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谁说女娃赔钱货?我重返九零甘当女儿奴 > 第3章 陆子峰的生意经
换源:


       “真好!”

陆子峰感慨一声,心中柔软。

他坐在床头,看着母女二人两张沉沉的睡脸,陆子峰简直是百看不厌,就好像身前的是什么稀世美景一般,怎么也看不够。

那一副女儿奴,老婆奴的模样看的一旁的小舅子李卫国嘴角直么抽抽。

先前陆子谦因为生儿子的问题没少和姐姐李佳妮计较,甚至动手的时候也有过不少次,身为一个男人李卫国也大概能了解陆子峰求子心切的迫切心情。

但和当下这一副女儿奴的表现相比,实在是反差太大了。

“姐夫……”

李卫国张了张嘴,刚想说点啥。

“602床,把住院费交一下,一共三天的住院费26块7毛。”

一个护士探头进来,高声说了一句。

陆子峰一愣,下意识的就要跟出去,只是前脚还没迈出去门槛子就尬住了。没得办法,目前正在国营厂上班的陆子峰和父母一起居住。既然没分家,那么管家的钱自然是交给徐桂芬的。

而刚刚自个儿和老娘吵了一架,徐桂芬骂骂咧咧的回了家。

以至于陆子峰现在的兜里比脸还干净,根本拿不出交住院的钱来。索性,一旁的李卫国心思活络,看出了陆子峰的窘迫,连忙道:“姐夫,我这儿有,这三十块钱你拿去先交钱,就当我这个小舅子随份子了。”

陆子峰咧嘴一笑,他也没客套。

伸手接过李卫国递过来的三张大团结跟着护士下楼去缴费,只是陆子峰心中苦笑,他做梦也没想到后来事业有成的公司老总竟然被眼下区区三十块钱给难住了。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

这辈子,既然他陆子峰决定一定要将妻女宠上天,让她们过上好日子,那就必须搞钱,否则的话,没有物质基础做依靠的未来全都是在画大饼。

不过到底要咋搞这第一桶金呢?

说实话,陆子峰脑子里有太多的点子可以让他在这个时代中一夜暴富。

超越时代几十年的阅历跟经验,是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

在九二年,这他娘的就是王炸。

而陆子谦比谁都清楚,这首当其冲的就是九二年发行的疯狂发财证。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几乎对这件事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深刻印象,暴赚的自然志得意满,而痛失良机,瞻前顾后的则是捶胸顿足。

因为九二发财证暴富起来的百万富翁,甚至于是千万富翁不胜枚举。

但是这之前,第一桶金从哪里来?

回去的路上,陆子峰冥思苦想,要在短时间内积累起第一桶金来对他来说不要太容易,但说实话,陆子峰一点也不想走歪门邪道。

上辈子走过弯路的陆总很明白,身家干干净净,财产来历清白,对于白手起家想要更进一步发展的创业者来说,其实还是挺重要的。

偷鸡摸狗的捞偏门的确有可能一夜暴富,但在事业达到峰值想要更进一步的时候,怕是会凭空生出很多阻力。毕竟,九十年代的国家发展需要有良心,有良知,有能力的企业家,而不是一些只知道偷鸡摸狗的不法之徒。

不过当陆子峰从门诊走过,瞧见正在医院小卖部打电话的小舅子李卫国的时候,他的眸光闪了闪,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等到李卫国挂断电话。

“卫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现在下海了吧。”

陆子峰开口问道。

这是这两天市面儿上最流行的词儿。

这么说吧,就拿相亲市场来打比方,以前的相亲市场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司机,国企在编职工,其次是医生,律师等职业。而选择下海做小买卖的压根就不受待见,保不齐背后还得嘀咕你几句投机倒把的投机分子,扣上一口大帽子。

而随着国家改开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下的相亲市场最流行的却是‘个体户’,就是先前不受待见的投机分子。

没得办法。

随着八几年第一个万元户的出现,着实刺激了一下因为改开而停滞不前的经济。沿海地区的小商品贸易飞速发展,刺激内地的经济腾飞。

于是,辞职下海毫不意外的成为了九十年代初期最时髦的名词。

“对,姐夫,去年下海的,做点小买卖,比不上你国营厂职工收入稳定,就是混口饭吃。”

“我原来不是国营服装厂的临时编制嘛,挣得不多,索性就下海了。现在靠着原来的渠道做点服装批发的生意。”李卫国挂断电话,没想到姐夫陆子峰竟然会关心他,下意识的回答了一句。

闻声,陆子峰点点头。

虽然上辈子两家因为老婆李佳妮意外去世的缘故导致老死不相往来,但对这个小舅子,陆子峰还是多少知道点的。

虽说干着服装买卖的李卫国没有大富大贵,但也算混的身家殷实。

于是,他笑了笑,开口道:“干点服装生意挺好,下海总比国营厂的临时编制要强。虽说收入不如在厂里上班稳定,但勤劳致富嘛。”

一听这话,李卫国抿了民嘴,只觉得有点发苦。

“嗨,姐夫,别提了,真要是能勤劳致富,那咱也不是懒蛋好歹也给他整出来个金山银山。”

“可姐夫,你别下海容易,但真做起生意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现在的服装生意可是不好做啊,不像是头两年了,躺着就把钱挣了。”

“你不知道,姐夫,之前我拉着饥荒从国营服装厂批发出来的衣服到现在还有五百多套呢,压了快俩月了清不掉,都快愁死我了。”

李卫国越说,嘴里头的苦水感觉越苦。

没得办法,谁能想到去年他李卫国下海干服装生意的时候还挣了不少,以为是捡到了个金鸡蛋呢。谁曾想到,这才不到一年的光景买卖就不好干了。

对此,陆子峰一笑。

他当然知道李卫国心里头咋想的。

没办法,沿海地区发展日新月异,一天一个样。

尤其是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之后,层出不穷的民营服装厂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一茬接一茬。而内陆地区的国营企业还躺在前两年的功劳簿上吃老本,还等着各地的经销商如前两年一样一窝蜂的上前排着队等着拉货。

只可惜,国内的经济环境发展日新月异。

沿海地区的民营服装厂冲击下大环境早就不是前两年的样子。等到国营服装厂的东西卖不出去才后知后觉。

但就算是这样可惜也晚了。

样式落后,跟不上潮流,瞬间就被淘汰出了国内市场。

就算是国营厂降低了价格,销量也大不如前,只能批发给如小舅子李卫国这样的小商贩,但就算如此,除了国营厂的金字招牌之外,生产的服装落伍,在市场上自然没有竞争力。

“不如我给你想个办法?”

一听这话,李卫国顿时就愣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