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4日,美国纽约。
曼哈顿,世界最大投行——雷曼兄弟总部。
“各位!今年的业绩终于出炉了!”
股票部门董事总经理马克·哈里森洪亮的声音,硬生生压过了整个交易大厅的喧嚣。他整个人站在交易席的办公桌上,手里举着厚厚一叠财报文件。
“净营收,四百六十七亿美金!净利润,整整四十三亿美金!”
那一瞬间,数百人的交易大厅鸦雀无声,仿佛连空气都冻结在这些数字之下。
然后——轰然爆炸。
“哇啊啊啊!”
“Holyshit!!”
“Unbelievable!”
掌声、尖叫、欢呼交织,空气像被掀翻的巨浪一般沸腾。
公司史上空前的成绩。
所有人眼里都燃烧起了只有华尔街才有的贪婪火光。
巨额奖金、地位、无尽的金钱仿佛近在眼前。
有人的天堂,亦是别人的地狱。这里,是华尔街最血腥的角斗场——雷曼兄弟。
然而,在所有人狂喜的欢呼间,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陈豪。
三年前入职,今年才升上“副经理助理”职位。
去年第一次分配到账的实盘资金:五百万美元。
听起来惊人,但在这里,连零头都算不上。别人随手挥霍的筹码,正是我的全部。
对比身边那些掌控数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真·野兽”,我不过还在试训场上的小卒。
五百万的资金,整整一年没能突破。
表面看,我的成绩并不算糟。上半年蹉跎,但稳住心境后,果断将资金押入标普500ETF板块,硬是赚出8.2%的回报。
听上去不错?不,正好和市场指数涨幅持平。
换句话说:稳定,却毫无亮点。在华尔街,平庸就是原罪。
尤其是在我所在的团队。
这是个以日内交易和波段操作为核心的部门,要求的是——用最短的时间榨取最大利润。队友们一个个敢死队似的重仓个股,搏杀激烈。
有人栽了,但更多的人凭借短时间的暴利在考核中高分通关。
而我?靠着所谓“稳健”,硬生生被钉上怯懦的标签。
“胆小鬼。”
“没种的家伙。”
背地里,他们是这样叫我的。
可我心里清楚:市场在向上,我选择躺在趋势上不动,至少不亏。可这个理由,在这里,注定没人理会。
我是打掉的牙齿往肚子里咽。
我的长处是宏观分析和全球市场的洞察,本以为靠理性和逻辑能立足,但在这里,冷静几乎和无能划等号。可我不能停。因为我没有退路。
父亲公司破产,接着突然离世,把一个塌了半边的家留给我。
背负着近三十万美金的助学贷款,我一边还要为上京市的母亲和妹妹肩上补贴生活费,一边在纽约忍着房租和物价的碾压。
雷曼兄弟的年薪十二万,是我的生命线。
奖金?那是“呼吸”的氧气。没有它,我就得窒息。
所以我逼着自己坚持。哪怕脚下是薄冰,哪怕每一步都是悬崖,至少五年,我必须死守下去。
至少混到VP头衔,带着履历和光环回国,才有第二条路。
“我是市场分析的顶尖。
可现实冷酷无情。交易大厅恢复了战场气氛,无数资金在高空翻腾。
十亿、百亿资金,每一秒流转。那不是数字,而是猛兽间互啃咆哮的撕咬声。
而我,只觉得自己像一只误闯狼群的瘦羊。
正想着,背后传来一道冰冷的声音:
“阿豪,来我办公室一趟吧。”
是我上司,部门副总裁——皮尔森·黑克曼。
他的眼神冷漠,手里摊开着我的全部投资报告。
胸口猛地收紧。一种不祥的预感猛扑过来。
“我仔仔细细看完你的操作记录了。”
“……黑克曼先生,我今年真的尽力了……”
话没说完,却被手势打断。
“尽力?我只看到你在逃避。
整整一年,你资金就停在ETF里。
告诉我,这和让银行柜员代客托管账户,有区别吗?
你觉得公司为什么要养你?你自己说,公司凭什么继续留你?”
心口一闷,血液逆流。那是赤裸裸的清算。
我结结巴巴想解释“风控”“稳定回报”,但他冷冷吐出:“风险控制?别笑话我。市场是为了逐利,不是为了盖被子取暖。”
“我本来准备直接发封邮件让你走人。但念在你当分析师时的一些报告还有价值,决定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他逼视着我:“再说一次,公司凭什么继续雇用你?说不出来,就自己收拾东西吧。”
二十万美金的贷款压在肩上,母亲和妹妹还在等我的汇款。
走出这扇门,就意味着万丈深渊。
我猛闭眼,再张开,声音已然嘶哑:
请再给我一次机会!
既然公司需要更激进的操作——从这个季度开始,我会用更激烈的方式换取更高回报!”
皮尔森的眼神终于缓和,嘴角甚至带出几分笑意:“很好,那我就等着看……你所谓的‘全力以赴’。”
离开办公室,我整个人差点瘫软。
但同时,胸腔里被点燃的灼热久违地汹涌。
我要活下去。我要成为猎食者。
我回到位置,低声念叨:“我是野兽。我是野兽。我是野兽。”
这是给自己的咒语,把恐惧撕碎,把怯懦掩埋。
“嘿,刚才你念叨啥?听着像念经?中文太博大精深了,哈哈!”
是我的同事,戴维·马隆。外表人畜无害,实则血性到骨子里掠食者。
同样是去年的升职,但他当下运作的是两千万美金资金——足足是我的四倍。
当初起步和我一样的五百万,他硬生生一个月内干出30%的收益,立刻封神成为团队王牌。虽说第二个月狂跌12%,却依然在一年内完成40%的惊人成绩。奖金估计至少百万级。
出生金融世家,纯纯的冒险激进派作风。
我闭上眼,忍不住有些酸涩。若说平日还能不去嫉妒,可今天……不同。因为我必须要学会——哪怕复制他的思路,也要化身野兽。
“戴维,上个月你在科斯莫顿跌6%那波,是怎么撑下来的?”
“哦,那次啊?那根本不是跌,那是加码的好时机。我反而加仓了。不是靠了你的分析报告么?那才是真正救了我。”
我一愣。他居然还记得。
科斯莫顿,那家老纺织企业。前阵子刚和伦敦数个大牧场签订了巨额羊毛供应合同,我判断供需形势转好,给出了“买入建议”。整个逻辑不过是宏观数据搭配小新闻,但敏锐剖析成价格信号正是我的强项。
可我只是象征性买了点,很快就平仓走人。因为我提前看到澳洲区那年降雨多,羊毛产量大增,价格可能下行。于是果断锁定收益离场。
结果呢?别人靠着我的报告暴赚十几个点,而我只吃到可怜的3%。
“你问题就在这儿,阿豪。”戴维摇头叹气,“你的分析成功率那么高,要是照着自己结论买进,别说我,我们整队的王牌就是你了。”
这是赞扬,但也刺痛人心。因为他戳中了最要命的一点:我自己不敢赌。
“……可笑。给别人端盘子,自己没口饭吃。”
我咬紧牙关,暗暗下定决心。
这一次,我要真正下赌注!
……
第二天,12月15号。
我把过去十二个月提交过的所有报告翻出来,一一核对。统计下来,我的买入建议命中率——68%。三选二,总能中。
也许,这是最后的搏杀机会。
根据这几天的市场形势,我挑出三只最有把握的股票。
用掉我六成资金:三百万美金,每个一百万!
心脏怦怦直跳,手心冷汗漫出,鼠标点下确认键。指令瞬间成交。
股价真的微微拉升。短短几秒,我呼吸急促。——成功的味道?
然而,下一瞬间,行情直线下坠。
三只股票,像约好了一样同时下挫,全部2%以上的跌幅。
交易大厅此起彼伏的惊呼响起,空气猛然紧绷。
屏幕上的浮亏数字像毒蛇般疯狂攀升:
45,810美金。
59,230美金。
67,327美金。
几分钟,就吞掉了我半年工资。
我咬牙硬撑:“我是野兽,我绝不能被2%的波动吓破胆。我的宏观判断不会错的!”
可心脏早已怦怦欲裂,连冷静都快维持不住。
直到收盘铃声敲响,结果定格:
三只合计,-3.7%。亏损:-110,422美金。
原本自信的68%胜率,这一次,我偏偏踩在那倒霉的32%失败命中。
我麻木盯着屏幕,手指无力敲开Word。要写辞职信了吗?
就在这时。
我的眼前,凭空浮现一个透明光屏。蓝白色的界面,与任何软件都不同,仿佛科幻电影场景。
[时间旅行——教程模式]
[可回溯时间:最多十秒]
[冷却时间:24小时]
[注意:本版本只能回到过去]
页面正中央,两个按钮闪烁不停:
【是否立即启用?Yes/No】
我呆住,眼睛酸涩又骤亮。
这是什么?幻觉?噩梦?还是……某种机缘?
我的呼吸一次比一次急促。
时间旅行?
这……才是真正的“野兽”的利齿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