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技术员到人生赢家 > 第2章 第一桶金
换源:


       木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但陈凡的心并未平静。

胃里火烧火燎的饥饿感不断提醒着他现实的残酷。那点半棒子面,顶多熬一碗清得能照见人影的糊糊,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妈的,必须想办法搞点吃的!”陈凡靠在门板上,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工程师的逻辑思维开始取代最初的慌乱。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屋里墙角那堆原主捡回来、准备攒多了当废品卖的破烂玩意儿。里面大多是些生锈的铁皮、断裂的零件、废铜线之类。

突然,他的目光锁定在了一个巴掌大小、布满灰尘和锈迹的金属盒子上。

那是……一个老式半导体收音机的核心部件!虽然外壳破损严重,天线也断了,但里面的线圈、磁棒、电容和晶体管似乎大体还在!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陈凡的脑海!

这玩意儿……能修好!

就算零件不全,无法恢复收音功能,凭他现代掌握的电子知识和动手能力,改成个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或者仅仅修复电源和音频输出部分,让它能响,绝对有可能!

在这个娱乐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一个能出声的收音机,哪怕是只能收到一两个台,那也是了不得的稀罕物!绝对能换到钱和粮票!

心脏因为兴奋和紧张而砰砰狂跳起来。

改变命运的第一步,或许就落在这堆无人问津的“废品”上了!

说干就干!

陈凡立刻扑到那堆破烂前,小心翼翼地将那个收音机残骸扒拉出来。他又仔细翻找,幸运地找到了一段漆包线、几个锈蚀不算太严重的电容电阻,甚至还有一个完好的压电陶瓷片。

原主虽然窝囊,但好歹是个钳工,一套最基本的老虎钳、螺丝刀、需要火烧加热的老式那种电烙铁还是有的。

时间紧迫,他必须在别人察觉之前,悄无声息地完成这一切。

先是仔细清理表面的灰尘和锈迹。没有酒精,就用破布沾了点水一点点擦拭。小心地拆开外壳,检查内部的电路板和元件。

万用表是没有的,只能靠眼睛观察和最简单的通断测试。

“这个电容鼓包了……这个电阻烧了……三极管好像还能用……线圈没问题……”他嘴里喃喃自语,完全沉浸在了技术解决问题的世界里,暂时忘却了饥饿。

焊接是个麻烦事。老式的火烙铁温度不好控制,屋里光线又暗。他只能凑到窗户边,借着夕阳最后那点余晖,屏息凝神,小心翼翼地操作。空气中弥漫起松香和焊锡的特殊气味。

汗水从他的额角滑落,他也顾不上擦。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天色彻底黑透。院里各家各户陆续亮起昏黄的灯光,传来炒菜吃饭的声响,诱人的饭菜香味飘进来,让他的肚子叫得更凶。

但他完全顾不上这些,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手中的零件上。

终于,在煤油灯盏那豆大的灯火都快耗尽灯油时,陈凡完成了最后的组装。他将那截找到的漆包线作为临时天线甩出窗外,接上那个压电陶瓷片作为简易发声装置,然后颤抖着手,接上了好不容易才从旧手电筒里拆下来的两节旧电池。

“滋啦……滋……”

一阵刺耳的电流噪声先从压电片里传了出来!

陈凡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小心地调节着那个锈迹斑斑的可变电容。

“……人……民……广播……电台……滋……下面……播送……滋……”

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杂音,但清晰可辨的人声和音乐声,终于从那个小小的压电片里传了出来!

成功了!

陈凡猛地握紧了拳头,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希望瞬间驱散了所有的疲惫和饥饿!

虽然音质差得要命,只能算是个“响器”,但这在这个年代,就是技术含量的证明!

他不敢让声音太大,连忙调节音量,让声音变得微弱,只有凑得很近才能听清。

下一个问题来了:怎么变现?

绝对不能在大院里或者轧钢厂附近卖,太容易暴露。

他想起原主记忆里,离这儿几站地之外,有一个自发形成的“鸽子市”,也就是黑市,那里可以交易一些来路不明或者计划外的物品。

事不宜迟!

陈凡仔细地将修好的“收音机”用破布包好,揣进怀里。深吸一口气,悄悄拉开门闩,像一道影子般溜出了四合院。

凭着记忆,他一路尽量避开大路和熟人,七拐八绕,来到了那片位于城乡结合部的鸽子市。

这里人影绰绰,交易都在低声中进行,透着一种紧张而隐秘的气氛。

陈凡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蹲下来,小心翼翼地将怀里的布包打开一角,露出那个改装后的收音机,然后压低声音对路过的人重复:“旧收音机,能响,便宜出了。”

起初没人注意他这个半大小子。但当他偶尔让那压电片发出一点微弱但清晰的广播声时,立刻吸引来了目光。

很快,一个穿着干部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被吸引了过来。他仔细检查了收音机,虽然对其简陋和破旧直皱眉头,但听到确实能收到台,明显心动了。

“小伙子,这玩意儿……音质太差了,还是个破烂拼的。”男人压低声线,开始挑毛病。

陈凡心里门清,低声道:“领导,话不能这么说。能响,能听新闻听戏曲,就是好东西。家里应急听个响,或者拆点零件都值。您给个实在价。”

一番低声的讨价还价,最终,陈凡用这个破烂拼装的收音机,换回了十五块钱和五斤北京市粮票!

揣着这救命的钱和粮票,陈凡强忍着激动,立刻离开鸽子市,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国营粮店,狠狠心买了三斤白面和一斤粗粮棒子面,又绕到副食店,咬牙买了一小条肥肉膘——炼油炒菜都靠它。

等他再次像做贼一样溜回四合院自家屋里时,心脏还在狂跳。

但他顾不上后怕,立刻行动起来。用那点肥肉膘炼出一点宝贵的油渣和荤油,舀出半碗白面,混合棒子面,干脆利落地做了一锅香喷喷的疙瘩汤,又把油渣撒了进去。

久违的油荤和面食香气瞬间充满了冰冷的小屋。

陈凡坐在破桌子前,狼吞虎咽地吃着这顿来之不易的晚餐,感受着食物带来的温暖和力量,第一次在这个陌生而糟糕的时代,感到了一丝掌控自己命运的踏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