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我这儿有办法。”陆子峰眨眨眼,故作神秘。

“一套市价五六十块钱的西装外套,如果走正常渠道采购,怎么也得四十起步。”

“可我这儿能给您保证,三十块一套——还是改造之后的新潮款式,穿出去不比那些国营厂新出的工装差。前提是……”

他故意一顿,想让赵援朝自己问。

“前提是什么?”赵援朝果然心动。

“得预付50%的定金。这样我们才能先拿到材料并改装。”

“您放心,就这么一批,我只冲着咱们粮食局的福利定向供应,其实是冲着赵科长你当初救火那情分来的,不然我还真舍不得这个价。”

赵援朝虽说是个管仓储福利的科长,最关心的自然是能不能给单位省钱、还能让领导们挑不出刺。

这个价钱确实划算,与其去老厂批货,还不如直接找陆子峰。

更何况,上次粮仓失火,他一直记着陆子峰的情。

“行啊,小陆,你有样衣没?”

赵援朝还是小心,“先拿几套让我们领导和职工看看。”

“要真不错,就先来一百套试试看。”

“一百套?”

陆子峰挑了下眉,没想到他敢一次下这么大单。

看样子,对方是想借这事在单位露露脸。

“好,那就一百套。穿得好,咱们再加。”

“没问题!”陆子峰高兴得很,马上握手。

“赵科长,三天内我就把样衣送去粮食局。”

“行,我等你三天。”

“一言为定。”

天黑后,李卫国和王秀芹在旅馆门口等陆子峰。

“姐夫,你回来了。”李卫国迎上去。

陆子峰看了看王秀芹的黑眼圈,问:“开始改了?”

“早开始了,”王秀芹打哈欠说,“你让我挑最旧最难卖的,我在仓库选了十几件,一回来就动手。”

“辛苦了。明天得加快,赶出样衣,后天去粮食局。”

“我手都抖了,”王秀芹苦笑,“你那设计太特别,我按图一点点拆,才缝了几件。”

她打开麻袋,里面是改好的十几件西装。

灰色翻成彩色内衬,更活泼,有点港风。

袖口、领口也加了些小巧思,时髦不少。

李卫国拿起一件左看右看,虽有点花哨,但比市面那些老西装好看多了。

“还真像回事。”

“比你想的好看吧?”陆子峰笑了,“这才是这几年最潮的。”

“就是太麻烦了,”王秀芹皱眉,“照你这法子改,一天改不了几件。”

“不急。先从那300件里挑100件改,剩下的再说。只要粮食局这单拿下,咱们就有钱有出路。”

李卫国一听“订单”眼睛都亮了:“啥大单啊?”

“一百套起步,一套三十,定金先给一半。”

“啥?那就是三千块钱定金?”李卫国眼睛瞪圆,要知道三千块在九二年可绝对算是一笔大数目了!

“你就等着数钱吧!”陆子峰笑了笑,回头望向大厅另一侧,随即低声道,“卫国,秀芹,你们看好东西,我上去看看佳妮。”

病房里,李佳妮正靠在床头哺乳,怀里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二宝。见丈夫进门,她不知为何先是一愣,随即眸子里浮现出一抹担忧。

“峰哥,咱们……还好吧?妈那边……”

自从二宝出生后,婆婆徐桂芬一直态度恶劣,甚至三番两次到医院闹。李佳妮生产完本就虚弱,在病房里常常担惊受怕,就担心婆婆再过来撒泼。

“放心,一切有我在。”陆子峰柔声说道,蹲下身轻抚了抚李佳妮的头发,又替她掖了掖被角,“你先养好身子,啥也别管。”

李佳妮眼眶微红,她终究是没多问。丈夫这两天的变化,她看在眼里,却又不敢完全信,只能暗暗祈祷,这次他别再变回那个暴躁、只知道要儿子的“前陆子峰”。

“你好好歇着,明儿我再回来陪你。”陆子峰凑过去,在她额头轻轻落下一吻。正打算离开,却听见楼道里不知谁大喊一句:

“徐桂芬来啦!又来了!”

李佳妮身形一抖,紧张地攥紧床单:“你妈……她怎么又来?”

“别怕。”陆子峰快步走出病房,正想去楼道拦着,哪知徐桂芬已经闹哄哄地杀到病房门口,一张口就高声尖叫:

“逆子!好啊,听说你拿着李卫国给的什么三十块住院费不当钱花,还买什么缝纫机,想开铺子养外人?你个不孝玩意儿!把我老陆家的钱都败光了,你还想不想要这个家?”

徐桂芬是典型的农村泼辣妇人,噼里啪啦一通骂,恨不得把这一层病房的人都给吵醒。

李佳妮刚动一下便疼得掉泪,却仍想下床拦人。

徐桂芬在病房怒骂:“花钱给外人?李佳妮生的还是个赔钱货!”

陆子峰强忍怒火:“妈,钱是我借的,佳妮没乱花!”

徐桂芬不依不饶,冲进病房要打翻暖水瓶,李佳妮吓得紧抱孩子。

陆子峰拦下怒喝:“妈,太过分了!”

徐桂芬喊道:“要么离婚,要么都滚!”

病房一片寂静。

陆子峰弯腰捡起妻子的旧布鞋:“行,分家,我带佳妮走!”

众人错愕,李佳妮满脸羞愧。

搬家后却无处可去,李卫国房子太小。陆子峰决定找赵援朝借粮站后头的废仓库暂住。赵念旧情,象征性收租,帮他办妥手续。

李佳妮虽心如刀绞,却知道:只有彻底离开,才能不再受辱。

一转眼,陆子峰将铺盖席子往仓库的地铺上一放,找来了石灰和木板,稍微一捯饬,就把两条破长凳拼成了临时床。

李佳妮则抱着刚满月没几天的二宝坐在一边,心里五味杂陈,可也多少有点踏实——不用再提心吊胆看婆婆脸色,灰扑扑的仓库,反而让她觉得更舒心了几分。

仓库外头,挂着新钉上的一块招牌——“红星改制坊”。

这是陆子峰灵机一动想的名字:既想沾点国营老厂子的余韵,也多多少少传递一种“红火”的希冀,在这年代听上去不算奇怪。

“姐夫,你真打算在这儿开工?”李卫国看着那一扇扇旧铁门和满地的尘土,皱眉不已。

“别看这仓库破,开阔通风,有门可锁,还能放机器。”陆子峰扬眉笑道,“改衣、拉货都方便。”

李卫国问:“下一步呢?”

“等款式做好,就办‘深港潮流展’,宣传成港商定制尾货,限时抢购。”

“听着唬人,不骗人吗?”

“只是翻新加点港味,这叫营销。”

“卖多少钱?”

“定45,商场七八十,便宜好卖,先促销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