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学生,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放假了,没有课外辅导,没有各种兴趣班,招呼几声,聚拢起一群小伙伴,玩着各种脑洞大开的游戏,别提多快活了!
学校每天下午只有两节课,而且一般第二节课都是类似自习课兴致的,让我们自己做作业,不懂的还可以现场直接问老师。或者是老师直接布置点课堂作业,现场完成现场批改,只要全对,立马可以直接下课了!那时候学习还可以,经常可以提早下课,回到家,把家庭作业完成,邻居的小伙伴也陆续回来了,招呼一声,一群人就开始疯玩时间,直到天黑才各自回家。
每周二的下午是老师的集体备课时间,学生放假,这样子一整块的休息时间自然是不能轻易浪费。一般在中午放学前,就会和几个玩的好的小伙伴商量好下午的活动内容,活动地点,集合时间,下午各自准时赴约,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根本无需多言!
周六,周日其实反而相对无聊一些,虽然不用上课,但由于联系不便,同学们是不大好约的,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父母如果有空的话就会带着我们出去逛逛,运气好的话,还能到公园里去划个船,这在当时来说算是VIP级别的待遇了。再有空的话就去邻居小伙伴家里串个门,看看他们那里能不能发现啥有趣的玩意,总之一点,就是绝对不会让自己闲下来的,必须保证时间安排上的合理和紧凑,从小培养自己时间管理大师的潜质。
一年中的两个长假期,对我来说内容几乎差不多,一般流程是这样的,放假的第一个星期,用最快的速度把假期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之所以能这么快完成,是我们采取了科学的统筹管理方法(具体内容就不说了,以免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尽情发挥了。暑假我一般会去乡下老家待上个把月,一是农村相对凉快,二是农村的很多事情对我这个城里长大的孩子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里就不多说了,后面单独会讲。回来后和周围小伙伴约一约,分享一下各自的假期经历,联络一下感情,然后就开始盼望着开学,重新见到自己可爱的同学们了。寒假由于时间短些,又正好碰到过年,时间安排上就紧凑多了,照例也是要回老家的,然后就要开始七大姑八大姨的挨家挨户的拜年了,那时候的交通很不便利,一圈年拜下来,整个人都要累散架了,坐在父亲那辆二六自行车的前杠上,屁股仿佛都被横切了一刀,变成四瓣了!再加上那时候年纪小,性格比较内向,基本不大叫人,每次都被父母逼着叫人,那种痛苦对我来说真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好不容易挺过去这段黑暗的时间,离开学的时间也就不远了!
小学里还有一次放假的经历让我印象很深刻,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也不能说是放假,那时候我们班被选中参加一个比较重要的市里的学生活动(具体是个什么活动记不大清楚了,应该是类似于现在的素质教育展示课那种性质的),为了更好的准备,我们停了近一个月的课,那时候没有什么排练厅之类的地方,全部练习都是在教室里进行的,课桌全部靠墙围城一圈,只留下一个可以坐人的空隙,整个教室中间的地方就空了出来,同学们按各自的部分分开练习,没轮到的同学就坐成一圈,吃吃零食,看看排练,闲聊几句,看看课外书,别提有多惬意了!可惜好日子只持续了一个月,表演结束后老师就开始疯狂的追教学进度了,不过整体感觉还是很值得的,至少让我有了一次终身难忘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