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鹤带队72小时连续奋战,终于完成了数模大赛的初审方案提交。
全队喝完奶茶一杯接一杯,气氛堪比深夜火锅局。
结果第二天清晨,论坛一条爆帖把整个A大学生科研圈都炸了,《震惊!林知鹤团队疑似“空降资源”,疑走后门进入国赛核心评审通道?!》
配图是一张看起来很“实锤”的截图:“项目备注是由沈琅副导亲自推荐,内部优先审阅处理。”
A大群众震惊三连——
【不是吧不是吧,这种学霸天花板也能走后门?】
【她不是用‘系统’开挂了吗?难道双重buff叠加???】
【有没有搞错,我熬夜肝论文两个月,还排不上初审!】
林知鹤本人看到热帖时,正在食堂吃豆浆油条。
她差点被油条噎死:“我什么时候走的门?我连楼门都没走,一直蹲实验室!”
沈琅看了她一眼,语气淡淡:“是我报备时备注了项目资料,方便评审流程。”
林知鹤:“你直接写推荐了?”
沈琅点头:“我确实推荐了你。因为你比起去年我带的研究生,更值得被看到。”
林知鹤:“……”这话她要是传出去,能直接登上科研CP榜TOP1。
但热帖带来的影响并不轻。
系统立即弹窗提示:
【叮!触发紧急副线任务!“正名反击战”】
【任务目标:在建模展示答辩中,击败本校另一王牌战队“灰域”,以高分夺得榜首,逆转舆论!】
【奖励:“模型自适应优化”插件、系统语音助手(科研模式)】
林知鹤:“……你系统真会挑时候下任务。”
沈琅:“怕不怕?”
林知鹤咬了一口油条,眯眼笑:“我怕?我连多项式拟合都能拐出恋爱函数来,我怕个毛线。”
与此同时,那个传说中的“灰域”战队,也在另一个自习室里放下了手里的打印资料。
队长林乔言,男,数学系研一学霸,走哪都带个复古机械表和冷脸。
他看着热帖,眉头微挑:“林知鹤?”
副队员淡淡一笑:“对,但是她的搭档沈琅以前跟你是奥赛对手,后来他突然销声匿迹,没想到今年卷土重来。”
林乔言语气平静:“他以前不差,但我们的新模型——可不是随便人能对付的。”
“还有,”他低声道,“我倒要看看,‘他到底凭什么’。”
三天后,数模大赛校内答辩现场。
各大战队云集,全校观摩,甚至连数学院的几位老教授都来了。
“灰域”战队率先上台,展示的是一套结合机器学习与城市交通预测的复合模型,逻辑严谨,数据精密,PPT排版美得像Nature期刊首页。
全场掌声雷动。
接下来——林知鹤队。
五人齐上,沈琅站最后,林知鹤在中间,开口就是一句:“大家好,我们这次提交的课题是《多维数据驱动下的城市热岛效应智能缓解策略建模》,简称……城市降温开挂大法。”
台下观众:“???”
她话音一落,系统语音助手首次上线,用一本正经的女声说:“欢迎进入科研语音协作系统:本次汇报将全程启用数据播报模式,请主持人稳住节奏,别让自己社死。”
观众先是一愣,随后笑声四起。
然后——就是一波接一波的技术暴击。
皮衣机车女用5分钟展示了自研的数据清洗算法,让全场教授点头称赞。
文艺青年演示图神经网络模拟动态温差图像,视觉效果堪比大片预告片。
林知鹤总结发言:“我们的模型不仅追求预测准确率,也强调优化方案的可落地性。数据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改变生活。”
段宏教授:“这个女孩……有点东西。”
喜子言教授:“沈琅以前不是我们弃用的项目队长吗?这水平,谁弃谁啊?”
沈琅压轴一句:“她值得这个舞台。”
最终评分——林知鹤队98.3分,灰域队:94.7分
全场哗然。
灰域的队长林乔言在活动结束后站在后台,沉默了一秒,嘴角终于轻轻弯了一下:“他比以前……更强了。”
林知鹤此刻,正在后台对系统比中指。
“别再出什么爆点任务了行吗,我的咖啡续命额度快到上限了!”
系统愉快提示:
【叮~任务完成,奖励到账,科研狂飙下一站:国家重点项目“青年建模创新计划”】
【宿主,请继续保持人设与顶级头脑同步在线~】
林知鹤抱头。
“救命,我真的只是来上大学的!”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