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书阁 > 短篇小说 > 四合院:满院禽兽的噩梦 > 第5章:十年蛰伏,每日签到惊天蜕变!
换源:


       1955年,京城。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晨曦的微光穿透薄雾,给95号院的青砖灰瓦镀上了一层淡金色。

十年。

一个足以让顽石生苔,让新苗长成大树的跨度。

李昂推开房门,清冷的空气涌入肺腑。他如今十五岁,身形挺拔,眉眼间褪去了孩童的稚气,沉淀下一片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这十年,他生命中最核心的秘密,便是每日清晨在四合院内的签到。

系统从未让他失望。

记忆中浮现出三年前的一个黄昏。

两个街面上新冒头的混混,喝了点马尿,不知天高地厚,堵在胡同口想勒索刚放学的他。

李昂甚至没有多余的废话。

他前踏一步,身体的重心瞬间下沉,右拳以一个刁钻的角度,精准地击中了左边那人的肋下软组织。

一声闷哼。

那人弓着身子,脸涨成了猪肝色,剧痛让他连叫喊都发不出来。

另一人刚举起拳头,李昂的左手已经闪电般扣住了他的手腕,顺势一拧一带。

“咔嚓!”

骨骼错位的脆响在寂静的胡同里格外刺耳。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秒。

【高级格斗术】赋予他的不是蛮力,而是杀人技一般的效率与精准。从那天起,整个片区的地痞流氓,见到他都要绕着走。

书房里,摊开的不再是小人书,而是英文的《泰晤士报》和俄文的《真理报》。父亲李建民不止一次看着那些他一个字都看不懂的报纸,忧心忡忡地问他从哪弄来的。

李昂只是指着上面的国际局势分析,轻描淡写地告诉父亲,世界的风向正在改变,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这座城。

【外语精通】带来的,早已不是一门语言,而是一个超越时代的窗口。

更不用说【危机预警】这个被动天赋。它无形无质,却像一个最忠诚的哨兵,数次在潜在的危险萌芽之际,让李昂心头浮现出一丝不协调的警兆,从而化险为夷。

十年蛰伏,李昂如同一柄藏于鞘中的绝世名刃,锋芒尽敛,只待出鞘之时。

李家的“仁和堂”,也在这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凭借系统奖励的【安宫牛黄丸古方】,加上李建民恪守祖训的诚信经营,“仁和堂”的名号在京城彻底打了出去。从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无人不知其药效如神。

父亲李建民,这位昔日里只懂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老派商人,在李昂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脱胎换骨。他以“仁和堂”为核心,利用积累的人脉和财富,在暗中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触角延伸至药材、运输、南北货等多个领域。

财富,如滚雪球般,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累积。

而他们居住的95号院,也终于住满了那些在前世记忆中鲜活无比的“邻居们”。

中院的贾东旭,去年娶了年轻貌美的秦淮如,如今秦淮如肚皮微隆,贾张氏整日叉着腰,自觉高人一等。

后院的何大清,还是没能熬过寂寞,前年跟着一个来自保定的白寡妇跑了,留下半大的何雨柱和还在上小学的何雨水。

这个院子,因为人多了,也变得嘈杂、充满了算计。

但这一切,都与李昂无关。

或者说,无人敢将那些鸡毛蒜皮的算计,延伸到他家门前。

他成了院里一个特殊的存在。

他会偶尔在放学路上,给孤零零的何雨水塞上两颗大白兔奶糖,看着小姑娘露出怯生生的笑容。

他也会在易中海又一次拉着何雨柱,苦口婆心地灌输“将来我老了,你可得给我养老送终”时,恰到好处地出现,拍着何雨柱的肩膀说上一句。

“柱子,这年头,手艺才是铁饭碗,把厨艺练好了,走到哪都饿不着,比什么都强。”

一句看似无心的话,却像一颗石子,在何雨柱的心湖里激起圈圈涟漪,不动声色地瓦解了易中海的“养老保险”洗脑计划。

如今,十五岁的李昂,早已通过跳级的方式,完成了全部的高中学业。

高考,对于这个时代的所有年轻人而言,是鲤鱼跃龙门的唯一途径。

对他,却只是计划中的一个环节。

更大的浪潮已经悄然涌来。

公私合营。

这四个字,像一片巨大的阴云,笼罩在所有私营企业主的头顶。

在一个深夜,李昂与父亲李建民进行了一次长谈。

“爸,钱是赚不完的,但家,必须得在。”

李昂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仁和堂’现在就是一头养肥了的猪,盯着的人太多了。我们不能等别人来动手,必须自己先割肉。”

李建…民听着儿子远超同龄人的分析,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在他的主导下,李建民做出了一个让所有同行都瞠目结舌的决定。

他主动联系了相关部门,以支持国家建设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名义,将“仁和堂”过去数年绝大部分的盈利,分批次、有计划地捐献了出去。

这一举动,不仅让李家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安稳地保全了核心家业,更是赢得了一个金光闪闪的护身符——“爱国商人”。

当无数老字号在浪潮中风雨飘摇,甚至被吞没时,李家却安然无恙。

一切,都在李昂的掌控之中,平稳地向前推进着。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