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论坛爆了。
导火索是一则匿名贴——A大顶流学霸沈琅论文涉嫌抄袭前搭档研究成果,已被举报至校学术委员会。
评论区里,节奏带得飞快:
【沈琅?那个恋爱建模第一人?】
【他也会抄?那我们还相信什么科研清白?】
【听说举报人是他前搭档林晟,两人早年联合做过一个决策算法模型。】
【楼主爆料说,那篇论文还获得了校内科研金奖……】
教务处确实收到了举报材料。
林知鹤从系统面板上看到了提示:
【主线突发任务!“清除学术污点”,沈琅遭受抄袭举报,请协助其公开反证,并解锁“国家智库科研副本”。】
她当场冲出自习室,手机差点砸在地上。
沈琅正好从学术楼出来,看她气冲冲地走来,淡声开口:
“我猜你已经看到论坛了。”
林知鹤:“你干嘛不澄清?”
沈琅:“他说的部分算法,我们的确一起探讨过。但最终代码是我独立写的,他没参与任何建模验证。”
林知鹤咬牙:“你这是当搭档,他这是拿你当垫脚石!”
系统:[建议使用“高维知识图谱构建模块”,对比论文核心结构与数据源,进行实时反剽窃建模验证。]
她:“打开系统,开启全站比对!”
五分钟后,系统生成报告——
目标论文原创度96.4%,涉嫌引用未声明段落源自举报人2020年开题演讲材料,仅为概念同源,未构成剽窃。建议反提交至教务处,申请正式听证。
听证会当天,林晟装作理性开场:“我并非无的放矢,只是那篇模型思路与我当年研究几乎一致,若非我先提出,他不会有灵感。”
沈琅没有解释太多,而是投影出一组三维建模模拟:
“我们可以看到,我的模型使用了独立变量ε,对应林知鹤提出的‘情绪偏移参数’,这在你2018年的模型里并不存在。”
林晟皱眉:“可你建模逻辑路径——”
沈琅冷静反击:“逻辑路径相似,并不能说明原创者是你,就像平行宇宙里两人都发明了轮子,不能说你用方形的,我就只能用三角。”
林知鹤:“而且他还不会算导数。”
全场静默。
评委团成员私下交流了一下,一致表示:“从建模结构、参数独创性和验证路径来看,此次举报证据不足,维持沈琅论文的原创有效性。”
林晟当场变脸,话还没说出口,沈琅补了一句:
“你的原始开题稿我也看了。那叫‘构想’,不是‘模型’。”
“我当年没戳破你,是因为还把你当朋友。”
听证会结束后,论坛开始反转。
【沈琅以一敌百,靠数据说话,打脸全靠建模。】
【林知鹤全程护夫型辩护,甚至质问“他都不会算导数”,我哭死。】
【我们不懂科研,但我们懂正义。】
当天晚上,系统跳出提示:
【恭喜宿主成功完成“清除学术污点”任务。】
【奖励:科研智库合作通道开启。】
【即将接入“国家情绪大数据实验室”临时席位。】
沈琅望向林知鹤:“下一步,我们要不要一起做点真的有用的东西?”
林知鹤眨眨眼:“我以为我们已经在做了。”
“只是现在要从建模恋爱,变成建模国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