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星海沉黎:邵总的囚宠新妻 > 第四卷:火葬场Chapter9:意外相依9.1紧绷之弦
换源:


       那场藏在书房门外的窃听,像一剂滚烫的强效肾上腺素,猛地注入莫星黎近乎枯竭的生命里。恐惧的余波还在四肢百骸间游荡——想起邵斯南可能察觉到动静时的心悸,想起听到“创生”项目时的震惊,每一次回忆都让他指尖发凉;但另一种更汹涌、更危险的情绪,早已冲破恐惧的束缚,占据了他的全部心神——那是混合着狂喜、疯狂与决绝的亢奋,像点燃的汽油,在他心底熊熊燃烧。

证据!父亲竟然掌握了能重创邵斯南的证据!而且是关于“创生”项目的!

莫星黎死死攥着藏在袖口里的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他太清楚“创生”项目对邵斯南意味着什么——那是邵斯南倾注了数年心血的核心项目,是他想在星际医疗领域站稳脚跟的敲门砖,更是他商业帝国里最不容有失的“心头肉”。这个消息像一道刺目的闪电,骤然劈开了笼罩在他世界里的厚重阴霾,虽然短暂,却照亮了一条此前连想都不敢想的路——一条布满荆棘,却可能通往自由的险径。

从前的他,像被困在玻璃罩里的昆虫,只能在绝望中徒劳地撞向透明的壁垒;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可能打破壁垒的“石头”。他不再是一味承受、被动恐惧的“物品”,他有了目标,有了秘密,有了一个或许能撬动命运巨石的支点。

这种内在的剧变,藏在沉默的表象下,却并非无迹可寻。

他依旧低垂着头,依旧对邵斯南的指令言听计从,但某些细微的变化,已在不经意间流露。那双总是盛满恐惧或空洞的眼睛,偶尔会在低头的瞬间,极快地掠过一丝锐利的光——像是在无声计算着清洁机器人的巡逻间隔,又像是在评估邵斯南说话时的情绪波动;他执行命令时依旧精准,却少了几分机械的僵硬,多了几分刻意的“专注”——擦桌子时会放慢速度,耳朵像最敏感的雷达,捕捉着书房里传来的每一句模糊对话;整理文件时会多停留几秒,目光飞快扫过纸上的只言片语,试图从专业术语里拼凑出外界的风云。

甚至,他开始主动争取靠近信息源的机会。邵斯南在客厅接非绝密通讯时,他会借口“补充茶水”,端着托盘在旁边停留更久;凌皓来送文件时,他会“恰好”在附近清洁,悄悄记下两人交谈时提到的公司名称、项目代号。这些举动都做得极其自然,像只是在完成本职工作,可每一次“靠近”,都藏着他精心策划的小心思。

这种隐晦的变化,终究没能完全逃脱邵斯南的感知。

邵斯南此刻正被外界的压力逼到了墙角。“羲和生命”手握证据的威胁,像一柄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落下。他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去调查证据的来源和具体内容,可每一次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线索总是在关键节点断掉,像是有人故意在背后阻挠。这种“失控感”让他变得异常暴躁,周身的气压持续维持在危险的低点,连智能管家播报天气时,都刻意放低了音量。

他本就对莫星黎带着怀疑,此刻更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脚下“物品”的异常。那不再是全然的死寂和麻木,反而有一种极其微弱的、无声的“活跃”——像是平静的湖面下,藏着暗流的涌动;像是看似静止的钟表里,齿轮还在悄悄转动。这种隐藏在顺从外表下的思维活动,让邵斯南本能地感到不适。

若在平时,这种“异常”必然会引发他新一轮的“探究”——他会用更苛刻的指令试探,用更冰冷的目光施压,直到把那丝“活跃”重新压回死寂。可现在,外界的压力占据了他绝大部分的心神,他暂时没精力去拆解这份细微的“异常”,只能用更简单直接的方式应对——像给松动的零件强行拧上更紧的螺丝,用绝对的控制来抵消内心的失控感。

他的指令变得愈发严苛:擦过的桌子必须一尘不染,连灯光下都不能有半点水渍;整理的文件必须按项目分类,页码顺序不能有丝毫偏差;甚至连递水的速度、弯腰的角度,都有了更精确的要求。他沉默的审视也变得更频繁——吃饭时会突然放下刀叉,目光死死盯着莫星黎,直到对方因恐惧而颤抖;看电视时会冷不丁开口提问,话题从“地板擦了几遍”到“刚才凌皓来了你在做什么”,句句都带着试探的压迫感。

“君临居”里的气氛,在这种高压下变得愈发窒息。空气像被抽走了氧气,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沉甸甸的重量;又像一根被不断拧紧的琴弦,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仿佛下一秒就会彻底崩断。

莫星黎在双重压力下艰难地维持着平衡。一边是内心因希望而滋生的“活跃”,像跃动的火苗,推着他去寻找更多机会;一边是外界邵斯南施加的“压制”,像冰冷的潮水,试图将他重新拖回死寂的深渊。他像在刀尖上跳舞,每一步都要计算得无比精确——既要让邵斯南看到“顺从”,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目的”;既要靠近信息源,又不能引起怀疑。精神始终绷得紧紧的,连睡觉时都在半梦半醒间警惕着门外的动静,生怕错过任何有用的信息。

可他没有退缩。那窃听到的消息,像最有效的强心针,支撑着他熬过一次次的试探与压迫。每一次感受到邵斯南冰冷的目光,每一次承受无理由的苛责,他内心的恨意和反抗的火焰就燃烧得更旺——他想起父亲在董事会上的强硬,想起自己被困在这里的屈辱,想起自由就在不远处的可能,这些念头像燃料,让他在绝望中咬牙坚持。

甚至,他开始用一种全新的目光,暗中观察邵斯南的焦躁。邵斯南开会时会频繁打断下属的汇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看到负面新闻时会猛地关掉屏幕,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连喝咖啡的次数都比平时多了一倍,显然是在用咖啡因压制疲惫。这些细节,在以前的他看来,只是“危险”的信号,可现在,却让他生出一种近乎战栗的快意——原来,这个看似无所不能的男人,也会被逼到墙角;原来,他并非真的无懈可击。

邵斯南的强大,像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而父亲,似乎已经找到了动摇城堡基石的方法。

可这份快意很快就被恐惧取代。莫星黎清楚地知道,自己此刻的处境有多危险——他像抱着一颗点燃引信的炸弹,站在堆满火药的仓库里。一旦邵斯南发现他的秘密,一旦他的“小动作”被拆穿,等待他的绝不仅仅是惩罚,而是彻底的毁灭。邵斯南连“创生”项目的威胁都无法容忍,更何况是一个“藏着心思”的“所有物”?

必须更小心。必须等。

莫星黎在心里一遍遍地告诫自己。他需要等待一个时机——一个能把信息传递出去的时机,一个能利用外界风暴趁乱逃离的时机。他不知道这个时机何时会来,只能像潜伏在暗处的猎手,耐心等待猎物露出破绽。

希望像一剂带毒的良药,既给了他支撑下去的力量,也让他时刻承受着暴露的恐惧与煎熬。他白天在邵斯南的压制下小心翼翼,夜晚在独处时反复回忆窃听到的细节,大脑像高速运转的机器,连梦境里都在演练着“如何传递信息”“如何避开监控”。

客厅里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像在为紧绷的气氛倒计时。邵斯南坐在沙发上,盯着全息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股价,眉头紧锁;莫星黎站在角落,垂着手,看似麻木,眼底却藏着翻涌的情绪。

这根紧绷的弦,还能维持多久?

没人知道答案。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风暴来临前的低压,早已笼罩了“君临居”的每一个角落,一场更大的冲突,正在无声中酝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