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仙岛后,就在南海这里将五座仙岛合成一座仙岛,五座中千世界也变成了一座大千世界,而吸收了阴阳五行十整极品天才地宝后,也取得了太乙金仙道果,第五量劫末至第六量劫初期,突破了大罗金仙,而且精气神三花个个花开12品,随着大千世界的形成,随心的境界也跨越到了混元金仙。
稳固好自身境界之后,随心便起身查看起了蓬莱岛的变化,先是查看孕育自己的阵法空间,阵法空间内部面积,扩大了不少,其内造化之气弥漫,遍地的灵根,灵草在造化之气的滋养下,品级也是有着不小的提升!随心带着一丝期待返回了阵法空间,盘坐在十二品净世白莲上,开始梳理,从人仙到如今大罗初期的修行经验,将功法重新编撰,录入已成为先天至宝的无字天书之内!
随心就开始带蓬莱岛争讲解大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尧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舜之为臣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曰:“吾师乎,吾师乎!赍万物而不为戾;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寿;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之谓天乐。故曰: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故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无鬼责。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
本来准备这次讲道就这样结束,但是在看到那几株灵根中的灵性,已经在觉醒灵智的边缘,就想着再帮他们一把!
可是自身的感悟,已经全部讲了出来,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纠结间,突然,随心想起了前世无聊时看的那些佛道经典,虽然有些东西对于现在这个时代,可能不太适合!
但其中一些道理却是想通的,不再犹豫,随心当即整理思绪,开始讲解了起来。
由于前世并没有完整的看过那些经书,因此随心所讲的内容也相当零碎。
在随心看来,这些经文虽然和他目前所修并不是一个路子,一个修行大道,一个阐述天道,但是这些经文毕竟是后世圣人高屋建瓴。
其中蕴含了他们自身对道的领悟,正所谓修炼一道,殊途同归,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超脱,所以对随心来说,也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在讲完这些经典后,随心正要查看那几株灵根的情况须臾,上空祥瑞之气丝丝缕缕,天花似鹅毛大雪般飘落,就连蓬莱岛都被一道玄黄光芒刺破,只见在随心的头顶上方,又一次浮现出一片功德之云,其面积之广袤,几近是上一次后天之道显现的十倍之多!
随后功德之云一分为三,其中大约有一成落入了无字天书中,无字天书中开始衍生出新的禁制,一成分散成无数份,落入此次听道的所有生灵体内。
剩下的八成落向了随心,被随心将其收起,留作后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