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之上,一艘种花家的海军驱逐舰,正在劈波斩浪,浩浩荡荡驶向旅顺军港。
陈雪茹穿着天蓝色空军军装,和丈夫苏宇。站在甲板上,看着远处的海鸥成群结队。
“好美啊,苏宇。”
“想不到,渤海这么美。”陈雪茹忍不住,感慨万千起来。
苏宇轻轻握住她的手,坚定不移的开口道:“是啊,这片大海见证了无数历史,也见证了甲午海战。”
“将来,这片大海会见证。一个东方大国的崛起,屹立在东方。”
“我们种花家站起来了,我相信未来有一天。”
“我们种花家会富起来,也有强起来。”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苏宇抬起左手,拍打自己的胸膛,梆梆作响。
陈雪茹眼中闪烁着泪光,紧握苏宇的手,坚定的说道:“是啊,这一生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投胎来到种花家。”
“苏部长,嫂子。到饭点了,我们去食堂吃饭吧。”
这个时候,驱逐舰的赵政委走了过来,微笑着看着苏宇夫妻:“今天饭菜很丰富,战士们钓了一些青蟹和多宝鱼。”
“我特意吩咐厨房,给你们开小灶。清蒸!”
苏宇回过神来,走上前伸手握着赵政委:“赵政委,这么客气。多不好意思啊,太麻烦了。”
赵政委不由得笑了:“苏部长,江司令特意交代我。一定要照顾好你们。”
一行三人,一前一后来到驱逐舰的食堂。
......
走进食堂,里面干净整洁,桌椅摆放得横七竖八。
战士们看到苏宇夫妻和赵政委进来,纷纷投来热情的目光,有的还起身敬礼。
“赵政委好!”
“苏部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苏宇挥了挥手,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
食堂的餐桌上,已经摆好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清蒸的青蟹和多宝鱼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还有三盘饺子。饺子还冒着一丝热气,很显然是刚刚出锅的。
苏宇笑着对赵政委说:“这伙食真是太好了,让赵政委费心了。”
赵政委摆摆手,表情坚毅,沉声道:“哪里哪里,你们难得来一趟,可要好好尝尝我们舰上的手艺。”
“再说了,我们都是兄弟部队。苏部长和嫂子,是空军后勤部的。”
陈雪茹听到这话,不由得笑着回答:“谢谢赵政委,感谢战士们的心意。”
说完,三人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午餐。
吃饭的时候,大家还时不时地聊上几句,气氛十分的融洽。
苏宇手里拿着筷子,给陈雪茹夹多宝鱼:“雪茹,多吃一点。鱼肉,有营养和蛋白质。”
“赵政委,说起来。海军的发展不容易。”
“从五十年代,从无到有。只有缴获的几艘炮艇。”
“到现在七十年代,造出了自己的驱逐舰。”苏宇放下筷子,注视着赵政委。
赵政委放下手中的蟹壳,神情中带着几分自豪与感慨:“是啊,苏部长,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时候条件艰苦,技术也落后,我们硬是靠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记得刚开始,我们连像样的图纸都没有,全靠老一辈的专家们手绘,一画就是几天几夜。”赵政委拿起桌上的水杯,轻抿了一口。
“大家都没有怨言,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保卫海疆。”
陈雪茹听得入神,不禁插话道:“赵政委,那你们当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赵政委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坚定:“最大的困难,还是技术和人才的匮乏。国家没有放弃我们,不断派遣专家来指导,我们也自己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现在,你看我们的驱逐舰,这是国产的。”
苏宇听后,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赵政委,你们海军的同志,都是好样的。”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我们种花家的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能迎难而上,不怕艰辛。”
三人边吃边聊,气氛更加热烈。战士们也时不时地过来敬酒。
.....
苏宇和陈雪茹,在海上坐着驱逐舰,足足三天的时间。这才安全回到旅顺军港。
“赵政委,非常感谢你的款待。”
苏宇提着行李箱,大手握着赵政委的手,表情郑重而庄严。
“苏部长,客气了,都是兄弟部队。祝你们一路顺风。”
赵政委点点头,目送着苏宇和陈雪茹坐上吉普车。
.....
五天之后,苏宇和陈雪茹风尘仆仆,回到了京城,空军军区大院。
“爸妈,你们回来了。”
“大哥,寄回来一封信。他有对象了。”卫昱连忙站起身,风风火火的跑上二楼。从自己的房间,拿着一封信噔噔噔跑下楼梯,来到苏宇面前。
陈雪茹十分的震惊:“什么?你大哥有对象了?”
“对象是谁?”
静天和静安,对视一眼,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异口同声道:“大哥的对象,是沈阳军区政委的女儿。”
苏宇连忙拆开信封,拿出信纸,认认真真的看完:“原来是,陆叔叔的女儿。”
卫东在信里面写到【他与陆婷婷相识于一次军事演习,彼此欣赏,志同道合。过了一段时间,两人开始互相写信,在信中发现对方的优点,感情也慢慢加深。三个月前,卫东和陆婷婷确定了关系。】
陈雪茹连忙伸手,抢过这封信。从头到尾看了起来,感慨万千:“想不到啊,竟然是陆叔叔的女儿。”
“雪茹,这或许...就是天意。”苏宇表情严肃,低下头看着陈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