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最强军医:从士兵突击开始 > 第12章 抓小偷啊!有人抢包了!
换源:


       秋日的阳光正好,将营区里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团部那栋青灰色的三层小楼,在光影下显得格外庄重肃穆,楼顶的红星熠熠生辉。

走在通往团部大楼的水泥路上,江晓的内心一片澄明。

康团长这次召见,十有八九是好事。

毕竟,吴连生那场堪称奇迹的手术,影响力绝不可能只局限在军区总院。

唯一的难题,也是最大的难题,横亘在他面前。

他这一身惊世骇俗的医术,该如何解释?

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还带了个系统吧?

那恐怕第一时间就会被当成精神病给控制起来。

祖传这个借口虽然老套,但眼下,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了。

思绪电转间,团部大楼已近在眼前。

门口的警卫员显然是接到了通知,见到江晓,立刻一个标准的敬礼,随后侧身引路。

“江医生,请跟我来,团长在三楼办公室等您。”

警卫员将他领到一扇厚重的木门前,轻轻敲了敲门,便立正站到了一旁。

“进来!”

门内传来康德中气十足的声音。

江晓深吸一口气,推门而入,立正敬礼,声音洪亮。

“报告团长!钢七连卫生所江晓奉命前来报到,请指示!”

办公桌后,一位身形魁梧如山的中年军官抬起了头。

他身着一身笔挺的常服,肩上扛着的上校军衔在阳光下闪着威严的光。

国字脸,浓眉如墨,眼神锐利如鹰,正是702团的灵魂人物,康德。

看见江晓,康德那张素来严肃的脸上,竟绽开一个极其爽朗的笑容,眼中的锐利瞬间被欣赏所取代。

“哈哈哈,来啦!快过来坐!”

他大笑着起身,绕过办公桌,蒲扇般的大手直接拍在了江晓的肩膀上。

“啪!啪!”

两下结结实实的拍击,力道沉猛。

江晓只觉得一股巨力传来,半边身子都有些发麻,暗自心惊这位团长的手劲。

看来常年的高强度训练,即便身为指挥官也没有落下。

“团长过奖了,这都是我作为军医应该做的。”江晓稳住身形,不卑不亢。

“哎!你小子还跟我谦虚!”康德摇了摇头,眼神变得格外深邃。

“你这可不是应该做的那么简单!你救的,不只是吴连生一个人的命!”

他拉着江晓在待客的沙发上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热气腾腾的茶水。

“吴连生是四连的顶梁柱,他要是倒了,整个四连的士气就全垮了!你这一手,是挽回了我们一个尖刀连队的魂!这是大功!天大的功劳!”

江晓心中了然。这才是康团长真正看重的地方。

一个兵的生命,一个连队的战斗力,后者在指挥官心中的分量,显然更重。

康德喝了一大口浓茶,目光灼灼地盯着江晓,话锋一转。

“总院那边,吴连生的主治医生亲自给我打了电话。他对你那手针灸术,赞不绝口,用了八个字形容——闻所未闻,神乎其神。”

来了!

江晓心头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到了。

他迎着康德探究的目光,神色平静地吐出了早已在心中演练了无数遍的答案。

“报告团长,这手医术,是祖传的。”

“祖传?”康德浓眉一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一个军医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居然还藏着这么一手家传绝学?

但惊讶也只是一瞬。

他很快就释然地点了点头,部队里藏龙卧虎的人多了去了,这并不算出格。

“好啊!英雄不问出处!有本事就是好样的!”康德爽朗一笑,不再追问细节,显然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这事儿,我已经跟政委商量过了,团里今年的评优名额,给你留一个!”

评优名额?

江晓眼睛一亮。

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对未来的履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谢谢团长!”

“先别急着谢。”康德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无奈。

“你小子之前打的那个,想扩建医务室的报告,我也看了。想法很好,但是……”

他叹了口气。

“团里资金紧张啊!咱们钢七连是王牌部队,训练,装备,弹药消耗都是大头,每年拨下来的经费,掰成八瓣花都不够。分到你们后勤医务这块,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江晓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刻接口。

“团长,我明白。我不是想要那些昂贵的西医设备,暂时也不需要扩建病房。”

他的眼中闪着自信的光芒。

“我只需要一间独立的房间,不需要太大,能让我隔出来,做一间专门的中药房,用来熬药就行。”

“实际上,以咱们目前的条件,很多伤病用中药调理,成本远远低于西药,而且效果可能更好。”

康德闻言,眼神瞬间亮了!

不用大投资,还能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疗效?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好小子!”他一拍大腿,当场拍板。

“就这么定了!你立刻写一份详细的报告,需要什么,列个清单,直接交到后勤部去,我给他们打招呼,特事特办!”

“是!”江晓心中一喜,目的达成。

他迅速在脑中构思好报告的框架,点了点头。

但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打算。报告,他会准备两份。

一份给团后勤,另一份,他准备亲自送到军区总院去。

想要让中医在部队里真正生根发芽,光靠钢七连这个小庙可不行,必须得有上面那尊大佛点头。

有了总院的背书,他日后行事才会更加名正言顺,畅通无阻。

不出所料,当江晓那份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的《关于在基层连队设立独立中药房的可行性报告》送到军区总院医务科负责人手中时,那位见多识广的大校对他欣赏有加。

有通天的本事,却不恃才傲物,凡事都严格遵守规章流程。

这样的年轻医生,不多见啊!

从总院出来,江晓顺路去ICU病房探望了已经转入普通病房的吴连生。

看到昔日铁骨铮铮的汉子虽然还很虚弱,但精神头十足,正被妻子和女儿围着嘘寒问暖。

江晓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离开医院,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江晓心里那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但新的问题又冒了出来。

中医世家这个背景,现在还只是他的一面之词。

编瞎话容易,圆瞎话难。

万一哪天有人较真,深挖他的背景,那可就露馅了。

必须得给这个虚构的传承,找点实实在在的证据。

比如,一本看起来就年代久远的古医书?

一套颇具渊源的老旧针具?

江晓思来想去,把目光投向了这座城市里最鱼龙混杂,也最可能淘到宝贝的地方古玩市场。

打定主意,他拦了辆车,直奔而去。

古玩市场人声鼎沸,地摊上摆满了真假难辨的瓶瓶罐罐,字画玉器。

江晓开启了系统的鉴真功能,漫步其中,目光如炬地扫视着。

他刚在一个卖旧书的地摊前蹲下,还没来得及细看,身后不远处的街角,猛地爆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叫。

“抓小偷啊!有人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