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妖情绪稳定后,张老爷继续说道:“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那是发生在我们家乡的故事。在我们那一带,流传着一个胡大仙娶媳妇的传说。”
胡大仙是谁?胡大仙即是狐大仙。听家里的老人讲,胡大仙住在我们老家的北部沿海一带。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成年后的胡大仙相貌堂堂,高大威猛,英气逼人,有不少姑娘对他芳心暗许。在土地爷的撮合下,胡大仙与夏央村的一个狐家女结了亲。
夏央的狐女貌若天仙,知书达理,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小狐仙。胡大仙能娶到这么漂亮贤淑的媳妇,真是心花怒放,决定隆重迎娶,大摆筵席来庆贺。
迎亲的前一天晚上,胡大仙化作一名英俊后生,来到了七里庄。
七里庄里有个喇叭乐队,乐队是村里那些爱好乐器的老少爷们自发成立的,是专门为一些遇到红白公事的村民家捧场挣面子的。乐队里有十来个成员,个个为人直率好说话,吹喇叭的技术又娴熟,很受村民的欢迎。随着时间的推移,喇叭乐队渐渐有了名气,十里八乡的村民,谁家遇到个红白喜丧事,多半就去请七里庄的乐队来捧场子。
农历十月十八的晚上,大约十点来钟,村民们多半都已经睡下了。
这时,胡大仙敲开了喇叭乐队王队长的家门。他告诉王队长说:“我明天晚上要娶媳妇,请乐队的喇叭师傅们过去捧捧场。”
王队长心里纳罕:谁家晚上娶媳妇,真是奇了怪了。于是问胡大仙:“明晚几点娶媳妇?”
“明晚子时一刻到我家集合。”胡大仙接着说道,“喇叭师傅要精选,要吹得好的,价钱不是问题,吹得好的话,绝对不会亏待你们。但是只需要吹小喇叭,不要大喇叭。”
嘱咐过后,胡大仙交了定金,转身离去。
十八的晚上,月亮只缺了一点点,遥遥地挂在东边的天上。皎洁的月光冷冷清清,带着一丝寒意。就在这月光中,王队长无意中瞅到了胡大仙的身后,隐隐约约间好似是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王队长搓了搓自己的眼睛,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定睛看去时,哪里还有尾巴的影子。
“果然是我老眼昏花了。”王队长自语道。
第二天一早,王队长就召集乐队的人来开会。
“主家开价颇高,大家好好吹,绝对亏待不了大家。不过,主家有个要求,只能吹小喇叭,不能吹大喇叭。”王队长对大家再三强调。
队员们连连点头称是。
一眨眼,天就擦黑了。乐队的队员们带着家伙事儿来到队长家集合。王队长再三强调后,大家急匆匆赶赴胡家大院。
赶到胡家大院之时,刚好子时一刻。大伙看到这里的房子虽然算不上高大,但却非常宽敞,房子一间连着一间,形成一片。所有房门皆是大开,里面张灯结彩,一片喜气盈门的景象。
胡家迎亲的人早已准备好了,只等喇叭乐队的师傅们加入后出发。到了子时三刻,迎亲队伍上路了。一路上,喇叭开道,轿子跟后,前呼后拥,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每个迎亲的胡家成员都使出看家本领,口中吹着大大的气泡,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提着一盏盏小红灯笼,流光溢彩。远远望去,星星闪烁,灯光点点,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宛若一条通身发光的长龙,在乡间小路上快速地前行。
队伍一路吹打一路歌,很快来到了夏央村。这夏央村也是房门洞开,张灯结彩,人们进进出出地忙碌着,一派喜气洋洋的场景。
喇叭乐队停在女方家门口,胡氏成员们进屋迎亲去了,乐队人员在外面起劲地吹着,可是吹了好长时间就是不见新娘子上轿。
这时,乐队中的一个后生心里等得有些不耐烦了,他悄悄地从棉袄下面的腰间摸出了一支大喇叭,随手将小喇叭插在了腰上,对着门口就吹了两声大喇叭。
忽然,眼前灯火辉煌的房屋墙倒屋塌,瞬息之间,周围的灯光消失了。待大家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惊愕地发现:他们置身于一片荒郊野坡之中,满眼都是干枯脱叶的蒺藜蔓和荆棘棵子,冷飕飕的寒风吹着,四周是死一般的寂静。只有月光,清清冷冷地洒落下来。
张老爷讲罢,室内一片寂静,大家仍沉浸在故事中,还没有回过神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