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从无限物资供应开始 > 第28章 一起吃火锅,帮李刚调活,一家人团聚!
换源:


       田雪花捏着许强送的麦乳精罐子,指腹蹭过印着“高级营养”的标签,心里犯嘀咕——这玩意儿供销社偶尔有货,得凭特殊供应票,一斤就要三块多,许强这孩子出手也太阔绰了。

她又翻了翻布包,见两条牡丹烟码得整齐,橘子透着新鲜劲儿,还有孩子们攥着的儿童书,纸页崭新,终于松了口气,朝里屋喊:“文杰、文丽,快谢谢许强哥!”

许强笑着摆手:“婶儿,您别客气,就是给孩子们带点玩意儿。”坐了没五分钟,见田雪花开始往灶间挪,知道是要留饭,赶紧起身:“我还有事,得去看个老大夫,先走了。”田雪花没再留,送他到门口,看着他骑车拐进胡同,心里想着“老孙没说错,这孩子是真改好了”。

许强没直接回家,绕到护国寺胡同找陈青山——年前得把老人的年货送齐。他从系统兑了10斤白面、5斤五花肉、一瓶二锅头,还有两包红糖,拎着进院时,陈慧正给老爷子擦桌子。“许强来了?快坐。”陈青山看见肉,眼睛亮了亮,“你这孩子,总给我带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了。”

“您别跟我客气。”许强把东西放灶间,“我还有事,就不留下吃饭了,您跟陈姐好好补补。”陈慧要拉他,却被许强笑着躲开,骑上车就走了——他知道老爷子爱清静,不喜欢留人吃饭的客套。

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擦黑,中院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许强刚过月亮门,就见三大爷蹲在门口修自行车,手里攥着扳手,地上摊着零件,见他来,赶紧直起身:“许强回来了?明天跟我去郊区钓鱼呗,那边冰厚,能钓着大鲫鱼,钓上来给你一半!”

许强知道,三大爷这是看阎解成跟着许大茂沾了不少光,想跟自己套近乎。他刚要开口,就见李婶从屋里出来,手里拎着个空菜篮,凑过来笑着说:“许强,晚上没吃饭吧?我刚焖了大米饭,炒了鸡蛋,来我家吃点?”

说话时,李婶的眼神没往许强身上落,反而时不时瞟三大爷。三大爷手里的扳手顿了顿,脸有点红,赶紧低下头拧螺丝:“我……我屋里还煮着粥,先回屋了。”说完收拾起零件,匆匆进了屋,连自行车都没修完。

许强看着这一幕,心里咯噔一下——嚯,这里头有事儿啊!李婶这眼神,这语气,分明是对三大爷有意思,三大爷还不好意思了。他忍着笑,对李婶说:“不了婶儿,我回家自己煮点面条就行,您快忙吧。”说完赶紧往后院走,生怕再撞见什么尴尬场面。

回屋刚支起小火锅,许大茂就推着自行车回来了,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单位发的2斤带鱼、1斤花生。“强子,你这日子过得可以啊!”许大茂放下东西,凑到火锅边,见锅里煮着羊肉卷、冻豆腐、海带,咽了口口水,“快给我盛一碗!”

两人边吃边聊,许大茂扒拉着羊肉,突然说:“孙明判了15年!他爸妈最后给了李家600块赔偿,还托程主任给李丫她哥李刚找了个轧钢厂的临时工,搬运科扛大包的,李家才松口给了谅解书。”

许强夹了块冻豆腐,疑惑道:“扛大包多累啊,李家怎么同意了?”

“还能为啥?”许大茂喝了口热水,“李刚都快三十了,在乡下找不到媳妇,有个城里的临时工,好歹能说个对象。他爸妈说,先干着,以后再想办法转正式的。”

许强点点头,没再追问——这年头,有份工作比啥都强,李家也是没办法。

许大茂吃了两碗,见火锅里还剩不少羊肉和白菜,突然一拍大腿:“我去叫解成和解放来吃,别浪费了!”没等许强反应,就跑前院去了。

没一会儿,阎解成兄弟俩就跟着来了,两人搓着手,眼睛盯着火锅,也不客气,坐下就夹肉。“谢谢许强哥,谢谢大茂哥!”阎解成嘴里塞着肉,含糊地说,“我妈今天就煮了玉米糊糊,没敢放多少玉米面。”

许强看着两人狼吞虎咽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三大爷家日子过得紧,孩子们也没吃过几顿饱肉。他往锅里添了点白菜,笑着说:“慢点吃,不够还有。”

阎解放点点头,夹了块羊肉放进嘴里,心里想着“以后得跟许强哥和大茂哥好好处,说不定还能再吃上肉”。

许大茂见两人吃得香,也跟着笑了——以前他看不上阎家兄弟,觉得他们小气,现在倒觉得这俩孩子实在。

……

许强裹紧棉袄去胡同公厕,刚过中院,就听见贾家传来“啪嗒”的抽打声,夹杂着棒梗的哭嚎:“妈,我错了!我再也不偷卖废铁了!”

他探头一看,秦淮茹手里攥着鸡毛掸子,正往棒梗屁股上抽,贾章氏坐在炕沿上,非但不拦,还帮腔:“打得好!让他记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碰!”

傻柱站在贾家门外,脚边积了圈雪,急得直搓手,好几次想推门进去,都被身后的何雨水拉住:“哥,你别凑这个热闹!上次你帮着拦,秦淮茹还怪你多管闲事,这次你再进去,指不定落什么好!”

傻柱回头瞪了妹妹一眼,却没再动——他想起上次的委屈,又看了看许强过来的身影,脸涨得通红,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转身回了屋。许强摇摇头,心里叹“傻柱这性子,真是没救了”,快步往公厕走。

第二天一早,雪还没停,许强正窝在屋里翻《粮食储存与保管》,就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是李父和李刚父子,两人身上落满雪,棉帽檐结着冰碴,布鞋湿得能拧出水,手里还拎着个鼓鼓的布兜。

“许同志,没打扰你吧?”李父搓着手,语气带着拘谨,“我们……我们从郊区赶过来,想找你帮个忙。”

许强赶紧侧身让他们进屋,把炉子烧得更旺,又倒了两杯热水:“叔儿,快暖和暖和,有话慢慢说。”李刚坐在炉边,双手凑着火苗,冻得发紫的手指慢慢恢复血色,却没敢多说话。

等两人缓过劲,许强煮了三碗面条,卧了荷包蛋,还拌了盘咸菜。父子俩饿坏了,呼噜噜吃完,李父才不好意思地开口:“许同志,你能不能帮李刚调个活?运输科扛大包太累了,他天天回来都直不起腰,身子骨实在扛不住……”

许强放下筷子,斟酌着说:“叔儿,我帮你问问保卫科的唐科长,还有物资科的孙科长,看看有没有轻松点的岗位。但我不敢打包票,年底岗位调动严,得看机会。”

李父一听有希望,赶紧起身道谢,眼眶都红了:“谢谢你,许同志!要是能调过来,我们家记你一辈子好!”

父子俩要走时,许强从柜里抱出5斤白面、3斤猪肉,又拿了一瓶二锅头、两斤苹果,塞进他们的布兜:“过年了,带点东西回去,给孩子尝尝鲜,别嫌不好。”

李父推辞不过,只能收下,临出门时,从自己的布兜里掏出个小包,塞给许强:“这是我们村里晒的花生、红枣,还有点干蘑菇,不值钱,你收下尝尝。”许强打开一看,花生颗颗饱满,蘑菇晒得干爽,心里暖了暖——这家人,倒是实在。

腊月二十六,雪停了,风却更冷,刮在脸上跟刀子似的。许强拎着两条牡丹烟、两瓶老汾酒、5斤橘子,去沈曼丽家拜年——他知道沈家是干部家庭,不缺贵重东西,带这些家常年货,反而更显心意。

沈父正在屋里看报纸,见许强来,笑着招呼他坐下,还让沈曼丽泡了茶。两人聊起腊月的物价、年后的打算,许强没说空话,只说“年后想多攒点粮食,再帮着陈大夫找些药材”,又提了句“傻柱要是能离了秦淮茹,日子能好过不少”。

沈父听得连连点头,眼睛越发明亮:“你这孩子,说话实在,不飘!现在不少年轻人,张口闭口谈理想,连顿饱饭都混不上,哪有你这么清醒!”说着还拍了拍许强的肩膀,半开玩笑道,“我要是有个儿子,都想让他跟你学!要是我年轻二十岁,都想自己嫁给你这样的实在人!”

沈曼丽在旁边端着茶,脸一下子红了,轻轻瞪了父亲一眼:“爸,您说什么呢!”许强也笑了,知道沈父是真心赏识,赶紧转移话题:“叔儿,您这茶不错,比我们科里的茉莉高碎香多了。”

从沈家出来,许强骑车去供销社——之前答应帮佟大伟弄桂圆,他从系统里兑了10斤,花了8金币。周丽丽正在收拾柜台,见他来,眼睛一亮:“许强,你还真弄着桂圆了!”

“答应你的事,哪能不办?”许强把布兜递过去,“诚惠85块,你年后给我就行。”周丽丽接过桂圆,笑得眉眼弯弯:“谢了啊!提前祝你新年快乐,早日跟沈曼丽定下来!”

“借你吉言!”许强摆摆手,骑车往轧钢厂去——腊月二十七关响,要去领工资和福利。到了厂里,领了32块工资,还有两斤带鱼、一斤花生,许大茂已经在门口等他了,手里也拎着福利,还多了个布兜,说是阎解成送的年货。

傍晚,兄弟俩骑着自行车回爸妈家。

……

许强和许大茂推着自行车进了城郊的小院,许母早站在门口的老槐树下张望,手里攥着半只没纳完的鞋底,见他们来,赶紧迎上去:“可算回来了!路上冷不冷?”

许强跳下车,接过母亲手里的鞋底,笑着说:“妈,不冷,我们骑得慢。”又指了指车上的布兜,“给您带了点年货,有带鱼和花生。”

许大茂也跟着下车,却没动地方,只从兜里掏出包烟,凑到堂屋门口喊:“爸,我回来了,给您带了好烟!”

屋里的许父捏着旱烟袋走出来,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扫过许大茂手里的烟,又落在许强身上——见小儿子接过鞋底,还帮着搬年货,许大茂倒站在一旁晃悠,心里暗自诧异:以前都是许强跟在许大茂后面转,怎么现在反过来了?

许强见许大茂杵着不动,瞪了他一眼:“站着干啥?没看见妈手里还拿着东西?赶紧把车上的布兜搬进屋!”

许大茂脖子一缩,赶紧上前搬东西,嘴里还嘟囔:“搬就搬,凶啥……”许父看着这一幕,烟杆顿了顿,没说话,转身回了屋。

晚饭时,许母摆好四副碗筷,习惯性地退到炕边,手里拿着抹布,准备等父子仨吃完再收拾。许强刚坐下,见母亲没动,起身拉着她的胳膊:“妈,您坐这儿,一起吃。过年一家人吃饭,哪有让您站着的道理?”

许父的脸“唰”地沉了:“家里的规矩你忘了?女人哪能上桌吃饭?”

许母慌了,赶紧想抽回手:“我站着就行,你们吃,我不饿。”

许强按住母亲的手没松,转头看向许大茂,语气带着点笑,却透着不容置疑:“哥,你说现在都新社会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咱妈忙活一天,连口热饭都不能坐着吃,这像话吗?要是以后你有闺女,到了婆家也让她站着伺候人,你乐意不?”

许大茂被问得一激灵,看看许父黑沉的脸,又看看许强似笑非笑的眼神,赶紧点头:“不乐意!当然不乐意!爸,许强说得对,现在不兴老规矩那套了,让妈坐下吃!”

许父被噎得说不出话,旱烟袋在炕沿上磕得“砰砰”响,却没再反对——他发现,现在这两个儿子,好像都不听他的了,尤其是许大茂,以前跟他一条心,现在倒帮着许强说话。

许强趁机把母亲按在炕边的凳子上,拿起酒壶,先给许父的酒盅满上,又给许母倒了小半杯:“爸,妈,这第一杯,我跟我哥敬您二老。祝您俩身体硬朗,明年咱日子过得更红火。”

许大茂也赶紧端起酒杯,跟着说:“对!敬爸妈!今年我升了小组长,以后能多挣钱,给家里添东西!”

许父看着酒杯里的酒,又看看许母红着眼眶的模样,脸色渐渐缓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吃吧,别凉了。”许母这才拿起筷子,夹了口炒鸡蛋,小声说:“你们也吃,多吃点。”

饭桌上的气氛慢慢热络起来,许大茂絮絮叨叨说着重厂的事,说自己管着三个徒弟,说黎贵被判刑,许强偶尔补充两句,许父听得认真,时不时问一句“厂里领导对你还好吗”,许母则忙着给两个儿子夹菜,脸上满是笑意。

吃完饭,许强跟着许母去灶间收拾,许大茂则留在堂屋,陪许父喝酒。几杯酒下肚,许大茂的话多了起来,拍着胸脯说:“爸,您不知道,我现在跟科长都能说上话!上次我还跟他聊《毛选》,引用了两句‘为人民服务’,科长都夸我有进步!还有那黎贵,想坑我,被我和许强联手收拾了,现在蹲大狱呢!”

许父听得连连点头,手里的旱烟袋都忘了抽:“好!好!男人就得有本事,不能让人欺负!”看向许大茂的眼神,多了几分认可——以前总觉得这个儿子油滑,现在倒像个能扛事的了。

第二天一早,许强拉着许母去镇上的供销社:“妈,过年了,给您和爸添两身新衣服,也给哥买一件。”

供销社里人挤人,许强帮许母选了件藏蓝色的棉袄,一条黑色棉裤,还挑了双灯芯绒棉鞋:“您试试,这棉袄暖和,颜色也耐脏。”又给许父选了件灰色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给许大茂选了件卡其布外套,一双黑布鞋。

许母拿着棉袄,翻来覆去看,嘴里说:“太贵了,别买这么多,我有旧衣服能穿。”眼眶却红了——这辈子,她还没穿过这么好的衣服。

许强笑着把衣服塞进布兜:“妈,您儿子现在能挣钱了,让您老也享享福。走,再给您买块花布,做条头巾。”说着拉着母亲往布料区走,许母跟在后面,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暖烘烘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