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我一天签到一吨粮食 > 第68章 全国大炼钢铁,陈雪茹要争夺第一名。
换源:


       过完春节之后,春暖花开。苏宇特意,独自一个人回到南锣鼓巷准备住上十天左右。

结果没有想到,他居然看到了易忠海。

一问傻柱这才知道,易忠海三年刑期,刑满释放了。

在春节的时候,易忠海就回到四合院了。只是那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也没有注意到他。

易忠海低着头,站在苏宇面前,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锋芒毕露的一大爷。

现在的易忠海显得有些疲惫和沧桑,眼神中多了一份沉稳与隐忍。

苏宇面无表情,注视着易忠海,淡淡道:“恭喜你,你出来了。”

易忠海抬头看了苏宇一眼,嘴角动了动,却没能说出一句话。神情非常复杂。

他对于苏宇,有恨意嘛?有,但是不多。

三年的牢狱生活,彻底磨平了他心中的戾气,也让他看清了很多事情。

易忠海明白,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终究是自食其果。可是,他还是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苦涩。

苏宇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易忠海的肩膀,语气平静带着一丝警告:“易忠海。这三年的苦头,我希望让你明白。事情翻篇了。”

“我可以给你一个体面。当然,你不想要体面也可以。”

易忠海低下头,声音沙哑地说:“我明白了。”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谢谢你,苏宇。”

易忠海的话,带着三分的诚恳,以及七分的无奈。

......

在南锣鼓巷四合院,住了几天,苏宇便察觉到院子里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热闹的邻里关系,自从易忠海回来之后,变得拘束起来。

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实则暗地里提防着易忠海。

这其中,苏宇在某一天晚上。来到后院的旱厕方便的时候,就看到秦淮茹鬼鬼祟祟,走进了地窖。

过了五六分钟,许大茂鬼鬼祟祟,从家里走出来。神情紧张走进地窖。

苏宇的身影,躲藏在厕所的阴影中,没有被发现。

好啊,秦淮茹还是忍不住了。苏宇心中冷笑,却没有立刻行动。

在他看来,秦淮茹这个白莲花,暗中和许大茂勾搭上。

苏宇并没有出手,因为时机不到。

现在才一九五七年,如果等到十年之后,自己再去抓奸。

秦淮茹和许大茂,那就要彻底身败名裂,还会游街,被批斗。

老话说得好,打蛇不死反被蛇咬。

苏宇想到这里,眼神中闪过一丝阴冷。

说白了,现在揭穿秦淮茹和许大茂苟合。对苏宇没有任何的好处。

相反,还会打草惊蛇,让自己失去了一个绝佳的把柄。

苏宇缓缓从阴影中走出来,转过身走回前院,回到家关上房门,插上插销。

.....

十天过后,苏宇锁好家门,推着凤凰牌自行车,离开了南锣鼓巷四合院,对阎步贵说道“阎老师,我回我媳妇娘家,住一段时间。”

阎步贵点了点头,没多问,推着自己的自行车进屋子:“路上小心。”

他们早就见怪不怪,苏宇时不时出门出差。要么就是陪陈雪茹回娘家。

回到正阳门,苏宇还特意饶了三圈,确定没有被易忠海跟踪,这才回到四合院。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

时间弹指挥间,不知不觉来到十一月份。

苏宇手里拿着斧头,正在四合院后院劈柴,忽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喧闹声。

徐慧真从前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是《百姓日报》

“苏宇。你看看今天的新闻,头版。”

“这个,是市委组织我们,进行学习。”

徐慧真走了过来,左手拿着报纸。右手指向头版新闻。

苏宇放下斧头接过报纸,头版新闻的标题是【大跃进时代,钢铁年产量目标1070万吨】

苏宇愣了一下,回过神来:“慧真,你看...这是号召全国的老百姓,进行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

“这里,还有这里...”

苏宇用手指着报纸上的几行字,表情严肃:“你看这里提到,要充分利用民间资源,动员一切力量,确保钢铁产量实现翻番。

“这意味着接下来会有大量的动员和行动,街道、工厂、甚至家庭都要大炼钢铁。”

徐慧真点了点头,商量的语气:“说的没错,命令已经下来了。马主任希望我,能够起到带头作用。”

“爸爸好,干妈好。”静理非常有礼貌,朝着徐慧真打招呼,挥了挥小手。

“我放学回来了。”

这个时候,静理蹦蹦跳跳地跑进院子,墨绿色的挎包晃来晃去。

静理一进门,就笑嘻嘻地跑到苏宇跟前,“爸爸,今天我们幼儿园老师。表扬了我,还给我发了一朵大红花。”

苏宇喜笑颜开,弯下腰去捏静理的小脸蛋,夸赞道:“真棒,我们家静理就是聪明。”

“赶紧洗手去,主屋的八仙桌,上面有桃酥和果脯。”

“还有大白兔奶糖,都是爸爸从朋友那里,拿到票据。”

苏宇宠溺一笑,摸了摸静理的小脑袋。特意放下手里的斧头,别误伤闺女。

“谢谢爸,我爱爸爸。”

静理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跑进屋去。

徐慧真看着干女儿无忧无虑的背影,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容,随即又收敛了神色:“苏宇。这个大炼钢铁会不会,对我们有影响?”

苏宇皱了皱眉,沉默片刻后说道:“肯定会有影响,街道和工厂都会被动员起来。”

“你和雪茹,花钱收购废旧的铁锅.铁盆。”

苏宇语重心长的说道,伸手拉着徐慧真的柔夷:“慧真,不要舍得钱。你现在毕竟,是街道办副主任。”

“这里是我一点积蓄,你拿着。”

“这两年我还存了一些钱。”

说罢,苏宇便拿出100块钱,交到徐慧真的手里。

徐慧真犹豫一会:“好吧,苏宇。你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

“卫东和静理,还有孩子们。我虽然不是亲妈,但是我早就把卫东.静理,当做自己的孩子。”徐慧真语重心长道。

.....

时间转眼间就到了1958年,国家号召大炼钢铁,各家各户都把废旧的铁锅和铁盆捐出来支援国家。

“主任大娘。我带头捐献给国家,这里的废铁有200斤。”

徐慧真不甘落后,她花钱收来满满一大车废旧铁器。自己开着一辆拖拉机,来到正阳门居委会,找到主任大娘登记。

主任大娘接过登记本,笑着拍了拍徐慧真的肩膀:“好样的,慧真,现在你超过陈雪茹。”

“同志们,加把劲啊。我们要完成1070的目标。”

“今年的钢铁产量,要突破1070万吨。”

“为了建设祖国,我们加油鼓劲的干。”

居委会主任号召大家向徐慧真学习,徐慧真发誓砸锅卖铁也要争第一。

陈雪茹知道这件事,也不甘示弱,她很快又高价收购了100多斤废铁,开着一辆拖拉机,浩浩荡荡来到正阳门居委会。

陈雪茹扬眉吐气,看着徐慧真:“慧真,这一次我一定要赢你。”

她们很早就去学习,开拖拉机。为了方便拉货,陈雪茹还在1956年年底,购买了两台拖拉机。

这两台拖拉机,专门用来拉绸缎和布匹。

这里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大家的干劲十足。

各家各户,街道纷纷捐出,自家的铁锅.斧头.铁锹.就连菜刀都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