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赛进入第二阶段,对手为M国验舰理工天才少年团队——“M-Breakers”。
他们的高智系统,号称全球最接近“类脑结构”的计算模型。主创Zane年仅17岁,是MIT破格录取的“天才脑建构者”,有个狂妄口号:“世界没有难题,只有人脑不够用。”
主持人宣读本轮题目:“请选手在无外部硬件辅助下,完成对不稳定社交网络节点的动态推演建模,预测冲突爆发点。”
规则限制:不允许使用系统、设备,仅限靠人脑建模与手写推演。
M-Breakers团队集体冷笑:“他们没我们那种天赋神经元图谱。输了别哭就好。”
但Z国代表队——只有沈琅一人登台。
林知鹤惊愕:“他疯了?不带我?不带系统?”
台上,沈琅脱下耳麦,递出电子笔,面对空白电子屏幕。
全场鸦雀无声,他抬手的瞬间,数学学霸系统低语提示:
【激活“裸脑建模”模式!注意当前为极限演算状态,将引发“神经疲劳”,是否继续?】
沈琅:继续。
他用逻辑树的方式写出公式,在十米长屏上推导出社交网络的非线性传播图谱。
他推导“影响系数”,定义“社交噪音场”,建模“裂变核心变量”。
手速如风,逻辑闭环,评委惊得下巴都快掉了
Zane嗤笑:“噱头罢了。他脑子又不是高智。”
三分钟后,沈琅模型亮起光环——模拟精度达96.1%,领先高智2.3%!
全场哗然,M国队愣住,主持人当场大喊:“他……用脑子建模超越了高智?!”
沈琅手抖了下,系统突然提示:
【警告!使用超常思维模式引发“神经系统预警”,检测到隐藏属性你大脑具备“类图灵结构”潜能,是否解锁?】
他一边按压太阳穴一边说:“下次别一口气给我所有警告。”
系统:“你没有选择,我也没按钮。”
林知鹤冲上台扶住他:“你疯了……知道那是什么等级的模型吗?你大脑怎么承受得住的?”
沈琅喘了口气:“靠你给的糖。”
他前一天吃了一整盒她送的“高糖巧克力数学脑补糖”,结果真的回血了。
比赛方后台系统监控报告:
“M国代表M-Breakers使用‘深度模拟库’,涉嫌提前训练数据集。”
林知鹤眼神一冷:“Zane用了我高一开发、后来被封存的‘灰箱变量模拟程序’。”
Zane:“你才是那份数据原作者?”
林知鹤:“你那套系统里的变量标记我一眼认出,是我设计的早期残本。”
评委组当即调查,M国队退赛处理,全球热搜刷屏:
#Z国代表裸脑超越高智##MIT队偷用华裔女生废稿被识破#
比赛结束后,沈琅安静地坐在旅馆窗边,望着夜色。
林知鹤走过去,将热牛奶递给他。
他说:“我感觉自己脑子像被拖车碾过三十遍。”
她靠在他旁边,笑着说:“我记得有人说‘我脑子比高智好用’。”
沈琅叹气:“可高智不会头疼。”
系统冷不丁跳出提示:
【系统推荐疗愈措施!宿主进行20分钟深度牵手心率同步,将有效缓解神经疲劳】
沈琅转头看她:“牵手缓解神经疲劳?”
林知鹤:“你现在的样子,比你裸脑建模那会儿更傻。”
她轻轻牵起他的手。
沈琅不再说话,只是安静地握着,掌心的温度一点点传来——不止降温,也让人心安。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