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报声还在指挥室回荡,陈砚舟已经调出技术后台的溯源程序。屏幕上滚动着数据流,一条条信息路径被快速标记、剥离、重组。他盯着律师函发布的源头账号,指尖在键盘上轻点两下,系统立刻将该账号的注册信息与登录轨迹并列呈现。
IP归属地锁定在星浪合作公关公司的内网段,设备指纹匹配到一台固定办公机。更关键的是,发布前十七分钟,这台机器曾接入运营总监的内部通讯频道,通话时长三分钟,内容加密,但时间点与文件上传完全重合。
他没说话,只将这段数据截图,拖进法务预设的区块链存证窗口。文件自动打上时间戳和哈希值,生成公开验证链接。五秒后,他把链接发到了一个由十几位独立技术博主组成的私密群组。
“你们看这个。”
不到一分钟,第一条分析帖上线。博主用放大工具圈出律师函公章边缘的像素异常——本该平滑的弧线出现了细微锯齿,且红章在白底上的投影角度与其他文字不一致。第二位博主迅速跟进,比对了星浪过往官方文件的印章特征,确认此次版本存在明显形变。
#星浪P图造谣#十分钟内冲上热搜前十。
陈砚舟收回视线,转而打开另一块屏幕。那里正实时抓取社交平台的舆情动向。果然,几乎在同一时间,一批营销号开始推送旧视频:苏燃三年前在某夜店包厢里端着酒杯的画面,镜头晃动,画面模糊,配文写着“心理病是借口?Flame早就劣迹斑斑”。
他手指微动,拨通战队心理医生的专线。
“王医生,授权发布了。”
“你确定?原始记录可没法再收回。”
“发布脱敏版摘要,重点标出诊断结论和医嘱禁酒项。附医院电子签章通道。”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好。”
挂断后,他没有等待,直接切到沈知意的社交动态页面。她的账号刚刚更新,一条图文帖静静挂着:一张经过处理的诊疗摘要截图,下方写着:“把病当罪名,才是真正的堕落。”
没有煽情,没有控诉,只有陈述事实。
评论区瞬间炸开。有人翻出苏燃复赛当天的登台录像,逐帧分析他的动作——握紧手环、深呼吸、调整耳机位置。这些细节原本无人注意,现在却被打上“焦虑症患者应对机制”的标签,反复传播。
一位精神科医生转发并解释:“这不是失控,是他在努力控制自己。”
舆论风向开始逆转。
陈砚舟调出情绪分析模型,红色质疑区正在缩小,蓝色共情区持续扩张。更有意思的是,不少普通用户自发整理时间线:从主播猝死事件爆发,到证据链公布,再到如今的心理澄清,每一步都有据可查,而星浪每一次回应都被证实存在问题。
他轻轻敲了敲表带。
这时候,对手最怕的不是真相,而是节奏失控。
果然,二十分钟后,星浪官微发出新公告,声称“心跳挑战”上线前已在直播页面设置风险提示,并附上一段三十秒的剪辑视频——画面中,一名女主播笑着说道:“我就想搏一把,万一火了呢?”
陈砚舟立即调取原始素材库,输入时间码检索。五秒后,结果跳出:这段视频拍摄于活动规则正式发布前三天,原场景为内部连麦闲聊,背景音里还有其他主播调侃的声音。视频被截取后强行嫁接至规则说明页,形成误导性关联。
典型的断章取义。
但他依旧没有立刻反驳。
反而切换到战队内部通讯,给周野、李燃发送指令:“准备第二轮联动。等我信号。”
他知道,现在要做的不是争辩,而是让对方继续说下去。
越多谎言堆叠,崩塌时就越彻底。
沈知意的消息在这时弹进来。
“他们找了两个所谓‘知情主播’接受采访,说自愿参与,风险自担。”
陈砚舟扫了一眼她发来的新闻链接,标题赫然写着《我们都是赌命的人》。两名主播出镜,神情疲惫,言语间透露出无奈与认命。
他冷笑。
这种话术太老套了——用个体悲情掩盖系统作恶。
他调出苏燃复赛当日的后台监控录像,找到那段未公开的画面:通道尽头,灯光昏暗,苏燃站在入口处,右手缓缓抬起,调整耳机,然后直视摄像机,露出一个平静的笑容。
就是那一笑。
他截取了整个过程,从他握紧镇定手环,到深呼吸三次,再到最终抬头的那一瞬。画面上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只有时间戳和原始文件编号。
匿名发送给了一个长期关注社会心理议题的博主。
十分钟后,对方发布短视频,标题是《他走上台那一刻,比赢比赛更勇敢》。
视频末尾,博主说:“我们总以为崩溃是大哭大叫,其实有些人,能笑着站上舞台,就已经拼尽全力。”
播放量迅速突破千万。
弹幕刷屏:“原来我们误解了那么久”“他不是逃避,是在战斗”“平台连病人都利用?”
陈砚舟看着舆情面板,支持率曲线已稳定在高位,质疑声被淹没在新一轮的情感共鸣中。更关键的是,话题讨论范围正在外溢——从电竞圈扩散到职场压力、心理健康、企业责任等多个领域。
这才是真正的破圈。
他靠向椅背,目光落在右下角的监控画面上。
星浪总部大楼依旧灯火通明,但会议室里的气氛明显变了。运营总监低头看手机,眉头紧锁,时不时抬头看向对面的法务代表。对方正拿着平板说着什么,手势急促。
忽然,那人站起身,快步走出会议室。
电梯门关上前,他掏出手机拨了个号码。
陈砚舟记下了时间。
三点四十九分。
他没有追查通话对象,也没有启动反制程序。有些网一旦撒下,就该安静等着猎物自己踩进去。
这时,沈知意推门进来。
她手里拿着平板,屏幕还停留在刚才那条澄清帖的评论区。风衣肩头湿了一片,像是回来时碰上了雨。
“他们开始找替罪羊了。”她说。
“我知道。”
“你不打算再推一把?”
“不用。”他声音平稳,“现在的每一句辩解,都在给他们加刑。”
她站在他身后,目光扫过六块屏幕。
左边是舆情热度图,#星浪P图造谣#、#Flame不是酗酒是生病#、#他走上台那一刻#三个词条并列攀升;中间是选手联动准备状态,周野和李燃均已确认待命;右边则是星浪官网的访问曲线,持续震荡,服务器负载接近临界值。
“你觉得他们会停手吗?”
“不会。”他顿了顿,“但他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她沉默片刻,忽然问:“如果他们放出更难听的东西呢?比如……伪造一段音频?”
陈砚舟转头看了她一眼。
“那就再澄清一次。”
“你不烦吗?”
“烦。”他说,“但我更烦那些不敢发声的人。”
她没再说话,只是轻轻点头,转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技术员低声报告:“心理医生那边反馈,已有三家媒体申请转载苏燃的诊疗摘要,医院方面同意配合核实流程。”
陈砚舟点点头,打开加密日志,在最新一行录入:
“谎言开始自我撕裂。”
他刚合上输入框,主屏幕突然弹出新消息提醒。
是周野发来的。
“有个主播家属联系我,说想公开遗书。”
陈砚舟盯着那句话,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遗书?
什么时候写的?
内容是什么?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调出此前所有关联线索,在脑海中重新梳理脉络。
主播猝死、规则篡改、免责协议隐藏条款、资金流向异常……
如果真有遗书,那它不该出现在现在。
应该更早。
为什么之前从未提及?
他眼神微凝,重新打开通讯界面。
“把对方联系方式给我。”
话刚发出去,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门被推开,李燃冲了进来,脸色发白。
“哥,江淮那边……”
陈砚舟猛地抬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