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甄虎仿佛又变回了那个无所事事的菜鸟。
他大部分时间都窝在自己的工位上,对着电脑屏幕,时不时敲几下键盘,偶尔打个哈欠,或者起身去茶水间泡杯枸杞菊花茶——这老干部做派引得王哥又侧目了好几次。
但只有甄虎自己知道,他平静的外表下,大脑正在高速运转。
宋嘉给了他一周时间,要求用“公开和合规的手段”深挖马克·怀特。这意味着他不能动用任何需要特殊审批的技术侦查手段,不能进行跟踪监视,更不能直接接触目标本人。他所能依赖的,只有国安内部庞大的基础数据库、有限的公开信息检索权限,以及……自己的脑子。
这恰恰是“大国盾牌”系统(虽然它还在冷却)和甄虎自身优势可以结合的地方。系统提供匪夷所思的线索提示,而他需要用自己的逻辑和合规手段去验证、去挖掘。
他首先调取了马克·怀特入职时提交的所有档案信息,逐字逐句地反复阅读。学历、工作经历、推荐信……一切完美无瑕,像精心打磨过的标本。
但这本身就是问题。太完美了,反而显得不真实。
他重点排查马克的出入境记录。与档案吻合,每年定期休假回国探亲,频率和时间都符合公司外籍员工的常规模式。但甄虎注意到,每次休假前后一两天,总会有一两笔看似平常、数额不大的异常消费记录,地点往往在机场免税店或者离机场不远的某家高端电子产品店。消费物品通常是耳机、充电宝之类的小物件。
单独看任何一次都毫无问题,但pattern(模式)重复出现,就值得玩味。这是习惯性替人代购?还是某种……交接信号的掩护?
甄虎将这些消费记录的时间、地点、金额仔细地记录下来,标注为“疑点A”。
接着,他开始研究马克的社交圈。内部数据库里,与马克有过较多交集的人员名单被筛选出来,主要是蓝海科技的同事、一些合作方的技术人员、以及几个经常一起泡酒吧看球赛的外籍朋友。
甄虎将这些人的背景也粗略过了一遍,大部分看起来都很干净。但他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马克似乎格外偏爱一家名为“橡木桶”的精酿啤酒吧,几乎每周五晚上都会去坐一会儿,雷打不动。
这本身没什么,个人爱好而已。但甄虎通过市政公开的交通监控查询系统(他有基础权限可以申请调阅特定地点的非实时、低清晰度公共监控录像),粗略翻看了最近几个月“橡木桶”酒吧周五晚上的外围录像片段。
他发现,马克每次去,虽然同行的朋友时常变换,但他总会选择同一个靠窗的位置。而且,无论店里人多不多,那个位置似乎总能被他占到。
是巧合?还是预约?或者……是有人刻意为他保留?
甄虎将这个酒吧和那个特定座位标注为“疑点B”。
最后,是马克的网络痕迹。限于权限,甄虎能看到的只是非常表层的公开信息,比如某些需要实名认证的专业论坛的发言记录(非内容,仅记录)、以及一些公开社交平台的账号(内容大多是关于体育和美食,更新频率不高,看起来人畜无害)。
然而,就在甄虎几乎要觉得这条线一无所获时,他注意到一个细节。马克在一个国际知名的程序员技术问答社区有一个账号,注册时间很早,但活跃度极低,最近几年几乎只点赞,从不发言。而他点赞的内容,非常杂乱,从人工智能到前端开发,从数据库优化到游戏引擎,毫无规律可言。
这看起来就像是个忘记密码的老账号,偶尔登录随便看看。
但甄虎的直觉告诉他,这有点不对劲。一个电子工程硕士,在技术社区只点赞不讨论,点赞的内容还如此发散,这不符合这类社区核心用户的典型行为特征。更像是一种……刻意保持存在感却又极力隐藏真实关注点的伪装。
他尝试用内部系统提供的基础工具分析了一下马克的点赞时间分布,发现大多集中在北京时间的深夜或凌晨。
是时差关系?还是刻意选择的活跃时间?
甄虎将这个技术社区的账号和其异常点赞行为标注为“疑点C”。
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半。他整理着眼前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签,眉头紧锁。
疑点A、B、C……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可以用无数的巧合和个人习惯来解释。但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出现在一个电源适配器存在重大疑点的人身上,其叠加效应就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非自然感”。
这个人,仿佛在按某种既定的、谨慎的剧本生活,努力让自己融入环境,却在细微处透露出一种程序化的刻意。
他的生活轨迹,完美得像是精心设计过的,反而露出了漏洞。
“叮——”
脑海里,一声极其轻微、仿佛系统提示音的声音响起。
甄虎精神一振,立刻集中意识。
眼前没有出现高亮提示,但一行简短的、略带模糊的文字缓缓浮现:
【冷却结束。能源恢复至17%。检测到宿主正在进行低强度信息关联分析……分析结果可信度提升中……】
【当前目标(马克·怀特)行为模式与“低烈度潜伏人员”特征吻合度:41%。与“深渊”外围松散人员行为模板匹配度:19%。】
【建议:持续关注“疑点B”(社交节点)及“疑点C”(信息接收节点)的动态变化。】
【能源不足,进入待机模式……】
文字消失。
甄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心脏却跳得更有力了。
系统恢复了!虽然能源只有17%,但它确认了自己的调查方向!41%的潜伏特征吻合度!19%的“深渊”外围匹配度!这已经不是巧合能解释的了!
更重要的是,系统明确指出了“疑点B”和“疑点C”是关键!
他看了一眼日历,今天就是周四。明天晚上,就是马克雷打不动前往“橡木桶”酒吧的日子。
他需要想办法确认,马克去那个酒吧,到底是不是单纯的喝酒社交!
但怎么确认?他不能去现场,也不能动用技术手段监控。宋嘉强调过,只能用公开合规的手段。
甄虎的目光扫过办公室,最后落在了技术支援科的方向。
他有了一个主意。
下班前,甄虎磨磨蹭蹭地等到办公室里人差不多走光了,才溜达到技术支援科门口。李晴果然还在,正收拾东西准备离开。
“李警官,”甄虎露出一个尽量自然的笑容,“还没走啊?”
李晴看到是他,有些意外,轻轻“嗯”了一声:“马上就走了。有事吗,甄警官?”
“哦,没什么大事,”甄虎挠挠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就是我有个私人的小麻烦,想请教一下你这个技术专家。”
“我?专家谈不上……”李晴脸微红,低下头。
“就是你平时上网啊,比如想看看某家店人多不多,好不好玩,又不想特意跑一趟,一般用什么方法啊?”甄虎故作随意地问道,“比如……嗯……比如‘橡木桶’精酿吧那种地方?”
李晴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了甄虎一眼,似乎不明白他为什么问这个,但还是老实回答:“一般……我会看大众点评或者美食APP的实时客流更新和用户上传的图片。有些酒吧还会有自己的官方社交媒体账号,会发一些现场活动的照片……”
“哦哦!这样啊!”甄虎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那要是想看看某个特定时间段,比如周五晚上,那家店靠窗的某个座位是不是老被人占着,有啥办法能知道吗?比如……有没有可能通过那些网友发的照片看到?”
李晴眨了眨大眼睛,思考了一下,轻轻摇头:“直接看到特定座位很难……除非刚好有网友拍到了那个角落并且上传了。但是……”
她顿了顿,声音更小了些,却带着技术宅特有的认真:“如果你真的只是想确认某个位置的使用情况,可以尝试用地图软件的街景时光机功能,或者……一些旅游分享网站,经常会有用户上传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街景照片,甚至店内饰照片。通过大量筛选不同时间段的公开照片,是有可能拼凑出某个位置的使用频率规律的。不过这需要很多时间和耐心……”
甄虎的眼睛亮了。
大量公开照片!筛选!拼凑规律!
这完全符合“公开合规”的要求!而且,这不需要任何特殊权限,任何一个网民理论上都能做到!
“太感谢了!李警官你太厉害了!”甄虎由衷地赞叹,“真是帮大忙了!我这就去试试!”
说完,他风风火火地转身就跑回了自己工位。
李晴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脸上依旧带着点困惑,小声嘀咕了一句:“看座位……这么麻烦的吗……”她摇摇头,背起双肩包,安静地离开了办公室。
而甄虎,已经迫不及待地坐回电脑前,打开了几个主流的旅游分享和照片分享网站。
他知道这是一个笨办法,甚至是大海捞针。
但这是目前唯一合规且可能有效的途径!
他要试试看,能不能从浩瀚的公开网络信息中,捕捉到“橡木桶”酒吧那个靠窗座位的一鳞半爪。
也许,就能发现什么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