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都市小说 > 闲聊自己的往事心事与现在的生活 > 第八章 空楼下的轰鸣
换源:


       风卷着枯叶擦过我的帆布鞋,我站在空旷的老楼房下,仰头望着三楼那扇紧闭的窗——那是妈妈重组后的家。指尖反复摩挲着书包侧袋里半块硬糖,塑料糖纸的声响在寂静里格外清晰,像我没说出口的抗拒。

“跟我回去。”

妈妈的声音从单元门里飘出来,裹着点匆忙的气息。我转过头,看见她站在台阶上,鬓角的碎发被风吹得乱翘,手里还攥着没来得及放下的围裙——方才她大概正围着灶台转,锅里或许还炖着继父爱喝的萝卜汤。

我往后退了半步,帆布鞋碾过地上的石子,把“我不”两个字说得又轻又倔。妈妈的嘴唇动了动,往前伸的手僵在半空,终究还是垂了下去。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摩托车的轰鸣。

那声音太扎耳——是继父的二手嘉陵,每次启动都像喉咙卡了沙,震得人耳膜发疼。引擎声由远及近,最后“哐当”一声停在楼房的空地上,轮胎碾过碎石子,溅起细小的尘土。我的后背瞬间绷紧,连呼吸都跟着慢了半拍。

继父长腿跨下摩托车,蓝色工装裤上沾着的油污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没摘头盔,透明面罩后的眼睛直勾勾盯着我,脚步声踩在空旷的地面上,“噔噔”响得像敲在心上。

“你还要闹到什么时候?”他抬手掀开面罩,声音比摩托车引擎更沉,带着压不住的不耐烦,“听话,跟我们回去。你知道这附近的人怎么说吗?”

我抿着嘴没说话,把硬糖攥得更紧。我能想象出那些闲言碎语——巷口卖早点的刘婶会凑着热气说“重组家庭就是不省心”,隔壁楼的王姨会抱着胳膊叹“这孩子太犟,不给大人留脸”,那些话像细小的针,扎在妈妈身上,也扎在我心里。

“说我们家留不住孩子,说你不懂事,说我这个继父当得苛待你。”继父的声音陡然拔高,在空旷的楼房下撞出回声,“你不要脸,我们还要!你妈为了你,在巷子里走路都得低着头!”

“和我没关系。”我猛地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把这句话说得又轻又硬。我不想回去,不想回到那个摆满继父修车工具的客厅,不想听他指挥妈妈“菜里多放油”,不想在饭桌上缩着肩膀,连夹一筷子肉都要先看他的脸色。

继父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嘴角抿成一条冷硬的直线。他上前一步,高大的影子把我完全罩住,下一秒,粗糙的手掌突然攥住了我的手腕。力道大得像要捏碎骨头,我疼得倒吸凉气,想往后挣,却被他拽得更紧。

“你再说一遍?”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威胁的意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我说,和我没关系,我不回去。”我咬着下唇,忍着眼里的湿意,一字一句重复。

继父彻底恼羞成怒。他猛地发力,把我拽到身前,另一只手直接扣住我的后颈。我的双脚瞬间离地,整个人被拧得转了半圈,后背重重撞在冰凉的楼房墙面上。窒息感像潮水般涌上来,我感觉喉咙被紧紧扼住,空气越来越少,眼前的楼房轮廓都开始发晃。

“不回去?”他的脸凑到我眼前,眼里的怒意几乎要烧到我脸上,唾沫星子溅在脸颊上,“信不信我现在就掐死你?你以为你是谁?离了你,我们家还能过不下去?”

我的指甲在他手臂上划出红痕,可那力道丝毫没松。视线渐渐模糊时,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爸爸还在的时候,会骑着自行车带我来这空楼下玩,那时风也是这样吹,却带着槐花香,爸爸的手掌温暖地覆在我头顶,说“不想回家,我们就再玩会儿”。

可现在,温暖变成了冰冷的墙壁,窒息的疼痛,还有继父眼里吓人的狠劲。

“别闹了……跟我们回去吧。”妈妈的声音带着哭腔,站在台阶上,双手绞着围裙,却不敢上前。

为什么不救我?我想问,喉咙却发不出任何声音。我的视线越来越暗,耳边只剩摩托车引擎没熄透的余响,像个甩不掉的噩梦。

就在我快撑不住时,远处突然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还有个熟悉的声音喊我:“孩子?你在这儿吗?”

是住在隔壁巷的李爷爷,那个总在傍晚推着旧自行车,给我带麦芽糖的李爷爷。

继父的力道明显松了些,扣在我后颈的手微微颤抖。我抓住机会,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咬了口他的手腕。

“嘶——”他吃痛低呼,手不自觉地松了。我趁机往后退,双脚落回地面的瞬间,扶着墙面剧烈咳嗽,空气涌进喉咙,带着火辣辣的疼。

“你还敢咬我?”继父反应过来,怒意更盛,抬手就要再抓我。

“老陈!你干什么!”李爷爷的声音已经到了跟前,他推着自行车站在我们中间,车筐里还放着刚买的菜,“这么大个人,对孩子下这么重的手?这空楼下人来人往的,传出去你脸上有光?”

继父的动作僵住了,脸上的怒意褪去些,换上几分不自然。他收回手,狠狠瞪了我一眼,没说话。

李爷爷快步走到我身边,伸手摸了摸我的脖子,那里已经红了一片,指印清晰。“别怕啊孩子,爷爷在呢。”老人的手掌带着老茧,却暖得像小时候妈妈的怀抱。

我看着李爷爷,眼泪终于忍不住“啪嗒”掉下来。妈妈这时也跑过来,伸手想擦我的眼泪,我却轻轻躲开了——刚才继父掐着我的时候,她就站在不远处,什么都没做。

风又吹过空楼下,卷起更多枯叶。继父摔上摩托车头盔,引擎再次轰鸣起来,却没像刚才那样刺耳。我攥着李爷爷的衣角,望着眼前空旷的楼房,忽然觉得,这里的风再冷,也比那个所谓的“家”要让人喘得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