒骂炸响。

王铁柱魁梧的身躯从板凳上弹起,粗糙的大手攥得咯吱作响,“等他那批件下来,黄花菜都凉了!没看见孩子们都哭破喉咙了吗!”他怒气冲冲地转身,正撞见不知何时已蹲在发电机旁的周向东,眼中瞬间燃起一丝希望,急切地压低声音问:“向东,你真能修?”

周向东没有抬头,指尖正轻轻触碰着发电机冰冷的碳刷槽。

就在指尖接触的刹那,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蓝色光幕在脑海中弹出:【诊断报告:碳刷过度磨损导致断裂,接触不良。

建议:立刻重塑或更换。】

他低声回应,语气沉稳得不像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能修,但不能明着修。”

“我给你望风!”王铁柱没有丝毫犹豫,牙关一咬,

夜色渐深,家属区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只剩下巡逻的民兵队手电筒光柱偶尔划破黑暗。

王铁柱借着“巡查油料库”的名义,提着马灯,刻意加重脚步,绕着配电房整整走了三圈。

直到确认周德海的民兵队收哨返回,他才对着黑暗中的角落打了个隐晦的手势。

一道黑影敏捷地撬开配电房老旧的侧窗,悄无声息地翻了进去。

周向东用嘴咬着手电筒,将光束压到最低,精准地照在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上。

他从随身携带的帆布工具包里取出几样不起眼的工具,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启动,微型零件重塑!”

瞬间,他的意识仿佛被抽离,沉入一个由无数数据流构成的虚拟空间。

一段铜丝,一片弹簧钢片,在他的意念操控下,被无形的力场反复锻打、拉伸、塑形。

系统光幕上,碳刷的尺寸参数在飞速跳动,直至误差被锁定在惊人的0.1毫米之内。

现实中,他的双手化作了最精密的仪器。

锉刀的每一次打磨,焊枪的每一次点触,都像是演练了千百遍般精准无误。

就在他全神贯注之时,身后突然多了一道影子。

周向东浑身一僵,手电筒光束险些晃动。

“别用明火,容易留下痕迹。”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李师傅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外,他没有进来,只是默默地从门缝里递进一块巴掌大的绝缘胶皮。

周向东一怔。

李师傅却摆了摆手,转身融入黑暗:“我什么都没看见,你也别说是我给的。”

凌晨两点整,当周向东将重塑的碳刷稳稳嵌入卡槽,合上外壳的瞬间,他猛地向后一推总闸。

沉寂了数小时的发电机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吼,随即,配电房顶上那盏作为指示灯的灯泡“啪”地一声,迸发出刺眼的光芒。

光线如同潮水,瞬间席卷了整片沉睡的厂区,将黑夜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

第二天傍晚,电影如期放映。

当熟悉的片头音乐响起,孩子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尖叫着冲向银幕背面,追逐着光影嬉戏。

老人们则悄悄抹着眼角,用力地鼓着掌。

周德海站在人群外围,脸色铁青得像是锅底,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夸赞,是“技术组的老师傅连夜抢修,救了大家的周末”。

电影散场,人潮散去。

苏晓梅悄然走到周向东身边,将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条飞快地塞进他手里,声音轻得像一阵风:“你修好的不只是发电机,是人心。”她脚步顿了顿,又飞快地低声补了一句,带着一丝难言的警告,“我爸以前……也最喜欢在野外抢修设备,直到后来,他被叫去‘谈话’。”

周向东心头猛地一震,正想追问那句“谈话”是什么意思,苏晓梅已经快步消失在夜色里。

与此同时,脑海中,冰冷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叮!

支线任务“点亮黑暗”已完成!

奖励:“应急能源模块”,临时提升所有设备修复效率30%,持续72小时。】

光幕还未消散,一条前所未有的金色任务框赫然浮现:【时代任务·一:三线建设的前奏——储备机械人才。

目标:三个月内,培养出至少五名能够独立操作车床的青年工人。】

周向东猛地抬头,越过稀疏的人影,望向远处灯火通明的厂区。

冰冷的钢铁厂房,在高耸的烟囱下,此刻竟像一头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

他的目光变得前所未有的锐利,一个新的、更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疯狂滋生。

要完成这个时代任务,只靠偷偷摸摸的修理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一个能接触到核心设备和人员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