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三国;夫人别怕我二弟天下无敌! > 第九章关氏双杰
换源:


       烽火连天的乱世之中,多少英雄豪杰本该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光彩,却因机缘错失而黯然退场。

文丑驻马远眺关家庄,心中不由生出万千感慨。

此前他并非未曾思及关平此人,只是《三国演义》中关平被记载为关羽义子,而正史文献却记载寥寥,更多称其为“关羽之子“。

文丑下意识便认定关平乃是关羽亲生骨肉,既是仇敌之子,自然绝了招揽之心。

然而他疏忽了,在这讲究宗法伦理的时代,过继之子与亲生之子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同样享有继承权利。

史家笔墨,往往也将过继之子直接记载为亲子。

曹操之父本姓夏侯,过继曹嵩后便改姓曹氏;曹丕登基之后,甚至将宦官出身的曹嵩追尊为皇帝,创下旷古未有的奇谈。

由此可见一脉相承的宗法观念。

再说关平若真是关羽亲生儿子,反倒多有不合情理之处。

关羽早年颠沛流离,即便故乡留有子嗣,也难有闲暇悉心教导。

启蒙之时缺乏良好教育,注定难以成就大器。

但若关平本是关定之子,家境殷实可打下坚实基础,再得关羽悉心调教,成就一代名将便顺理成章。

思及此处,文丑豁然开朗。

演义小说虽多艺术演绎,却也往往取材于民间传说与野史秘闻,其中未必没有几分真实底蕴。

“驾!“

五百铁骑风驰电掣,转眼已至探马所报的关家庄外。

“全军下马休整,加强戒备!“

文丑勒紧缰绳,胯下乌骓骏马长嘶人立。

身后骑兵闻令即止,动作整齐划一。

这些将士白日刚经历恶战,今夜又急行军数十里,早已人困马乏。

文丑命令既下,三十余骑立即散开警戒,其余将士纷纷下马休整。

而文丑单骑独马,直向庄门行进。

对此行招揽关平,他胸中自有成算。

关定将次子托付关羽,无非是为求前程。

当年关羽虽有名望,却随刘备漂泊无定;而今文丑贵为河北上将,袁本初坐拥四州之地,声势远非刘备可比。只要以礼相待,何愁关平不归?

此刻关家庄门前火把通明,百余名庄丁各持兵刃,严阵以待。

显然文丑部队行进之时,庄中早已察觉动静。

为首老者年约五旬,面透忧色。身旁站立两位青年,一人二十四五岁文士打扮,神色紧张;

另一人不及弱冠之年,手执长刀牵着赤色骏马,气度沉静非常。

这三人正是关定与其二子:长子关宁,次子关平。

关定心跳如鼓。自黄巾之乱兴起,中原从未太平。庄中虽养有些许乡勇,但面对不明来历的骑兵,仍教人寝食难安。

尤其近日传闻汝南黄巾余党刘辟、龚都作乱,更添几分忧虑。

奇怪的是,这支骑兵并未直冲庄门,反而在远处驻足。唯见一骑黑甲将军缓辔而来。

不待关定反应,次子关平已翻身上马,赤色骏马如离弦之箭直冲来人。

“贼子安敢侵犯我关家庄,先问过某手中大刀!“

关平声若洪钟,长刀破空直取文丑面门。

“来得好!“文丑横枪格挡,金铁交鸣声中暗赞:“刀法已有气象,可惜火候未足。“

关平刀式虽得章法,但比之关羽的精妙霸道,相差何止千里。

即便与张辽相较,也显稚嫩。

如今不过三流之境。

然而文丑并未立即下杀手。

良材美玉需经雕琢,关平正是可造之材。十个回合之间,文丑逐步加力,关平已虎口迸裂,气喘如牛。

第十一个回合,文丑骤然发力,长枪如蛟龙出洞,关平大刀脱手飞出,人几乎坠马。

赤色骏马受惊人立,场面一时大乱。

“将军手下留情!“关定不顾危险冲入阵中。

文丑催马上前,猿臂轻舒握住赤色骏马缰绳。

那马烈性发作,人立嘶鸣,竟被文丑单臂压下。

关平坐于马上,面如土色。

“犬子无状,冲撞虎威,万望将军海涵......“关定扑跪于地,语带颤音。

“老丈请起。“

文丑翻身下马,扶起老者:“某乃河北袁公麾下文丑,奉旨南下汝南。途经宝地,见令郎气宇不凡,特来相见。唐突之处,还望见谅。“

“河北颜......文将军?“关氏父子俱是一怔。

文丑威名,天下谁人不知?能生擒徐晃,力战关羽,堪称当世虎将。

更难得的是,这般人物竟如此礼贤下士。

“当今汉室倾颓,曹贼篡权。文某奉袁公之命匡扶社稷,欲请令郎出任别部司马,统率一军。不知老丈意下如何?“

关定尚在迟疑,马上关平忽然朗声道:“袁本初性好猜忌,非明主也!某岂能投效?“

“平儿住口!“关定与关宁齐声喝止,面无人色。

文丑却眸光微动,凝视关平:“此言何人相告?“

“此乃学生平日戏言,二弟年少无知,冲撞之处,学生愿一力承担!“关宁抢步上前,躬身谢罪。

文丑心中震动。

袁绍之弊,能看清者寥寥。曹操谋臣、刘备、赵云等或有所觉,然孔融、张郃、高览等当世名士皆未能明察。关宁竟有如此见识?

原本只为关平而来,此刻文丑方觉:关氏双杰,皆非凡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