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老唱片里的秘密与职场“反击战”
林微发现沈亦臻留在客厅的老唱片盒时,窗外的梧桐叶正被七月的阳光晒得发亮。她本是想找一张舒缓的唱片放松——连续加班一周,太阳穴总像被什么东西攥着疼。指尖刚触到唱片盒的木质边缘,一张泛黄的乐谱就从缝隙里滑了出来,落在地毯上。
乐谱的纸张已经发脆,标题栏写着“2021.3未完成”,下面是几行潦草的音符,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钢琴简笔画。林微蹲下身,指尖轻轻拂过字迹,忽然觉得眼熟——这和她前几天在钢琴上看到的草稿,笔迹一模一样。
“抱歉,私人东西。”
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林微吓得手一抖,乐谱差点掉在地上。她回头,看到沈亦臻站在书房门口,穿着那件常穿的黑色连帽衫,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他快步走过来,伸手将乐谱抽走,指尖泛红,像是用力攥了很久。
空气瞬间凝固。林微连忙站起身,小声道歉:“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就是想找张唱片……”
“没事。”沈亦臻打断她,把乐谱卷起来握在手里,转身往书房走,脚步比平时快了些,“你找唱片的话,里面有几张轻音乐,在最下面一层。”
书房的门“咔嗒”一声关上,林微站在原地,心里有些发堵。她能感觉到,那张乐谱对沈亦臻很重要,甚至带着某种不愿触碰的脆弱。她想起前几天深夜听到的钢琴曲,温柔里藏着一丝说不出的难过,或许和这张“未完成”的乐谱有关。
下午到公司,林微还没从早上的小插曲里缓过神,就被苏哲堵在了工位前。“林微,‘夏季饮品推广方案’弄好了吗?曼姐刚才问了,让我赶紧交过去。”苏哲脸上挂着惯有的“和善”笑容,眼神却有些急切。
林微愣了一下——这个方案是她熬了三个通宵做的,从用户调研到活动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核对过,昨天才刚发给苏哲,让他帮忙补充一些数据。“数据还没补完,我再核对一下,半小时后给你。”
“来不及了,曼姐催得紧,我先拿去改改,你忙你的。”苏哲不等她反应,直接伸手从她的电脑里拷贝了文件,转身就往张曼的办公室走。林微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安。
果然,半小时后,张曼召集部门开会,苏哲站在投影幕布前,手里拿着的,正是林微做的方案。“……这个方案的核心逻辑是‘场景化营销’,结合年轻人的熬夜、通勤场景设计活动,数据方面我对比了去年的同期数据,调整了优惠力度……”苏哲口若悬河地讲解着,把林微的心血说成了自己的成果。
周围的同事都在认真听讲,没人注意到林微攥紧的拳头。以前遇到这种事,她总是选择沉默——怕得罪人,怕丢工作,怕被说“斤斤计较”。但这次,看着苏哲那张虚伪的脸,想到自己熬夜改方案时喝的一杯杯凉咖啡,想到沈亦臻昨天说的“人都会犯错,但要敢争取该有的”,她深吸一口气,举起了手。
“曼姐,我有补充。”林微站起身,声音平静却清晰,“方案里的用户画像,是我根据上周的线下调研数据整理的,这里有120份问卷的原始记录;活动流程里的‘打卡领券’环节,我做了三个版本的测试,最终选择了转化率最高的这个,测试数据在这里。”她打开自己的备用文档,投影幕布上瞬间出现了带着时间戳的修改记录和原始数据。
苏哲的脸瞬间变得惨白,支支吾吾地说:“我……我只是帮林微整理了一下,主要还是她的功劳。”
张曼皱着眉,翻看了一会儿林微的文档,抬头看向苏哲:“苏哲,你入职时我就说过,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态度不能有问题。这个方案,林微是主要负责人,后续由她跟进。”说完,她又看向林微,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做得不错,以后再遇到这种事,直接找我。”
会议结束后,林微坐在工位上,心脏还在砰砰跳。她拿出手机,想给陈曦发消息分享,手指顿了顿,却先点开了和沈亦臻的对话框。犹豫了半天,她只发了一句:“今天没怂,赢了一场小仗。”
晚上回到老洋房,客厅的灯亮着,餐桌上摆着一碗冰镇绿豆汤,旁边压着一张便签。沈亦臻的字迹比平时轻了些:“乐谱是以前写的,没什么特别。绿豆汤是楼下张奶奶送的,凉了就别喝了。”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太阳——是林微之前在便签上画过的,说“看到太阳就会开心”。
林微笑着喝了口绿豆汤,甜丝丝的凉意从喉咙滑到胃里,白天的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她走到钢琴前,轻轻敲了敲琴键,清脆的声音在客厅里回荡。书房的门悄悄开了条缝,沈亦臻的眼睛在门后闪了闪,又轻轻关上了门。林微看着那扇门,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她知道,有些东西,正在慢慢变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