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灵异小说 > 雾锁旧楼 > 第四章:时光角落的真相
换源:


       一、风铃与咖啡香

巷口的“时光角落”咖啡馆里,风铃随着推门的动作叮当作响。张萌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摆着两杯拿铁,奶泡上的拉花还保持着完整的爱心形状。她抬眼看到林晚,招手时手链上的银饰碰撞出细碎的声响:“你可算来了,咖啡再放会儿,奶泡就要塌了。”

林晚在她对面坐下,把帆布包放在脚边,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半本泛黄的日记。张萌的目光扫过包口,没多问,只是把其中一杯拿铁推过来:“加了双倍奶,看你脸色差成这样,估计昨晚没睡好。”

林晚握住温热的杯子,指尖的冰凉渐渐散去。窗外的阳光斜斜地落在桌面上,把张萌的侧脸勾勒出一层毛茸茸的金边——她总是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带着种暖融融的气息,像这家咖啡馆的焦糖玛奇朵,甜得恰到好处。

“我查到302的事了。”林晚吸了口拿铁,奶泡沾在嘴角,“刘静不是失踪,是被人害死的,凶手是修水管的老王头。”

张萌搅拌咖啡的手顿住,银匙碰到杯壁发出清脆的一声:“那个总穿蓝色工装的老王?我前阵子还见他在3栋门口修水管,看着挺老实的……”

“老实?”林晚从包里掏出那本日记,翻到中间一页推过去,“他年轻时在化工厂偷卖工业废料,被刘静发现了,就把人杀了。这些年一直用假身份混在槐安里,就是为了藏那批废料的证据,还有刘静留下的举报信。”

张萌的指尖划过日记上“阿明”两个字,眉头微蹙:“我爸以前是开发区的环保督查,九年前确实有个化工厂废料案,查了一半就断了线索,举报人一直没找到……原来就是刘静。”她抬眼看向林晚,眼神里带着点后怕,“那你昨天去302,没遇到危险?”

林晚摇摇头,又点点头:“老王头昨晚去302找东西,被我撞见了,不过我躲起来了。”她把手机里的录音点开,老王头那句“要不是你发现了那批废料的事”清晰地传出来,“这是他亲口说的,还有日记和汇款单当证据,足够让他进去了。”

张萌听完录音,沉默了片刻,突然握住林晚的手:“你胆子也太大了!万一被他发现怎么办?302那种地方,出点事都没人知道。”她的手有些凉,带着银手链的温度,“下次不许再自己冒险,要查我们一起查。”

林晚看着她眼底的担忧,心里像被拿铁的奶泡裹住,软乎乎的。她把帆布包里的汇款单抽出来,摊在桌上:“你看这些汇款单,每个月都有,从九年前一直到现在。老王头每次汇款都用‘张明’这个名字,估计是刘静以前叫他阿明,他心里始终有鬼。”

张萌拿起汇款单,指尖划过“开发区化工厂”的字样:“我爸说过,那批废料里有重金属,埋在地下会污染土壤,九年前就该挖出来处理,偏偏案子断了线。现在有了线索,正好能顺着找到废料的埋藏点。”她抬头时眼里闪着光,“说不定还能挖出更多当年的黑幕,那些包庇老王头的人,一个都跑不了。”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汇款单上投下明亮的光斑,把“张明”两个字照得格外清晰。林晚突然想起昨晚镜中刘静的梨涡,此刻仿佛能看到她站在阳光里,笑着说“我就知道会有人发现的”。

二、工具箱里的秘密

两人正说着,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又响了。老王头背着工具箱走进来,蓝色工装上沾着油污,帽檐压得很低,径直走到吧台前:“来瓶矿泉水。”

林晚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下意识地把日记往包里塞。张萌却按住她的手,用眼神示意“别慌”,然后慢悠悠地搅动着咖啡,声音不大不小:“王师傅今天没去修水管?听说3栋的刘阿姨家水管又漏了,昨晚找了你半天呢。”

老王头的肩膀几不可察地僵了一下,接过吧台递来的矿泉水,拧开瓶盖时手指在颤抖:“上午没事,下午再去。”他的目光扫过林晚和张萌的桌子,在帆布包上停了两秒,“两位姑娘也是住这附近?看着面生。”

“我们在3栋租的房子,刚搬来没多久。”张萌笑得自然,“前阵子听邻居说,302以前住过个叫刘静的姑娘,长得可好看了,王师傅认识吗?”

老王头的喉结动了动,喝了口矿泉水:“不认识。我来槐安里才两年,以前的事不清楚。”

“是吗?”林晚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可我昨天在302看到个相框,照片上的姑娘抱着盆绿萝,跟王师傅年轻时长得真像。对了,她男朋友好像是在化工厂上班的,叫阿明,王师傅听过这个名字吗?”

老王头手里的矿泉水瓶“咚”地撞在吧台上,他猛地抬头,帽檐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戾:“你们……去过302?”

“就昨天好奇进去转了转,”林晚迎着他的目光,没退缩,“那房子里还留着本日记,写着什么废料、举报信,看着怪吓人的。王师傅修水管时,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吧台后的老板娘察觉到气氛不对,识趣地往厨房退。老王头死死盯着林晚的帆布包,突然伸手去抢:“那是我的东西!”

张萌反应极快,一把按住帆布包,同时抬手打翻了桌上的拿铁,咖啡溅了老王头一身。“王师傅这是干什么?抢东西啊?”她的声音陡然提高,引来咖啡馆里其他人的目光,“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怕我们看到包里的证据?”

老王头的脸涨成猪肝色,被众人的目光看得发慌,抓起工具箱就往外跑。林晚立刻掏出手机报警,张萌则追出门,站在巷口盯着他的背影,报出实时位置:“他往开发区方向跑了,穿蓝色工装,背着银色工具箱!”

挂了电话,林晚看着桌上洒了的咖啡,突然笑了:“幸好你反应快,不然日记就要被他抢回去了。”

张萌抽出纸巾擦着桌上的咖啡渍,指尖沾了点褐色的液体:“他那工具箱里肯定有问题,刚才我看到锁扣是新换的,估计藏着当年的废料样本。”她抬头时眼里闪着兴奋的光,“等警察抓到他,搜出证据,九年前的案子就能结了,刘静也能瞑目了。”

阳光穿过窗玻璃,落在她们交叠的手背上,带着咖啡的暖意。林晚想起302浴室里那件红裙,此刻仿佛能看到它在阳光下渐渐变得透亮,像雪一样消融在风里。

三、绿萝与真相

警察来的时候,巷口已经围了不少人。老王头被按在警车后座时,嘴里还在念叨:“那批废料……不能挖……会出事的……”

张萌把日记和汇款单交给警察,又补充了老王头的录音。带头的警察听完录音,眉头紧锁:“难怪当年案子断了线,原来是内部有人包庇。我们这就去开发区搜查,务必找到废料埋藏点。”

林晚看着警车呼啸而去,突然想起什么,拉着张萌往302跑。“日记最后一页被撕了,肯定藏着废料的位置!”

两人冲进302,卧室里被老王头翻得乱七八糟。林晚趴在地板上,检查着每一道缝隙,张萌则翻着床头柜的抽屉。“找到了!”张萌突然喊道,手里拿着片撕碎的纸,“夹在《植物图鉴》里的,上面写着‘西坡三号仓库,绿萝下’!”

林晚凑过去看,纸片上的字迹娟秀,正是刘静的笔迹。“西坡仓库就在开发区化工厂旁边,难怪老王头要往那边跑。”她掏出手机给警察发信息,“这下证据确凿了。”

张萌突然指着窗台:“你看那盆绿萝。”窗台上的绿萝长得茂盛,藤蔓沿着墙壁爬了半面墙,根部的土壤里露出个金属盒的角。两人合力把绿萝挪开,挖出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沓照片和一份完整的举报信。

照片上是化工厂的废料堆,黑色的液体顺着沟渠流进河里,岸边的草木都枯死了。举报信的末尾,刘静写着:“我知道这很危险,但总要有人站出来。阿明,对不起,我不能让你的错误毁了这片土地。”

林晚的指尖划过照片上枯死的草木,突然明白刘静最后一篇日记为什么被撕掉——她是怕老王头看到举报信的位置,特意藏了起来。而那盆绿萝,是她生前最喜欢的植物,她一定是相信,总有一天会有人像照顾绿萝一样,发现这份深埋的真相。

“你看这里。”张萌指着举报信后的附言,“她写着‘废料里有镉和铅,必须用特殊溶剂处理,否则会渗透到地下水’。难怪老王头一直不敢让人挖,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

两人把铁盒交给赶来的警察,看着他们带着盒子前往西坡仓库。巷口的阳光渐渐西斜,落在302的窗台上,那盆绿萝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晃动,像是在点头微笑。

林晚想起昨晚镜中刘静的样子,突然觉得她从未离开。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秘密,那些埋在尘埃下的勇气,终究会被阳光照亮。

四、时光角落的约定

回到咖啡馆时,老板娘重新端上两杯拿铁,奶泡上的爱心依旧完好。张萌搅动着咖啡,突然说:“我爸说,当年处理废料的溶剂配方,其实一直保存在环保局,只是没人敢用。现在有了刘静的举报信,正好能重启处理方案。”

林晚看着窗外,巷口的槐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等废料处理干净,我们去西坡仓库那边种点什么吧,就种绿萝,刘静肯定会喜欢的。”

“好啊,”张萌笑着点头,“再种点向日葵,她日记里写过,说喜欢看向日葵跟着太阳转的样子。”

两人相视一笑,风铃又响了,这次推门进来的是居委会的阿姨,手里拿着张泛黄的照片:“这是刘静姑娘当年参加社区活动时拍的,你们看是不是很精神?”

照片上的刘静穿着白衬衫,抱着盆绿萝,站在槐安里的巷口,笑容灿烂,两个梨涡深陷。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层金边。林晚突然发现,她身后的3栋门口,站着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男人,正偷偷看着她,眼神里藏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那就是年轻时的老王头吧。”张萌轻声说,“那时候他眼里还有光,可惜了。”

林晚没说话,只是把照片轻轻抚平,夹进了那本日记里。或许每个人都有过温暖的瞬间,只是有些人在歧路上走得太远,忘了最初的方向。

夕阳西下时,她们走出咖啡馆,巷口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落在石板路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张萌的手链在灯光下闪着光,林晚的帆布包里,那本日记被妥帖地收好,里面夹着刘静的照片,还有那片写着“西坡三号仓库”的碎纸。

“明天去买绿萝苗吧?”张萌转头问。

“再买些向日葵种子,”林晚笑着点头,“听说西坡的土壤很肥沃,肯定能种活。”

晚风拂过槐树叶,带着淡淡的花香。林晚想起302浴室里那件渐渐透明的红裙,想起刘静日记里“种满绿萝的阳台”,突然觉得,有些时光从未走远,有些约定,总会在合适的时机,以另一种方式实现。

巷口的风铃再次响起,像是谁在轻声说:“谢谢你们,让阳光照进来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